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有机酸解堵剂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2972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有机酸解堵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混合有机酸解堵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混合有机酸解堵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合有机酸解堵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有机酸解堵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在油井解堵增产上应用张玉涛 1 陆鉴 1 周长城 21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2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油气试采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摘要:C 1-C4 混合有机酸解堵剂,是从分析造成油井堵塞原因入手 ,并满足储层配伍性要求,利用液蜡裂解合成低级脂肪酸,或利用液蜡皂化反应合成洗衣粉、肥皂的回 馏废液,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并借助氧化加成反应,研制开发的复合型油井解堵增产技术。C1-C4 混合有机酸解堵剂的主要成份是:甲、乙、丙、丁(少量)有机酸; 酮类、醛类、醇类有机溶剂;不饱和稀烃;阳离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分散渗透剂等化学添加剂

2、, 该技 术主要适用油井解堵增产,尤其对沥青质、胶质、蜡含量高的油井(如稠油井),解堵效果更显著。该解堵剂自 1996 年投入现场以来,先后在辽河油田的锦州采油厂、欢喜岭采油厂、曙光采油厂、兴隆台采油厂、冷家油田开发公司;大庆油田油田采油一、二、五、八、十、十一厂;吉林油田新木、迁安采油厂;中原油田采油四厂;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应用推广 386 井次,施工成功率 98%,措施有效率 89%,累计增油 120000 吨,取得了巨大 经济效益。关键词:有机酸 复产 配伍性 解堵 伤害1、C 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合成原理C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是从分析造成油井堵塞原因入手,并满足储层配伍性要求,

3、利用液蜡裂解合成低级脂肪酸(液蜡皂化反应合成洗衣粉、肥皂)的回馏废液,在评价、筛选目前现场常用的各类解堵药剂的基础上,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借助氧化加成反应,研制开发的复合型油井解堵增产技术。2、C 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主要成分C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的主要成份是:甲、乙、丙、丁(少量)有机酸;酮类、醛类、醇类有机溶剂;不饱和稀烃;阳离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分散渗透剂、转向剂化学添加剂。3、C 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技术特性C1-C4混合有机酸解堵剂,主要适用油井解堵和水井增注,尤其对沥青质、胶质、蜡含量高的油井(如稠油井) ;解堵效果更显著,该解堵剂与常规无机酸类解堵剂、有机酸类解堵

4、剂以及复合类型解堵剂性能、应用效果对比,具有以下特性:3.1 甲、乙、丙、丁(少量)有机酸是一种缓速酸,对储层岩石具有较强的溶蚀性,极大地提高储层渗透率,尤其有效作用距离是 10%的盐酸的 3 倍,且不产生铁、钙质等二次沉淀,对油、套管无腐蚀性(不加任何缓蚀剂,腐蚀速度符合原部颁标准) 。3.2 酮类、醛类、醇类是一种较强的有机溶剂,对沥青质、胶质、蜡等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溶解(分散)性,进而降低原油粘度,同时,对岩石起润湿反转作用,使岩石呈水润湿,进一步减小油流阻力。3.3 阳离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较好的油层处理剂,对储层的粘土膨胀运移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并对已经膨胀的粘土具有一定的收缩作用(

5、已经膨胀的钠搬土,经该解堵剂处理,晶格层间距可被压缩 10%-15%) 。3.4 利用不饱和稀烃特性,借助氧化加成反应,合成性能良好的阻垢剂,尤其对有机垢、无机垢以及有机无机垢,具有好的溶解性。3.5 添加剂中含有一种氧化剂,该氧化剂可以在常温条件下使聚合物如瓜胶破胶,从而解除油井因压裂时,返排差、破胶不彻底造成的压裂液污染等问题。3.6 添加剂中含有分散渗透剂使形成的乳状液进一步微乳化,从而解除油井在各种作业环节产生液锁、水锁伤害,最大限度恢复油井产能,特别是对因各种原因造成油井液量突然下降或相对含水生高油井,恢复产能效果显著。4、现场应用效果该解堵剂自 1996 年投入现场以来,先后在辽河

6、油田的锦州采油厂、欢喜岭采油厂、曙光采油厂、兴隆台采油厂、冷家油田开发公司;大庆油田油田采油一、二、五、八、十、十一厂;吉林油田新木、迁安采油厂;中原油田采油四厂;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应用推广 386 井次,施工成功率98%,措施有效率 89%,累计增油 120000 吨,平均单井增油 400 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部分典型措施井措施后增油情况统计如下:表 1 年典型油井 混合有机酸解堵增油效果统计序号井号 措施前日增油(吨)措施后日增油(吨)措施后日净增油(吨)累计增油(吨) 树 树 树 表 2 2003 年典型油井 混合有机酸解堵增油效果统计措施前日产能 措施后日产能井 号日产液 日产油 日产

7、液 日产油累计增油(吨)南 1-5-P130 12 8.5 95 68 1620南 1-丁 5-P2610 4.5 93 56 2550南 2-丁 5-P278 3 38 25 1185南 4-20-P23 20 12 260 150 3950表 3 2004 年典型油井 混合有机酸解堵增油效果统计措施前产能 措施后产能井 号注汽日期地层温度 日液 日油措施日期 日液 日油有效期(d)累产油(t)冷 37-41-574 04.9.2 85 6.5 t 2.3 t 04.9.1713.5 t5.39 t126 385冷 37-35-568 04.11.5 85 5.0 t 1.95 t 04.1

8、1.1615.0 t6.95 t121 600冷 37-33-578 04.11.8 85 10.8 t 3.42 t 04.11.2418.5 t5.66 t165 360表 4 2005 年典型油井 混合有机酸解堵增油效果统计措施前产能 措施后产能井 号注汽日期地层温度 日液 日油措施日期 日液 日油有效期(d)累产油(t)曙 1-20-363C 05.5.2 85 0 0 05.5.18 4t 2 t 198 365曙 1-24-365 05.6.5 85 0 0 04.11.16 13 t 7 t 186 1050曙 1-32-054 05.6.8 85 3t 0.3t 04.11.24 22 t35 t178 485作者介绍:张玉涛(1965-) ,男,高级工程师,1989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04 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硕士学位,现在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0427-7803884,78722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