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25165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亚麻病害症状及检索表杨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 呼兰 150518)亚麻是我国重要纺织工业原料,在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亚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90 年代以来,亚麻生产面积逐年下降,而且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其主要原因是亚麻病害加重所致,发病率在 20-30%,并且有逐年加重发展的趋势。亚麻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等十余种。仅病害一项就造成减产 10-30%,严重可达 50%,甚至绝产,影响了麻农种麻的积极性和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调查亚麻病害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对进一步控制亚麻病害发生和减少其损失,具有现实意义。掌握亚麻病害的症

2、状,田间初步鉴别是十分必要的,是众人识别的主要方法。本文是根据国内外资料和田间实践观察编写的,希望能在使用中加以修正和补充。1 亚麻病害症状1.1 枯萎病(Fusarium Lini Bolley)亚麻枯萎病又名镰刀菌萎蔫病,在生长各期均可危害,但苗期发病最重,幼苗感病,茎呈灰褐色或棕褐色,叶片枯黄,多成片或全田萎蔫,状似火烧,幼根细缩如缢,萎凋倒伏而死。成株发病时,茎顶端开始萎凋下垂,植株初呈黄绿色,后变褐色,全株枯干而死,但茎仍直立不倒伏,局限于点、片发生。在潮湿天气,茎基部生白色或粉红色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株茎基部的根系腐烂,易从土中拔出。病株较健株矮小,纤维质量降低。病菌

3、从土壤经由根进入茎内,在导管里发育,危害植株,纵剖茎部可见到维管束变褐色。1.2 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inicolum Pethybr et Laff)亚麻自幼苗出土至蒴果成熟全生育期,植株各器官均可感染被害,一般以苗期发病较重。当幼苗出土前后不久即可开始发病,在胚轴上生有锈色或橙黄色的长条病斑。幼苗:子叶上常形成边缘明显而下陷的半圆形病斑,子叶中央则形成圆形病斑,呈黄褐色,病斑中有轮纹,以后能逐渐扩大蔓延全叶面及幼茎部分,使叶片枯死或全株死亡。成株:叶片上产生暗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部有红褐色粘状孢子堆,病害严重时叶片枯死,茎部褐色零散的大理石状稍凹的溃疡斑,纤维易断

4、,影响纤维质量。蒴果:形成褐2色圆形病作者简介:杨学(1969) ,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亚麻植保、育种工作。斑,菌丝侵入内部,还可侵入种皮,种子瘦小,暗淡无光泽,种皮呈黑褐色,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受害较重的种子萌发后往往幼苗不出土即得病死掉。 1.3 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ehn )亚麻幼苗出土前,造成烂芽,出土后罹病植株幼茎基部呈黄褐色条状斑痕,病痕上下蔓延,形成明显的凹陷缢缩。罹病轻者可以恢复,重者顶梢萎蔫,逐渐全株枯死。此病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1.4 锈病(Melampsora Lini(Ehreb )Ler)锈病在亚麻生育期间均可危害,而在开花前表现出症状

5、较为明显。先侵染上部叶片,后扩展到下部叶片、茎、枝及蒴果和花梗等部位。首先出现在幼叶和嫩茎上,呈淡黄色或橙黄色小病斑,即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以后在叶、茎、蒴果上产生鲜黄色至橙黄色的小斑点为夏孢子堆。到成熟期则在患部表皮下产生许多密集的褐色至黑色有光泽的不规则斑点为冬孢子堆,茎上特别多,叶及萼片上较少,由于此病能使亚麻同化作用降低,影响种子产量,同时茎部病斑常使纤维折断,不易剥离,影响产量和品质。1.5 白粉病(Lereillula Taurika (Ler)Arnand)病害一般先发生在底层叶片,逐渐向上部感染,茎叶表面上形成白色绢丝状光泽的斑点,病斑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呈放射状排列。先在

