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3191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措施干旱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农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损害,长期大范围干旱形成旱灾,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严重。1.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干旱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与其发生的季节和农作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有关。春旱影响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使幼苗出土困难,造成缺苗断垄。夏旱将严重影响抽穗、开花,甚至使籽粒不能正常灌浆和成熟,产量显著降低。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干旱的敏感性不一样,作物在水分临界期出现旱灾对产量影响最大。2. 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对策2.1 改善旱区农业生态

2、环境林林和草地具有生物覆盖、生物穿透、防风固沙、保持水分等功能。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业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结构,林草地具有明显的涵养水分,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山水土草林田的综合治理保证农业粮食生产长效的需要。如大规模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2.2 调整农作物布局在干旱多发区,农业生产应该重视选用耐旱和产量稳定的作物,这是克服和避免干旱威胁的根本措施之一。如对春旱严重的地区,在农作物布局上应该多种比较耐旱的谷子、玉米等农作物,还可扩大秋收作物的种植比例,就可以减轻春旱的威胁。2.3 农作物抗旱耕作技术2.3.1 秋翻地秋翻深

3、度达30 厘米以上, 使土壤充分接纳秋、冬季的降水, 早春顶凌细耙, 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2.3.2 免耕法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少动土,减少了水分蒸发,提高了雨水利用率;深松不翻地保持了原耕层不变,提高了贮水量;秸秆粉碎还田增加了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通透性;减少了机车进地次数,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可使亩施肥量逐年递减10。保护性耕作项目具有明显的保护环境、抵御干旱、培肥地力、节约成本、增加1产量的综合效益。2.3.3 深松法深松是指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使雨水渗透到深层土壤,增加土壤储水能力, 且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蒸发损失。2.3.4 覆盖抗旱耕作法

4、可用作物残茬覆盖、草把覆盖、塑料薄膜覆盖等做法。再配合翻耕、旋耕、深耕等不同耕作手段将更好。其中作物残茬覆盖,就是利用作物本身秸秆或残茬,既能秸秆还田,又能达到蓄水、保墒、保土、增产的效果。2.4 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农作物的类型、发育期、需水关键期和需水量等,把水用在“刀刃”上。例如在小麦的拔节期、玉米的抽雄前期等需水关键期进行灌溉,效果最佳。还要根据地块的墒情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做到既节约用水又不降低产量。二是运用节水灌溉方法,尽量减少水的浪费,改过去的渠灌为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凡是实现了水利化、发展了节水灌溉的地方,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很强。2.5 人

5、工影响天气人们有意识地采用人工干预的措施,改善天气发展过程,使其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达到减轻灾害的目的,称为人工影响天气。“三七高炮”催化剂系统是抗御干旱的重要手段,适当进行人工雨作业,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是必要而现实的。2.6 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2.6.1 种子试水锻炼。在种子播种前,可用干湿循环法(干种加水风干加水风干播种)处理种子,使种子在萌动时就经受干旱的锻炼,产生对干旱的适应反应,从而提高抗旱能力。如将玉米种子在20 的温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可使根系生长加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增多,增产10%左右。2.6.2 二氧化碳可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据德国约翰一杜能研究所网

6、站报道,该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令人“ 头痛不已”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问题,对于农作物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水的消耗,甚至减弱干旱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大麦、小麦和甜菜的轮换种植试验,研究人员证实,二氧化碳富集区的植物多生长了10% 15%的生物质,而且根据不同的试验年份,这些植物通过气孔排放的水要比周边普通环境中的植物少5%2 0%,即它们减少了蒸腾。二氧化碳浓度高也增加了土壤湿度,这意昧着,这些农作物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它们可用的水资源。22.6.3. 农作物的抗旱魔药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解热镇痛药剂。近年来研究

7、发现,这个原本与农业毫不相干的医用药品,却具有良好的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的特殊功效。试验表明,农作物喷施0.03%0.05%的阿斯匹林溶液,可使农作物的唇形细胞闭合,从而减少植物体的水分蒸发,使农作物的抗旱能力明显增强,且使用方法简便,经济有效。因此,它被誉为农作物的“抗旱魔药” 。2.6.4 施用化学制剂使用调节生长的抗旱剂、保水剂、喷施土表保持水土的保湿剂等化学制剂,通过抑制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尽量减少水分损失,同时促进根系发育,力争多吸收水分,从而提高抗旱能力。2.6.5 早期蹲苗在作物苗期人为地逐渐减少水分供应,使之经受适当的缺水锻炼,能提高保墒作用,增强作物对干早的抵抗能力。随着干旱现象发生频率的增加,抗旱已不再是应急行为,更不能只从补水的角度来认识抗旱,只有走可持续抗旱才能解决或缓解丁旱现象。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是有限度的,在同样干旱的情况下,采用抗旱措施比常规栽培的抗旱效果明显。但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这些抗旱措施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发展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干旱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