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709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预制常见病害及控制浅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T 梁预制中常见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吴伟(中冶实久重庆分公司)摘要 T 梁预制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关键词 T 梁 预制 常见 质量病害 防治措施T 梁预 制阶段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项目生 产效益、 经济 效益、品牌效益的 发挥 ,是吊装架设安全的重要环节,是 结构安全施工和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 T 梁预制过程中质量的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 40m 预应力混凝土 T 梁的 预制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便于以后工程施工参考,以保证工程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力争精品工程。1. T 梁外

2、观质量缺陷1.1 麻面现象1.1.1 表现形式:T 梁腹板、马蹄上口斜面气泡较多,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1.1.2 原因分析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抽拔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2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浇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砼入模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波纹管定位不准确,碎石粒径偏大,造成下料困难;1.1.3 防治措施

3、马蹄范围要采取分段分层,平行作业的灌注方法;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 20S 为佳,插入下层 5-10C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蹄上口斜面宜作为砼分层控制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T 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浇注上部砼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砼表面出现麻面;浇注砼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严格1.2 蜂窝现象31.2.1

4、表现形式: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1.2.2 原因分析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砼浇注方法不当,没有采用带浆法下料和赶浆法振捣; 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1.2.3 防治措施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

5、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严格执行带浆下料和赶浆法振捣,注意砼振实的五点表现; 砼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1.3 孔洞、狗洞 1.3.1 表现形式:孔洞是指砼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 1/3 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砼;狗4洞是指可以望穿砼结构的空洞。 1.3.2 原因分析 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砼下料中被钢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砼流动性差,或砼成分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砼浇注不畅; 未按浇注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注,或分层过厚,使下部砼振捣作

6、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1.3.3 预防措施采用流动性良好的砼,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砼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砼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砼不出现孔隙; 砼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砼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砼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砼不离析; 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 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砼当中。1.4 “烂边 ”和“烂根”1.4.1 表现形式:T 梁端头、马蹄根部

7、、侧模拼缝、堵头模板两侧处跑浆较多,有“烂边” 、 “烂根”现象。 51.4.2 原因分析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结合不紧密,振捣时砼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 ,漏浆严重出现砼蜂窝麻面。另外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 T 梁“烂边”和“烂根”的一个原因。 1.4.3 预防措施在台座两侧均匀地贴上橡胶海棉,使模板与台座接缝紧密不漏浆,模板安装前检查台座两侧橡胶软条是否有脱落的现象,两块模板连接处都贴上橡胶海棉使其接缝紧密不漏浆。针对横隔板及梁端外露钢筋较多,造成容易漏浆的现象,采用套橡胶垫,并用钢筋固定

8、在模板外。翼缘采用梳形齿板为边模板,为了减少漏浆采用二次钢板靠模。经采用以上止浆措施有效减少了漏浆的现象。1.5 错台、跑模1.5.1 表现形式:模板拼缝处有“错台”,个别梁有“跑模”现象;1.5.2 原因分析模板拼缝经反复拆装企口变形严重或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的不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嵌缝; 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紧程度不一,模板激振后涨开程度不一; 砼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激振过程中6出现螺母脱丝。1.5.3 预防措施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底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一致保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装模时叮嘱操作工人检查拉杆的工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的拉杆螺

9、母和已变形拉杆。砼侧压力比较大时,拉杆上双螺母。激振强烈时螺母底下加垫减振弹簧垫片,防止拉杆崩丝,出现跑模。1.6 裂缝1.6.1 表现形式:T 梁翼板顶面、腹板、横隔板与翼缘及腹板交界处呈现 0.05-0.2mm 宽度的裂缝,无规律性,分布不均,并随温度和湿度变化而逐渐发展; 1.6.2 原因分析模板及支撑过早拆除;砼养护不当。撒水次数过少,表面损失水分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砼开裂;过度振捣造成离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增大;混凝土浇筑的日温差过大。1.6.3 预防措施设置独立的梁隔板底模,保证在拆除侧模后,梁隔板的底模仍能起支撑作用,避免横隔板与翼缘、腹板交界处出现因横隔板

