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3500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思乡怀人题材的登高词研究【摘 要】在苏轼的登高词中,思乡怀人的词作占了其登高词的大部分。当其登上高处,心中内在的情感在外在所览的景物间流动时,即便是无济于事,不能改变现有的背井离乡、无亲无故的事实,他仍希望通过作词来使内心的情绪得到宣泄,于是在其登高词中提到思乡怀人时,便大都会是哀凄的情调。 【关键词】苏轼;思乡怀人;登高词 一、怀恋爱人 在怀人的范畴中,爱情是最常被词人吟咏的主题。尽管苏轼词被人提及最多的便是其豪迈雄壮的风格,与表达爱情之词的柔婉缠绵截然不同,然而经过对苏轼词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登高词创作中,男女间柔婉的思恋之情同样是他表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其这一类登高怀人的作品

2、中既有思妇怀人,又有游子思妇。 苏轼的思恋类登高词有沁园春 、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 如梦令题淮山楼和一斛珠等。其中, 沁园春一词,呈现出与其主体风格明显的不同之处:此词的创作风格柔情婉转,与柳永的作风非常相近,是苏轼词中少见的婉约类作品。 沁园春突出的特点便是,以铺叙的手法来诉说相思。上片中所写的全是主人公单方的相思情况。而到了下片作者将描写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变换,既写主人公,又写所思之人,将男女双方的感情进行合写,空间的间隔也阻止不了他们间共有的相思情怀,使思情更浓。而“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则承上启下,将新愁与旧愁交织在了一起。 “悔上层楼” 是苏轼的登高词中少见的对登

3、高行为的否定,表现出了词人当时内心情感的纠葛纷结。词人的将相思之情具体表现在了登楼望远的行动中,其目的是借此得到悲情伤感的宣泄或补偿,但事与愿违,登高望远中反而使词人产生更强烈的思情,因此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喟叹。此词中虽反复地说“相思” ,却并没让人觉得单调乏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因为作者在善于铺叙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真切的体验。这首词,婉转言情,在东坡词中可以说是别具一格。 一斛珠一词中,我们在词作的开头并不能看出其登高的情状,直到句末的“目断西楼燕” 一句的交代,才让我们明白此词是苏轼身居高楼之上而发出的相思之情。上片中通过“垂杨” 、 “红楼”、 “小池”等景物的描写将其遥思传达给了

4、读者。而下片中“关山有限情无限” 一句将词人的深重思情直接地抒写出来, “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则明确地表达了此次登楼的目的,那就是在登高远望的过程中来传递词人的相思之情。词作将苏轼对爱人一往情深的思恋注入了字里行间,令人读来回味无穷。而全词情景交融的布局,构成了一种回环美。 而如梦令题淮山楼一词,表面上看来短小精干,却能将词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举手揖吴云”描绘出了词人所居之处的高远, “人与暮天俱远” 则点明了所思之人与词人距离之遥远, “魂断。魂断” 表明了词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连魂都被这思念带走了。而与这“魂断” 形成强烈对照的“后夜松江月满 ”更增添了词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

5、,使这份相思之情更加苦寂。我们知道,北宋前期的登望情结,多由男女间的别情离思主导。苏轼的登高词中虽然也表现了这种男女间的别情离思,但在他的词作中却摒除了表面上为别离之状而故写离情别绪的低层趣味,而是表达了自身内心的真切感受,使他的登高思恋之词中流泻出真实而深刻的情调。 二、思念挚友 男女之间的别离,使人生具有了心酸与伤感,而友朋之间的别离,也会令人感到惆怅。于是属于友朋之间的思念之情,也在苏轼的登高词中酝酿。苏轼的登高词中,表现思念友朋的词作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 西江月重九一词表达的是苏轼于重九日在栖霞楼登高之际对友人徐君猷的怀念之情。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曰凄凉南浦。

