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引种计划措施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2755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瓜引种计划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瓜引种计划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瓜引种计划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瓜引种计划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瓜引种计划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瓜引种计划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引种计划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瓜的引种计划河南农业大学,张鸿铭1制定引种计划(1).引种的必要性1.植物自身的价值黄瓜为葫芦科甜瓜属一重要蔬菜。中医认为,黄瓜性凉味甘,更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消肿利尿,能治咽喉肿痛,四肢浮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黄瓜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的认识,黄瓜的消费量快速增加,而有些类型的黄瓜更是清香脆甜,风味浓,口味极佳。商品瓜皮翠绿,光滑无刺,商品性极好。是较好的鲜食果蔬品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推广价值高。2.园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随着设施蔬菜种植的快速发展和引进,发展特色品种增多,加之农民连茬种植和农药化肥施用不规范,使得黄瓜生产中的病虫害繁多,情况复杂。(1)落后的栽

2、培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手段与优良品种种植不适应现(2) 高价位蔬菜混用药较多现象(3)只重视防病忽略对蔬菜的安全性生长现象(4)落后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不适应现象(5)缺素症和肥害与病毒病混为一谈,造成滥用药现象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才使黄瓜种植存在各种不典型症状,难以辨认和防治。 (2).分析引种可能(1).生物学因素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 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 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 2025,最低为 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 1015。黄瓜高温 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 3的低温。华南型品种对短日

3、照较为敏感,而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 5.5 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 1500 勒克斯,多数品种在 811 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 ,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 6070% ,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 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 ,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 5.57.2 之间的土壤,但以 pH 值为 6.5 最好。露地黄瓜生育期约 90120 天左右。(2)目前自然分布范围根据黄瓜品

4、种分布范围可分布为华北型,华南型。1 华北型俗称“水黄瓜”,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绿色,刺瘤密,白刺。2 华南型俗称“旱黄瓜”,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日本各地。该类型黄瓜茎叶繁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大,耐湿热,要求短日照。果实短粗,果皮硬,果皮绿、绿白、黄白色,刺瘤稀,黑刺。(3)系统发育历史黄瓜原产于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热带雨林带地区。最初 的黄瓜为野生,瓜带黑刺,味剧苦不能食用。野生黄瓜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苦味变轻,开始食用。此后,黄瓜便传播到世界各地,

5、并且通过自然选择。人工选 择和引变,形成很多变种或生态型。再经过各地不断淘汰和改良, 发展成为现在的多种栽培品种。 西亚地区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开始栽培黄瓜,后传播到西方。 公元一世纪,在罗马。希腊。小亚西亚开始栽培。黄瓜传播到欧 洲各国比较晚,9 世纪传到法国和俄国。英国在 1327 年才有栽培的 记载,1573 年之后,才得到快速发展。1494 年哥伦布在海地岛开始种植。1535 年在加拿大印地安开始栽培,1584 年传人弗吉尼亚岛,1609 年传人马萨诸塞州。10 世纪传入日本。 根据我国历史记载,在公元前 2 世纪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印度带回黄瓜种子,经新疆传到北方,经驯化形成华北系

6、统的黄瓜。另外一条路,由印度从东南亚 经水路传到华南,经驯化形成华南系统的黄瓜。18 世纪到 20 世纪初,黄瓜的露地栽培比较普遍,从南边的福建、广东到东北的黑龙江,多数省都有种植,但用保护地栽培黄瓜的甚少,只有在京城郊区用阳畦、小暖窖、温室等形式进行小面积的种植,供达官贵人享用。解放后,露地黄瓜的栽培面积 有了较大的进展,连西藏及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也试种成功。保护 地黄瓜不仅城市郊区种植,广大农村也普遍栽培。由于阳畦、温 室、小暖窖的透光材料都是采用玻璃,发展速度受到了限制。 60 年代初,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都先后应用塑料小 拱棚种植黄瓜。自从 1963 年我国能自行生产农用塑料薄膜以后,

7、黄瓜保护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覆盖形式也开始增多。1965 年前 后,东北地区出现了简易的塑料大棚,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瓜、 果类蔬菜提早定植和提早成熟开创了好的前景。1966 年长春市郊区建立了一座面积为 500 平方米的塑料大棚。从此以后, 全国塑料大棚面积迅速发展,据统计,1978 年全国塑料大棚面积为5333 公顷,1993 年大棚面积为 33333 公顷。 60 年代以前,保护地的主要形式是温室栽培。温室用的采光 材料全是玻璃,而且需要人工加温。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和大型工矿区。由于玻璃重量大、易破碎,需要坚固的框架作支撑,造价较高,所以,全国温室面积较小。70 年代初,塑料薄膜的应用