6、叶的正面出现白色粉状薄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以后扩大及叶的背面和叶柄,最后播满全叶。此粉状物后变灰、淡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子囊壳) ,病叶提前变黄,卷曲枯死,影响纤维和种子的产质量。1.6 派斯莫病(斑枯病) (Mycosphaerella Linorum(Wr)Gbncia Raba)亚麻自幼苗出土到蒴果及种子成熟期间都能受害。子叶、幼叶产生黄绿色,后变暗褐色圆形病斑,迅速扩大到全叶,变褐干枯。上面布满大量黑点(分生孢子器) ,最后脱落,真叶中心病斑变透明,布满集中的黑点,病叶干枯脱落。茎上通常由下部开始,斑点呈褐色,因与绿色交错分布使茎变得五光十色,斑点中心开始透明,出现黑色分生孢

7、3子器,后病斑蔓延融合变灰褐色,覆盖大片分生孢子器,在老死茎上形成子囊壳。种子瘦小,粗糟,亚麻开花以后病症最明显。发生严重时,叶片大部脱落为其特征。在花蕾和蒴果上也出现病斑,接近成熟期时斑点边缘变成灰色及黑褐色,在斑点中央产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病株产量低、品质差。1.7 茎褐斑病(Polispora Lini Laff et Peth)在子叶边缘出现微小下陷的灰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形成连片的棕色或咖啡色大面积病斑,以后蔓延全子叶。真叶上的病状同子叶的一样,形成坏死病斑,最后连片使叶片枯死。茎生褐色病斑,病株在现蕾开花期由于根茎部形成褐色横缢或裂缝,常导致茎部折断,使麻田变得杂乱。蒴果上

8、的病斑呈深褐色,通常为纵向延长的豆荚形,并有兰色的微圆形边缘。褐色病斑可残留在纤维上原茎沤制和雨露沤麻时,果胶分解过程在病斑部位进行得很慢,那里的组织同木质部很难分开,结果提高了含屑率,降低纤维纺织性能,长纤维强度也大为降低。1.8 褐斑病(Ascochyta Linicola Naum et Vass)幼苗被害部位褐色透明凝胶状斑块上形成黑色突起的小点(分生孢子器) ,以后斑块干枯褪色,黑色分生孢子器更加明显。茎表皮破裂,韧皮纤维折断并开裂,严重时植株分枝、蒴果变成棕色凋萎死亡,种子被害丧失发芽力。1.9 细菌病(Bacteriosis)根尖死亡:幼苗根尖出现浅黄到红褐的不同颜色斑点,经严重

9、侵染后根尖最后坏死。子叶下轴出现不同颜色的纵向细线条状或伸长的伤痕状。而在子叶上则为带有褐色或红色边缘的溃疡。茎生长点死亡:经常出现在苗期。出苗后的病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此时,茎顶端颜色苍白并比茎其余部分略为加粗,以后逐渐变黄,干枯,而死亡部位下部茎显著加粗,变得很粗糟。主根和侧根停止伸长,同时加粗。根系因此而呈缩短加粗的幼枝状突起,紧密排列在疣状末端的主根周围(根系退化) 。现蕾期病状同幼苗期一样,表现为茎延长生长的停止,茎顶端卷缩,随着病势发展逐渐发黄并干枯,其下部虽然不失为绿色,但显得很粗糟。在开花和成熟期,病势发展导致落蕾和花序下垂。1.10 顶萎病(Alternaria

10、Tenuis Naes)幼芽变黑腐败而死,幼苗叶上生黑色小斑点或叶尖枯黄。茎的头部及附近叶片呈淡4白色,后变褐色,顶端枯萎下垂。幼茎靠地面处变褐变软,最后全株枯死。种子贮藏高湿时可发生变黑腐败死亡。1.11 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 )从种子发芽开始,整个生长过程都可侵染。幼苗出土后,茎基部可见棕色小点,病菌迅速传播,幼苗萎蔫而死。在植株成熟阶段,常侵染茎杆形成条状病斑,感病部位变成淡黄色溃烂。多雨年份麻茎上由分生孢子梗形成绒毛状霉层,破坏纤维。雨露沤麻时,干茎感病部位变白,上面出现与茎木质部牢固粘连而突起的黑色坚硬疣状物(菌核) ,它由紧密交织的菌丝构成。1.12

