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3555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 2011-07-25 08:06:47,lcc001171 写道:- 隐藏引用文字 -。神奇的金兰村“刀杆节”(口播):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新起点节目,本期节目将带您一同去程海湖畔的金兰村领略一下他们世代相传的绝技,感受一番当地奇特的民风民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文)程海湖位于永胜县中部,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民风纯朴。千百年来,程海的先民在这里畔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捕鱼狩猎,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农耕文明,积淀了以悠远的“毛氏文化” 和“金兰刀杆节文化 ”为 代表的边 屯文化。金兰村位于美丽的程海湖畔,全村共有 193 户人家,894人,是程海湖畔唯一

2、的一个少数民族族村寨。金兰人属彝族支系湘潭人,祖先是明洪武年间从湖广调卫到北胜州,祖籍湖南长沙府湘乡县大石桥柳树湾。勤劳智慧、淳朴厚道、勇敢善良的金兰人特别酷爱体育运动,更为神奇的是,在金兰村还流传着一个祖祖辈辈延续有多年的独特的节日“ 刀杆节” 。(采访:杨贵民 介绍金兰村人的来历和刀杆节的历史)“刀杆节” 在金 兰村又叫 “刀杆圣会”。每年 农历八月十五,天刚亮,金兰村男女老少便穿着艳丽的少数民族服装,小伙子背着三弦、佩刀,姑娘背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绣花筒帕,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刀杆节活动场所天子寺,欢度自己的节日。他们跳起了传统的“龙摆舞” ,整齐的舞步,悠扬的芦笙,表达出心里的喜悦,

3、展示了纯朴而又令人陶醉的民族风情。金兰彝族妇女按少女、少妇、中年妇女、老年妇女穿着四种服饰分别进行表演。她们的表演独具特色,充满山乡风韵。随后,凡参加刀杆节活动的各民族群众都在激越悠扬的芦笙和笛声中,携手挽臂,跳起了民族舞蹈打跳,宏伟壮观的大打跳,跳得山响,跳得人心醉。刀杆场上烧起熊熊篝火,架起直立的刀杆,鼓声、锣声、鞭炮声响起,小伙、姑娘们欢乐地围着篝火“跳嘎” ,在悠扬的笛声伴奏下,有人开始表演“下火海” 的 绝技:表演者头扎大红巾,手舞小红旗,赤着双脚,毫不畏惧地纵身跳进通红的“火海” 。先是赤手从“ 火海”中拉出烧红 的铁链绕在手上、身上,神奇的是这个血肉之躯居然不会被烫伤,这叫“拉火

4、链” ;接着依次单脚、双脚反复多次在通红的火塘中间跳跃,把炭火踢出一丈开外,起脚时,踢起一个火一样的瀑布,又迅速后仰,脊背落在烫火上,身上火星闪烁,披挂的五彩纸巾冒烟起火,这叫“打火流 ”;之后,表演者又捧起通 红的火灰擦脸,竟然也不会被烫伤,这叫“洗火脸” ;有 绝技的表演者还不时地吞咽火炭,一股股青烟从吞火者唇齿间冒出,却见他们神态自若,毫无受伤迹象,仿佛更像在陶醉享受,一直要将火塘中的炭火跳到熄灭为止。这些高超的技艺,使观众赞叹不已。其间,一道道火柱划破了沉静的夜空,观众的掌声、喝彩声响彻金兰彝族山寨。上午十时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最引人入胜的上刀山活动正式开始,只见“刀杆” 上共有锋

5、利雪亮的 36 把钢刀,刀口向上,刀背向下,固定在 14 米高的两根木杆上,像一架锋利的“刀梯 ”,当中有三台 钢刀梯是扎成剪刀形的。 钢刀间距36 厘米,杆间宽 34 厘米。三个婀娜的彝族女子和三个强悍的彝族汉子,身着对襟衣,腰扎红布带,赤着双脚,舞着大刀冲入院中,只见他们在刀杆前纵横腾挪,用锋利的钢刀划舌头,刺肚皮,没有一丝血迹。接着将刀一丢,箭步冲向刀杆,迎着锋利的刀口,赤脚踩蹬在刀刃上,沉着稳健的一级级地往上爬,灵巧地爬到插满小红旗的刀梯顶上,在顶尖的刀口上如履平地,在顶峰耍起了倒立、横空、旋转等动作,宛若雄鹰展翅,又如鹤立云霄,惊心动魄,蔚为壮观。之后,表演者又沿着刀杆一级级的下到地

6、上,此时,老东巴已把烧红的两口犁铧放在杆底,往上一撒香面,只见浓烟四起,火焰升腾,但见表演者行若无事一样从上面走过,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脚底板没有一点血迹和划破的痕迹。这时,场上观众禁不住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表达对表演者勇敢精神和精妙技艺的钦佩与祝贺,真可谓“笛声响彻金兰地,凌燕飞上刀杆天。”(采访:表演者 李龙春 谈表演的感受)据了解, 神奇的“刀杆节”,每年都吸引了友邻村寨的人们和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金兰人“ 上刀杆、下火海” 的绝技也曾多次被邀请到外地进行表演。(采访:表演者 杨光荣 谈表演的情况)(采访:表演者 杨树培)近年来,随着程海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刀杆节” 成了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友谊,融体育、文化娱乐、经贸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活动,越来越火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挖掘、传承、保护、发扬民间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永胜边屯文化的研究、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采访:程海镇党委书记陈德彬)(口播)观众朋友,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节目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