8、,塑料日光温室也开始较快发展。进入 80 年代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城市蔬菜市场的 开放,流通领域的体制改革,为塑料日光温室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再加上塑料日光温室比塑料大棚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在京、津、鲁、冀等地区严冬能够生产黄瓜,所以,塑料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比塑料大棚更快。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1989 年全国 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总面积为 13.28 万公顷,1995 年总面积为 66.6 万公顷以上。黄瓜是蔬菜 当中主要的一种,也是保护地栽培当中最主要的一种。2.调查原生产的条件(1)气候条件因为印度在北纬 8.4 至 37.6 度之间,气候差异很大。

9、当喜马拉雅山麓克什米尔山谷的拉达克和旁遮普气温在 0 度上下徘徊,冷得结冰的时候,半岛南部气温却在 30 度,热得汗流浃背。每年 6 到 9 月为印度的夏季西南季风期,是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农业耕种季节,但滂沱大雨给耕种带来困难。不过从南到北的灌溉系统可以调节这种不利因素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受季风的影响,一年之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响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印度降水季节变化大,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造成水、旱灾害频繁。(2)土壤条件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

10、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 40%,山地只占 25%,高原占 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 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3.调查引种成功的生态条件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引进黄瓜,在此以福建省为例。(1)气候条件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 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 513,七月 253

11、0,无霜期240330 天,木兰溪以南几乎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 800-1900 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 1963 年 9 月 13 日马祖降水380 毫米,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每年 56 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春旱、暴雨后的洪水及台风造成的灾害需注意预防。福建省的无霜期内陆 260-300 天 ,闽东南沿海 300-360 天,可一年三熟,适宜甘蔗等喜高温作物和亚热带植物生长,其他地区可一年两熟,适宜种植水稻和茶树等。年降水量 14002000 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分配不均,有较明显雨季和干季;3-6 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 50-60%,10 月至次年

12、 2 月为,降水较少。年日照时数为 1700-2300 小时。(2)土壤条件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 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红壤、黄壤为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3)有无小气候的影响极端最低气温-9.5(1961 年 1 月 18 日,泰宁;1967 年 1 月 16日,屏南);极端最高气温为 43.2(19

13、67 年 7 月 17 日,福安)。7-9月是台风季,降水量较多,年际变化极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4.引进地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平顶山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据 19571986 年的气象资料统计,中心市区年平均日照 2061 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 113.77 千卡,年平均气温 15.0。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7.6;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 1.2。无霜期为 228 天。年最大降水量 1323.6 毫米,最小降水量 373.9 毫米,年平均降水量 745.8毫米,一年内各季降水分布为春季占 2023%,夏季占

14、 4550% ,秋季占 2429%,冬季占 45%。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2)土壤条件平顶山市土壤类型多,分黄棕、棕、褐、潮、砂礓、黑等 10 类、24 个亚类、41 个土属、72 个土种。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适宜,动植物资源丰富。5.确定能否引种和引种条件经过引种地与引进成功地的比较可以确定引种。特点 地区福建 平顶山温度年平均气温 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 2530,无霜期 240330天年平均气温 15.0。7 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 27.6;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2。无霜期为 228

15、 天降水量年降水量 14002000 毫米年最大降水量 1323.6 毫米,最小降水量 373.9 毫米,年平均降水量 745.8 毫米土壤红壤、黄壤为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平顶山市土壤类型多,分黄棕、棕、褐、潮、砂礓、黑等 10 类湿度 年平均湿度 79% 年平均湿度 76%有无灾害性天气7-9 月是台风季,降水量较多,年际变化极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夏季容易缺水二确定引种植物的品种或种源(1)引种品种或种源的个数我国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等科研院所及有关专家不断的创新培育优质高产的黄瓜优良品种,为提高我国黄瓜育种整体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品种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16、抗寒抗病性 引种个数外观小巧纤秀,瓜长 15 到 20亩产量最高达10000kg 以上抗病能力强,高抗角斑病,抗枯中农 19 号黄瓜厘米左右,瓜形为筒形,瓜色亮绿,没有花纹萎病、黑星病和白粉病100中农 21 号黄瓜 密刺型品种,刺瘤为白色,小而密。瓜条为长棒型,瓜形顺直,瓜色深绿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亩产 10000k g 左右高抗白粉病,抗角斑病,中抗黑星病、枯萎病 100鲁蔬 4-6 号黄瓜同其他长棒型黄瓜一样,长度在35 厘米左右,单瓜重180200g,瓜色深绿,有光泽,瓜条顺直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亩产 10000k g 以上抗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能力强 100博美 901 黄瓜无限生长型黄瓜,植株分生侧枝能力适中,连续结瓜能力强。亩产量在 25000千克以上抗烂龙头病效果明显;抗枯萎病能力强,兼抗霜霉病,白粉病100海阳白黄瓜瓜皮的颜色是浅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