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吃春饼称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3550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春日吃春饼称为(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

2、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 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

3、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 ),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 。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九江的龙舟风俗南海县侨乡九江,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划龙舟是当地民间盛行的传统活动。每逢盛大喜庆之日,这里总要举行龙舟竞渡,参加竞渡的龙舟少则二三十条,多者五六十艘。届时,四乡群众以及祖籍九江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扶老携幼前往争相观看,真个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九江扒龙舟最早是为纪念屈原

4、而广在民间兴起,据说在清代就开始盛行,龙舟遍布各个村落,据九江儒林乡志 记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舟首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九江赛龙舟的情景: “五月龙舟逐海游,兴来直闹到寒秋;一声鼓响如飞去,人力让他沙咀头。”自古以来,九江龙舟盛会每年举行一次,解放前常在端午节举行,后来由于水位、气候、农忙等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金秋 10 月。当地群众把划龙舟作为愉快身心,营造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九江传统龙舟多以坤甸木构造,木质坚韧、易划、去水快,其特点是头尖、腰细、尾较窄、船身修长,宽 1 米,长约 20-30 米,可坐 40-80 人。船头安有木雕龙头,绘制精彩、张口见舌

5、、丫角高翘、目睛炯炯,下颊安上白、黑或红色的龙须。船尾安上木雕龙尾,上翘,鳞甲闪现。船身饰以彩旗、帅牌、罗伞等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九江共有传统龙舟 46 艘,至今已增至100 多艘。其中,年纪最大的要数下西村“翘南林溪”,有着 300 多年的历史,足以见证九江传统龙舟的发展进程。而沙咀龙皇、大谷老龙等也已超过 200 年历史。从九江传统龙舟的活动形式看可粗分为三类,即游龙、赛龙和彩龙(又叫艳龙)。游龙之美重在神韵,龙舟上的龙筋部位十分柔韧,游动起来宛如神迹;赛龙重在欣赏速度之美,竞速时不分龙头、龙尾,随时可反方向而行;彩龙则是一种专门用来比美竞艳的龙船,越是特色、越是漂亮的艳龙越能赢得

6、观众的喝彩。每年,村民扒完龙舟后即将龙船沉埋于村边河底,以防腐蚀。传统于翌年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由村中父老主持,拜祭后,由青壮农民下水将龙船挖出,洗刷干净,肩托上岸,打整涂油,乡人称之为“出水龙”。是日之后,龙船金鼓钲冬声响则远近可闻。龙舟盛会前 3-5 天,龙船到处游弋,到关系好的邻村即“阿契”处拜访,主家村必以礼相迎,宴请客人,称“请阿契”。龙船大赛前夕,全村人兴高采烈吃“龙船饭”。扒龙船所支费用,由厂家商户赞助,村人签筹。龙舟会之日(通常是 10 月 1 日),龙船在九江涌或西江穿梭游弋,按桡舵张旗打鼓者服饰统一,虾公帽、白笠衫、绸纱带,亮丽威武。涌面锣鼓喧天,阵阵吆喝,岸上爆竹轰鸣,声

7、声喝彩。至赛龙节目,则百舸齐发,如离弦之箭;千桡劈浪,若挥剑击波。龙舟会的最后一天(通常是 10 月 2 日),还有“龙船出海”的环节,龙舟出征西江,目的旨在到大将庙拜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参加出海的龙舟,一定要由六社村一艘号称“周将军” 的龙舟率领。(相传周将军即汉细柳营的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因卫国有功,汉景帝时被封为宰相。九江六社村村民为纪念周亚夫,就把“周将军”作为龙舟的名字。)九江各地的龙舟,对“周将军”深为仰慕,因而在出海赛龙时,都公举其为领头龙。据说,“周将军”领头出海,可以威镇龙王,使海不扬波,保群龙安然无险。这样,按辈份高低排列的龙舟一只跟着一只向沙口水闸进发,穿过水闸后继续向

8、下游方向前进。扒到下东大将庙附近,穿过海中的龙门后调头。龙船调头后,靠岸边扒,接过彩旗,然后再在附近调头再穿过龙门,如此反复转圈,一直等到所有龙舟都接过彩旗以后,便到大将庙拜祭,结束后按原路返回九江圩,出海便大功告成。回村后摘个吉时,再把龙船沉回涌底,至此,该年的龙舟活动就喧 告结束。在九江划龙舟活动中,流传着很多为乡人津津乐道的趣事。例如,“中洲锣,杉桥舦(当地俗称舵为舦)”,就是九江乡人所广为传颂的。所谓“中洲锣”,就是指号称“中洲”的一艘龙舟,其敲锣者有一手“飞锣过桥”的绝招。每当龙舟飞速前进,将要穿过横跨河面的小桥时,敲锣者就把直径一尺左右的铜锣凌空抛过一二米宽的小桥,龙舟刚穿过桥底,

9、敲锣者便眼明手快把铜锣接住,继续敲打。这些精彩表演,观众无不为之喝采。“杉桥舦”,就是指号称“杉桥”的一条龙舟,是在纵横交错的小河涌上进行,河面只有五六米宽,河湾又多,而龙舟身长数丈,拐弯时往往要进进退退,才能取准角度绕过去,遇上急弯,就更难绕过去。但号称“杉桥”的龙舟,由于舵手技术高超,龙舟遇急弯时仍能进退自如,飞速而过。令人惋惜的是,在“文革”期间,九江的划龙舟活动却被扣上“四旧”的罪名,不但严加禁止,而且把大批龙舟毁掉,各村的龙舟,十毁其八九,有的村,龙舟竟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江侨乡政通人和,农工商副各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各村的群众自动捐资,制造新龙舟,海外乡亲闻讯

10、民纷纷解襄相助,新造的龙舟共有四十多艘,从而使中断十多年的九江划龙舟这一传统活动得到迅速恢复,并不断发展。近几年来,每逢国庆佳节,九江侨乡都举行龙舟竞渡,这一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活动,还吸引了不少旅居海外和港澳乡亲光临。他们都怀着赤子之心前来参加龙舟盛会,领略故国风情新貎,祝愿家园日益繁荣昌盛。如施肩吾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的习俗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

11、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12、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

13、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

14、,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

15、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

16、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瑞昌剪纸传承地域民俗特征长期以来,瑞昌剪纸深受美术界、民间艺术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推崇,被誉为充满泥土芳香的中国民间艺术瑰宝。瑞昌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剪纸之乡”的荣誉称号。2008 年,瑞昌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瑞昌剪纸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嬗变,融汇了祖国南方的灵巧和北方的粗犷,逐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