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318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害提纲一自然灾害1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判断自然灾害的标准)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2灾情大小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3 自然灾害的影响 a 人员伤亡 b 财产损失4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理背景自然背景:(1)气候背景: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位于最大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极为不均。气候复杂多变,气候改变性强。(2)地形地质背景: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处在环太

2、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泥土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生殖了多种的有害生物。(二)人文背景:(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3)人口和经济密布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不服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二我国主要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1 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俯冲带、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我国板块内部多断开破碎构造。2 滑坡、泥石流成因:地形复杂,山地多,坡度大;降

3、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滑坡:a 发生条件:岩体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b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C 措施植树种草,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泥石流:a 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b 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C 措施:植树种草,做好泥石流区的绿化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修筑排导槽,劝导泥石流事物到特定位置等3西南地区地质灾

4、害多发的原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4 旱灾(我国气象灾害之首):a 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且季候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采伐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b 措施:植树种草,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建筑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不均开挖机井,抽取地下水防治水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培育、种植旱生作物(针对旱作农业区 )建筑梯田,平整土地增加水分入渗 (针对旱作农业区)5 洪涝a 成因:自

5、然原因:气象因素: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不均且季候、年际变化较大水文因素:江河泛滥、堤坝溃决、凌汛、风暴潮。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道因素:河道曲折,地上河。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占用河道b 措施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建筑水库,拦蓄洪水建筑分洪、蓄洪工程退耕还湖,提高蓄洪能力疏浚河道,裁弯取直,提高泄洪能力。加固堤坝开挖入海新河,提高泄洪能力(针对海河、淮河)例如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1 流经湿润地区,支流多,流域广,汛期长,水量大雨季流域内普降暴雨,上中游干支流同时来水。2 长江下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泄洪能力不足。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泥

6、沙淤积,河床抬高,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胡泊萎缩,河湖蓄洪行洪能力差 地处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6 沙尘暴a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干燥;碎屑事物丰富;多大风天气;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采伐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b 措施:退耕还林、还草合理载畜量,推广轮牧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工程固沙7 台风;台风主要的危害有: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风暴潮措施:建筑、加固沿海塘坝建设、恢复海防林保护沿海堡礁8 寒潮(1)出现季节: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2)寒潮的影响: 弊:农业生产方面:秋末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

7、倒伏和冻害;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 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利:有助于地球表面高低纬度的热量交换。带来了雨雪,缓解旱情。带来的低温能有效地杀死病虫害。能带来风力资源。9 蝗灾:措施1.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在荒滩坑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灾发生环境的面积植树造林,改变蝗灾区的小气候,减少蝗虫产卵生殖的场所2.生物措施:保护或者饲养蝗虫的死敌(田鸡.白翅浮鸥等) 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3.药剂防治:人工或者飞机大面积喷洒药剂灭蝗三、部分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防御措施可适用于台风、寒潮、沙尘暴、风暴潮等的气象灾害、

8、蝗灾.鼠灾等的生物灾害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以台风为例:加强(台风)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网络及预警系统加强(台风)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气象)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系统开展减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区的承灾能力建立健全救灾指挥机构,编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机动完善的救援系统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灾害保险工作,积极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四.部分自然灾害的有利影响:1.沙尘暴的有利影响: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供给固结核,利于成云致雨;送入大海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固结核呈碱性,缓解酸雨现象;形成阳伞效应 ,按捺全球变暖。2.台风:带来大量下雨,缓

9、解东部地区旱情;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4.火山:形成矿源;火山灰利于形成肥沃的泥土;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六、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 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 避震(1)十几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 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3)室外避震-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3震后 自救与互救 震后(1)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2)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3)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 (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1防洪准备 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

10、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2洪水应急措施: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

11、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大雾和沙暴均属于大气能见度低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罩等,用以 保护眼睛环境保护提纲水污染:一 水体富营养化1、 形成条件:a 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b 纬度低,水温高 c 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排放2 危害: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水质变坏湖泊变沼泽3 措施:建设污水处置惩罚设备,达

12、标排放,治理水污染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使用无磷洗涤剂二 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2、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3、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4、怎样清除石油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 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沉降:撒粉状石灰, 危害海底

13、生物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 静水环境围栏:小面积油污, 静水环境放任:任其自然分解燃烧:油层达 2mm, 造成大气污染三 水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措施1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制约工业的发展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造成经济损失2 防治措施(一)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 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2. 技术性控制对策。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3. 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二)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

14、规划2.城市废水的防治的防治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3.在缺水地区应积极将城市水污染的防治与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4.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5.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三)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四 固体废弃物1 城市垃圾的特点数量大 品种多 变化大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3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一)固体废物减量化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

15、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二)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物质回收利用,如从废弃物中回收提取有用成分,如纸,重金属等2.物质转换利用,如废渣生产建筑材料、水泥,进行堆肥,产生农肥,取代某种工业原料等3.能量转换利用,如能有机废物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发电,利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三)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大气污染1 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 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五地方性大气污染事件:可吸入颗粒物1 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弊:如果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颗粒物中如果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可能引发传染病长期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2 措施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加大对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