11、白腐病(Sclerotinia Libertiana Fuck)在多雨而且大面积倒伏时危害亚麻,倒伏亚麻的发霉茎覆盖和贯穿着白色毛毯状菌丝层,霉层上面和茎里面形成圆形坚硬的肿瘤(菌核) ,它很容易从茎上散落。被害茎变白,纤维被充分破坏。1.13 子叶花斑病(Fungus Sterilis Win)子叶、子叶下轴、幼茎、幼根上为红褐色至红色的条纹和花斑,严重时病斑扩大,子叶腐烂,上面覆盖苍白色疏松茸毛状菌丝体,最后幼苗死亡。2 亚麻病害检索表2.1 幼苗受害A. 子叶受害B. 病斑成斑点状C. 病斑近圆形D. 病斑下陷呈黄褐色并有轮纹,扩大使子叶枯死- 炭疽病D. 病斑呈褐色或红色边缘的溃疡-细

12、菌病D. 病斑呈黄绿色后变暗褐色,扩大到全叶,变褐干枯,上面布满大量黑点-派斯莫病C. 病斑不规则D. 病斑呈淡黄色或橙黄色- 锈病D. 病斑呈黑色- 顶萎病5D. 病斑微小下凹呈灰绿色,扩大形成连片的棕色或咖啡色-茎褐斑病B. 病斑成网纹状C. 子叶下轴出现不同颜色的纵向细线条状或伸长的伤痕状-细菌病C. 子叶、子叶下轴、幼茎、幼根上为红褐色至红色的条纹和花斑,严重时病斑扩大,子叶腐烂,上面覆盖苍白色疏松茸毛状菌丝体-子叶花斑病A. 幼茎及根受害B. 幼苗常折倒枯死C. 幼茎呈灰褐色或棕褐色,幼根细缩如缢,萎凋倒伏而死-枯萎病C. 幼茎基部呈黄褐色条状斑痕,病痕上下蔓延,形成明显的凹陷缢缩-

13、立枯病C. 幼茎的头部及附近叶片呈淡白色,后变褐色,顶端枯萎下垂,地面处变褐变软,最后全株枯死-顶萎病B. 幼苗有时枯萎,但很少折倒C. 病斑成斑点状D. 幼茎、幼叶呈淡黄色或橙黄色小病斑- 锈病D. 根尖出现浅黄到红褐的不同颜色斑点-细菌病C. 幼茎呈褐色透明凝胶状斑块上形成黑色突起的小点,以后斑块干枯褪色-褐斑病C. 幼茎顶端颜色苍白并比茎其余部分略为加粗,以后逐渐变黄,干枯,而死亡部位下部茎显著加粗,变得很粗糟-细菌病C. 主根和侧根停止伸长,同时加粗,根系呈缩短加粗的幼枝状突起,紧密排列在疣状末端的主根周围-细菌病2.2 叶部受害A. 病叶发生有色斑点B. 病斑近圆形C. 病斑上面散生黑色小粒6D. 病斑呈黄绿色后变暗褐色,以后叶中心病斑变透明,干枯脱落 -派斯莫病D. 叶表面上形成白色绢丝状光泽的斑点,病斑扩大,呈放射状排列,白色粉状物后变灰、淡褐色,病叶提前变黄,卷曲枯死-白粉病C. 病斑呈暗褐色,中央部有红褐色粘状孢子堆,病害严重时叶片枯死- 炭疽病B. 病斑不规则C. 叶部出现微小下陷的灰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形成棕色或咖啡色大面积病斑,最后连片使叶片枯死-茎褐斑病C. 病斑呈鲜黄色至橙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