6、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阐不必看茱萸。抚养人间今古。苏轼曾在其词作醉蓬莱重九上君猷一词的词序中这样写道:“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 ” 西江月 重九 一词的所作时间又逢重九,苏轼依旧登上栖霞楼与宾客同欢共饮,登高赏菊,但此时被黄州人尊敬万分、与自己亲密无间、年年重九登高相会的“遗爱守”徐君猷却已经离别黄州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面对同样的节令与场景,与自己共饮的友人中却已缺少最相知、相契的那一位,心中难免会产生寂寞凄凉之感,而这种凄凉之感在词人登高远望的时空交契中变得更加浓烈。词作的上片便通过重阳登高所见之景来营造这种感伤氛围。词作开头两句将近景与远景作一结合,而接下来

7、的三四句则将“当32 年”与“现在”作对比,所渲染的却都是词人在友人离开之后的“凄凉 ”之感,这种渲染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侧面表达了出来。词作的下片则宕开一笔,不再纠结于分离的痛苦而是抒写直面现实,走向旷达人生的超然。此词名为怀念徐君猷,但苏轼却借怀念友人之际抒发出自己登高远望而兴发的人生感慨。 除了以上词作外,苏轼的桃源忆故人和西江月平山堂二词也都抒写了对友朋的怀念之情。前者是词人于登楼之际而作,后者于登山之时所写,但这两首词却同样都采用了回忆与现实对举、情与景相融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刻思念,同样都在词作中表达出了人生如梦的凄婉之感。 综观以上这些于登高望远之际而思念友人的词作,我

8、们可以发现,尽管苏轼的这类词作中同样也充斥着凄凉悲语,但其总体的格调却是走向超迈,正如汤易水和周义敢在鉴赏西江月平山堂时所说,作者写此类词“惯用浓墨粗笔,纵挑横抹,以超迈的韵格,显露出胸中浩怀逸气。 三、羁旅思乡 中国人历来就有故土情结,离开故乡的游子,在其登高远眺时更容易产生对故乡的怀念。而在苏轼的登高词中,之所以有如此浓郁的思乡情结,也与其大半生游子的身份有关。苏轼一生中屡遭贬谪,羁旅行役是其仕途生活中的常见状态,当其处境艰辛、心灵受到严重打击或遭遇重大挫折时,那种思乡的情怀便更加难以遏制,而当其处于异地登高望远之际所望见的景物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时,那一种累积郁结的浓厚乡愁便会迸发而出,谱

9、成一闺阙动人的词作。有时苏轼对思乡之情的表达并不是通过发出沉痛的哀吟之声,而只是默默地在高处站着,凝望远方,寂然不语。 满江红中便描绘出词人伫立于黄鹤楼头遥思故园的景象: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是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借着言语吐露悲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途径,但是默默承受自己所独有的思乡情感,让失落之感沉潜于内心之中,却是精神上的回归。登高望远所引发的乡愁是痛苦的,但却又是苏轼必须去承受的真实人生,因此,苏轼在其登高望远时所呈现的形象,并不凭借登高这一行为活动来逃避怀乡羁旅的苦痛,而是将内心的对于故土的牵挂倾泻出来,进而达到精神

10、上的超脱之感。 如苏轼的思乡之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便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洒脱个性: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词的上片写了登上超然台远望中看到的密州春景。一片盎然的春意笼罩着整座城池。下片抒写了因为寒食节的到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作者酒醒后忆起家乡,然而却不得归,于是只好在大好的春色中品茶、吟诗、赏酒,从而缓解心中的乡情。在苏轼的登高词中,思人与怀乡都是其在人生阶段中与所想之人远隔千里或自我遭遇困境时,借着创作来体现内心的情致,将虽难言尽而试着去表白的思念心理状态呈现出来。这种人类共有的恋旧情感时常进入苏轼的心灵思维之中,因此我们可以在苏轼的登高词作中拾取到他怀思的咏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