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意识·生命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3226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画·意识·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绘画·意识·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绘画·意识·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绘画·意识·生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绘画·意识·生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绘画·意识·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画·意识·生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绘画 意识生命她是一位行者,终日行走于乡野山林和芸芸众生之间,一路走,一路叹,一路画,她赞美生命,崇尚自然,对行程见闻中的世间万物充满敬畏,并用心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动的作品,使观者在不知不觉中体悟到生命、自然和人性的存在。她更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艺术家。探访灾区,走进监狱,帮扶儿童,热心公益,传播大爱,贯穿她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她便是著名的艺术家、儿童美术教育家谢丽芳。 孙 婵:梳理了一下您的履历,您历任舞美设计、广告宣传、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美术教师、研究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女画家协会主席。有人说您是一位“不务正业”的画家,还是一

2、位悲天悯人的艺术教育家,我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说您是一位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艺术家。回望与艺术最初的缘分,您印象最深的,或者说最感慨的是什么? 谢丽芳:说到最初与艺术的缘分,小时也有过躲在课桌底下偷偷涂画的经历,但是,如果说是什么影响了我这些年来的创作方法和观念形成的话,那可能也还是要缘于自己从小就有的那种对生命的怜悯和天生的好奇心。从记事起我就喜欢刨坑挖洞,然后等蚂蚁或者蚯蚓爬出来再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拈进去,稍大点就又将辣椒苗斜切下来安插到西红柿的茎上。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我还曾跑到祁阳农村的稻田里用显微镜去观察赤眼蜂的孵化过程,那次与先生共同创作的稻田案件获全国科普美展一等奖,其中驾驶摩托

3、车破案的青蛙警长也就是后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猫警长的原型。时过境迁,多年后才悟到,孩提时的经验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那么重要。 孙:您的追求和态度成就了您不一样的艺术世界。有人评价您的作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境纪实。 “境由心生,画如其人”,您可以结合自身的创作体验阐述一下您的创作理念吗? 谢:上个世纪末在北京美术馆后街三联书店购得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一书,当时我不了解史怀泽,只因为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史怀泽认为“任何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 。我崇敬并认同他的观点。当生命意识的存在成为自己思维逻辑的起点,它也就明显地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和生活态度以及自己的艺术创

4、作。除了这个之外,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理念的形成还得益于一个重要的课题。即一个将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的“蒲公英行动 ”,它给了我连续十多年在不同的十三个民族进行多次田野考察的机会。 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同时人创造了文化。万物有灵,即多个民族都有创造的基本相同的,对万物生命认同和崇拜的被神话了的一种泛神文化。当童年记忆中那些蓝天碧水青山,鸟飞兽跑蜻蜓忙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加之农村城镇化的加速,日渐远去的农耕文化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缕一缕的乡愁时,一种对逝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追忆,一种人类理应该与自然万物休戚与共,天地和精神必然合一的理念,逐渐地在我心中积淀并内化成为一种不受时空影响的意象记忆,并通过这些

5、年来的创作缓慢地传达了出来。因此也就有了我的油画生的启示系列 ,素描神话时代系列 ,线描视觉日记荒原行系列以及油画纸风车系列和水墨画神化时代系列等创作。在我的作品中,不仅人有灵魂,日月山河、树木花鸟也都被赋予了它们该有的灵性,在这里,人的灵魂与宇宙万物的灵魂是相通平等并可相互转化的。我的创作本意是希望人类不要再妄自尊大,而要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整个世界。因为是生命就该得到珍重。 孙:听了您的阐述,我基本已经能读懂您的作品了。在欣赏您的作品时,我发现画面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鱼、鸟、蛇和船的图式,它们在您的作品中似乎都很神秘,应该有它特殊的寓意。您想通过这些图式给观者传达一些什么? 谢:吉祥图

6、案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而吉祥观念的产生则可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因课题研究的原因,这些年来我一直对吉祥图案兴趣有加。鸟纹、蛇纹、鱼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均有生命本源之寓意。如象征女性的鱼纹在西安半坡等多处母系氏族社会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发现,它极可能也就是女性崇拜的密码。另外,因儿子属蛇,在代表潜能绵延的蛇身上也就寄托了我的一种绵绵的母性之爱。在我的心里它们包含的是完全和人一样的精神信息。此外还有一艘能将我或者你渡到彼岸的船,借以完成在我意象中的人类生命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对接。这中间不论是儿童艺术还是民间艺术或者是原始艺术,它们的那种属于

7、人类童年时期的泛生命的思维观念,给予了我敢在绘画中天马行空的一个极好理由,同时还有超现实主义绘画对我的影响,我非常欣赏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中的一些理念和表现方法。 孙:我对您的双联油画生命殇爱印象非常深刻,这幅作品参加“艺术湖南” 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后,反响很大。能否和我们聊聊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 谢: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2008 年“5 12”汶川大地震后的 5 月 24 日,当时仍有余震,我和先生进入到地震灾区以绘画的方式给当地的孩子做心理干预。在受灾学校的现场,作为一个生命,我倾刻感觉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生命被摧毁的痛苦;还有,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同时在惊恐中,也感觉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爱

8、的无限和永恒。于是,回到长沙迅速创作了二联油画生命殇爱 。第一幅作品表现的是灾难现场。坍塌房梁下一个又一个代表死亡和逝去生命的充满绝望的面具;其中有大鸟和手托祥云;第二幅表现的是灵魂腾升和生命重生与拯救。在神秘与混沌的气氛中深邃的眼眸满含希望和不屈,众志成城的信念如那握着针管的大手。其中有新生命的孕育,有解放军的直身升飞机,还有象征生命复活的鸟、鱼以及破壳的蛋。神秘而怪诞的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的统一在画面中都有呈现,我表现了死亡的痛苦,然而更重要是的我想呈现一种由生命的神圣性所唤起的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孙:从油画到素描又到线描再到水墨,感觉这些年来您的创作方法和材料不断地在更换,画风由开始的比较蛮气到后来越来越趋于平和,同时包括在表达语汇上也有所改变,不知您对自己的这种变化有何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