10、砼过早悬空而引起裂纹。7浇注完砼 12 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龄期为 7 天,前 24 小时内每 2 小时养护一次,24 小时后按每 4 小时养护一次,翼板顶面用草帘覆盖,避免曝晒; 振捣密实而不离析,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较少收缩量;设置高位养护池,采用了喷淋装置,可保证砼随时处于湿润状态;T 梁预制时,尽量避免日温差大于 8;若无法避免,根据规范采取合理的温度养护措施。1.7 切角、啃边1.7.1 表现形式:T 梁张拉起拱后,梁端头马蹄底边砼发生斜截面破坏后掉角。1.7.2 原因分析:拆模时间过早,提前张拉;,野蛮拆模;T 梁张拉起拱后,支撑方式发生变化,由张拉前的面支撑改为线支撑,加之梁端

11、有 5cm 素砼,很容易发生斜截面剪切破坏。1.7.3 预防措施严格按规定期限和程序顺序拆卸模板,不得野蛮拆卸模板,造成啃边、掉角;用撬棍时,为不伤砼棱角,可在撬棍下垫以木垫块;支 T 梁侧模板时,提前在梁头钢筋笼底下垫一块 10 厘米宽,1 厘米厚的薄木板,将 T 梁支撑线前移 10 厘米;钢模板的表面一定要事前涂抹隔离剂,并保护其有效性。81.8 T 梁顶面高低不平1.8.1 表现形式:T 梁顶面标高未控制好,高低不均。高则影响桥面铺装层厚度,低则漏筋。1.8.2 原因分析浇筑顶板砼时,因钢筋过密,顶板较薄,若下料太快,人工锹铲时板厚控制不准则浇厚;顶板下料后,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一振捣,砼密

12、实收缩,砼不够处未及时补足,则顶面可能漏筋或相对其它地方较低;1.8.3 预防措施在顶板预留钢筋上弹墨线统一标出浇筑标高,浇筑时尽量依此线为浇筑标准;现场旁站技术员要求操作工在需人工铲砼的地方必须将标高控制好。2.钢筋间距不一、翼缘钢筋高低不齐预防措施:钢筋加工过程中检查各类钢筋是否按图纸尺寸进行下料和加工,加工后的钢筋经检查符合后挂牌分类存放。当波纹管与钢筋有干扰时,首先保证波纹管的位置不变,钢筋在加工上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保证箍筋闭合,在安装过程中不被切断。钢筋在安装时先在台座侧边用油漆标出钢筋位置,并标出因影响波纹管而调整后的各类箍筋的准确位置,以此来控制钢筋间距的准确性,并确保箍筋闭合不

13、被切断。9为了翼缘板外露环形钢筋整齐和美观,在钢模上设一根通长定位钢筋、两根通长压平钢筋,使冀缘板外露钢筋整齐和美观。3 预应力预留孔道定位不牢固,孔道漏浆与堵塞预防措施:波纹管准确牢固的定位,定位箍筋的位置、间距要合理。在浇筑砼时,防止振捣棒碰撞波纹管,避免孔道上下左右浮动。为预防浇筑砼过程中预应力孔道漏浆与堵塞,在施工时,应防止砼振捣棒直接触击波纹管;进行钢筋焊接时,应防止电焊火花烧破波纹管的管壁;管道中间接头、管道与锚垫板喇叭口的接头,必须做到密封、牢固、不易脱开和漏浆;先在波纹管内穿入稍细的硬塑料管,浇筑完成后再拔出,可预防波纹管堵塞。4 张拉后产生侧弯预防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精确控制波纹管的定位; 改善预应力张拉工艺,采用分批张拉的方式,张拉时要两端对称、均匀张拉。影响预制 T 梁质量的因素很多,以上仅是其中一部分,分析也不一定正确,结合同行和个人的一些施工实践和总结,供大家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