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2768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垫圈检测装置机构传动分析1. 电动机的选用由于任务要求的系统中并没太大的载荷,工作机械中没有多大的冲击,因此从经济性考虑选用功率为 0.75KW,1500rmin 的电动机,由以上原则,选择电动机型号为Y802-4。2. 减速传动方案由于本系统传递功率不大,因此选用:V 带两级展开式减速器连轴器轴III。参考文献:1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机构成大先主编2 机械设计吴克坚 于晓红 钱瑞明 主编3 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主编附录 1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报告 一、设计信息设计单位 Comp=seu me设计时间 Time=9:44:47二、设计参数传递功率 P=0.03142 (kW)传递转矩 T=60

2、.00592 (N.m)齿轮 1 转速 n1=5 (rmin)齿轮 2 转速 n2=3 (rmin)传动比 i=1.66667原动机载荷特性 SF=轻微振动工作机载荷特性 WF=均匀平稳预定寿命 H=10000 (小时)三、布置与结构结构形式 ConS=开式齿轮 1 布置形式 ConS1=非对称布置(轴刚性较大)齿轮 2 布置形式 ConS2=非对称布置(轴刚性较大)四、材料及热处理齿面啮合类型 GFace=硬齿面热处理质量级别 Q=MQ齿轮 1 材料及热处理 Met1=45齿轮 1 硬度取值范围 HBSP1=45-50齿轮 1 硬度 HBS1=48齿轮 1 材料类别 MetN1=0齿轮 1

3、极限应力类别 MetType1=11齿轮 2 材料及热处理 Met2=45齿轮 2 硬度取值范围 HBSP2=45-50齿轮 2 硬度 HBS2=48齿轮 2 材料类别 MetN2=0齿轮 2 极限应力类别 MetType2=11五、齿轮精度齿轮 1 第组精度 JD11=6齿轮 1 第组精度 JD12=6齿轮 1 第组精度 JD13=6齿轮 1 齿厚上偏差 JDU1=F齿轮 1 齿厚下偏差 JDD1=L齿轮 2 第组精度 JD21=6齿轮 2 第组精度 JD22=6齿轮 2 第组精度 JD23=6齿轮 2 齿厚上偏差 JDU2=F齿轮 2 齿厚下偏差 JDD2=L六、齿轮基本参数模数(法面模数

4、) Mn=2端面模数 Mt=2.00000齿轮 1 齿数 Z1=15齿轮 1 变位系数 X1=0.12000齿轮 1 齿宽 B1=20.00000 (mm)齿轮 1 齿宽系数 d1=1.33333齿轮 2 齿数 Z2=25齿轮 2 变位系数 X2=-0.12000齿轮 2 齿宽 B2=20.00000 (mm)齿轮 2 齿宽系数 d2=0.80000总变位系数 Xsum=0.00000标准中心距 A0=40.00000 (mm)实际中心距 A=40.00000 (mm)齿数比 U=1.66667端面重合度 =1.53452纵向重合度 =0.00000总重合度 =1.53452齿轮 1 分度圆直

5、径 d1=30.00000 (mm)齿轮 1 齿顶圆直径 da1=34.48000 (mm)齿轮 1 齿根圆直径 df1=25.48000 (mm)齿轮 1 齿顶高 =1.00弯曲强度用安全系数 SFmin=1.40接触强度计算应力 H=1470.4 (MPa)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HH=不满足齿轮 1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应力 F1=361.9 (MPa)齿轮 2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应力 F2=353.3 (MPa)齿轮 1 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F1F1=满足齿轮 2 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F2F2=满足九、强度校核相关系数齿形做特殊处理 Zps=特殊处理齿面经表面硬化 Zas=不硬化齿形 Zp=一般润滑油

6、粘度 V50=120 (mm2s)有一定量点馈 Us=不允许小齿轮齿面粗糙度 Z1R=Rz6m ( Ra1m )载荷类型 Wtype=对称循环载荷齿根表面粗糙度 ZFR=Rz16m ( Ra2.6m )刀具基本轮廓尺寸 HMn=HaoMn1.25, PaoMn0.38圆周力 Ft=4000.39467 (N)齿轮线速度 V=0.00785 (ms)使用系数 Ka=1.10000动载系数 Kv=1.00009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H=1.00000综合变形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Ks=1.00000安装精度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Km=0.00000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KH=1.00000节点区域系数 Zh=2

7、.49457材料的弹性系数 ZE=189.80000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 Z=0.90655接触强度螺旋角系数 Z=1.00000重合、螺旋角系数 Z=0.90655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Zn=1.27175润滑油膜影响系数 Zlvr=1.00000工作硬化系数 Zw=1.00000接触强度尺寸系数 Zx=1.00000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F=1.00000齿间载荷分布系数 KF=1.00000抗弯强度重合度系数 Y=0.73875抗弯强度螺旋角系数 Y=1.00000抗弯强度重合、螺旋角系数 Y=0.73875寿命系数 Yn=1.00000齿根圆角敏感系数 Ydr=1.00000齿根表面状况系数

8、Yrr=1.00000尺寸系数 Yx=1.00000齿轮 1 复合齿形系数 Yfs1=4.45270齿轮 1 应力校正系数 Ysa1=1.55979齿轮 2 复合齿形系数 Yfs2=4.34699齿轮 2 应力校正系数 Ysa2=1.5328附录 2锥齿轮设计结果报告一、锥齿轮设计输入参数1. 传递功率 P 0.13 (kW) 2. 传递转矩 T 60.00 (N.m) 3. 齿轮 1 转速 n1 20.00 (rmin) 4. 齿轮 2 转速 n2 20.00 (rmin) 5. 传动比 i 1.00 6. 齿数比 U 1.00 7. 预定寿命 H 10000 (小时) 8. 原动机载荷特性

9、 均匀平稳 9. 工作机载荷特性 轻微振动 二、材料及热处理1. 齿面类型 硬齿面 2. 热处理质量要求级别 MQ 3. 齿轮 1 的材料及热处理 材料名称 45 热处理 表面淬火硬度范围 4550(HRC)硬度取值 48 (HRC) 接触强度极限应力 b(H1) 1150 (Nmm2) 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S(H1) 1.10 弯曲强度极限应力 b(F1) 321 (Nmm2) 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S(F1) 1.40 4. 齿轮 2 的材料及热处理 材料名称 45 热处理 表面淬火 硬度范围 4550(HRC) 硬度取值 48 (HBS) 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S(H2) 1.10 弯曲强度极限应

10、力 b(F2) 321 (Nmm2) 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S(F2) 1.40 弯曲强度许用应力 (F2) 438 (Nmm2) 四、接触强度、弯曲强度校核结果和参数 4. 齿轮 1 弯曲强度许用应力F1 437.54 (Nmm2) 5. 齿轮 1 弯曲强度计算应力 F 243.63 (Nmm2) 满足6. 齿轮 2 弯曲强度许用应力F2 437.54 (Nmm2) 7. 齿轮 2 接触强度计算应力 F 243.63 (Nmm2) 满足30. 载荷类型 对称循环载荷 31. 齿根表面粗糙度 Rz16m 32. 基本齿条类别 y = dsphiI(x)%sbyphi means s by phi

11、x is the angle of radian unit%this function returns the value of s(phi) in the missionusalconst; %load usual constant if (x2*pi)error(Input Range error(02*pi);else(x-216*deg)*158);elseif x=312*deg&x=0; %判断是推程还是回程if(t=y1) y1=t;x1=phi;%储存推程最大压力角位置 endelseif(ty2)y2=t;x2=phi;%储存回程最大压力角位置endendphi=phi+st

12、;endx11=x1;x22=x2;while(st0.01*deg) %精搜索range=st;phi=-1*st;st=st*0.1; %精搜索步长while(phiy1)&(dsphiI(phi+x1)0)y1=t1;x11=phi+x1; %精搜索最值位置 endif (t2y2)y2=t2;x22=phi+x2; %精搜索最值位置endendx1=x11;x2=x22;endfunction y1,y2=maxtanaII(e,s0)%y1,y2 is the Max forward and backward press angle%e, s0 see the Textbook P1

13、45usalconst; %Load usual constantst=5*deg; %搜索步长phi=0;y1=0; %储存推程最大压力角y2=0; %存回程最大压力角while(phi=0; %判断是推程还是回程if(t=y1) y1=t;x1=phi;%储存推程最大压力角位置endelseif(ty2)y2=t;x2=phi;%储存回程最大压力角位置endendphi=phi+st;endx11=x1;x22=x2;while(st0.01*deg) %精搜索range=st;phi=-1*st;st=st*0.1; %精搜索步长while(phi=0)t1=tanaII(phi+x1,e,s0); endt2=tanaII(phi+x2,e,s0);if (t1y1)&(dsphiII(phi+x1)0)y1=t1;x11=phi+x1; %精搜索最值位置 endif (t2y2)y2=t2;x22=phi+x2; %精搜索最值位置endendx1=x11;x2=x22;endfunction y = sphiI(x)%sbyphi means s by phi x 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