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奶牛乳腺炎诊疗标准奶牛乳腺炎是最常发生的疾病,为了及时发现和挑出乳腺炎病牛、确定病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特制定以下标准,望遵照执行一、乳腺炎 CMT 的检测1、CMT 方法原理是用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 ——烷基或烃基硫酸盐,破坏乳汁中的体细胞,释放其中的蛋白质,蛋白质与试剂结合产生沉淀或凝胶细胞中聚合的 DNA是 CMT 产生阳性反应的主要成分乳中体细胞数越多,产生的凝胶就越多,凝集越紧密我国北京、上海、杭州、兰州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国产的烷基或烃基硫酸盐研制出了BMT、 SMT、 HMT、LMT 等以各地命名的诊断隐性乳腺炎的试剂,以替代美国 CMT 试剂,已广泛应用2、CMT 测试方法(1)奶牛乳头的预处理:干毛巾或纸巾擦净乳头上的污物,对每个乳头挤出三把奶,药浴杯或药浴喷抢对乳头进行消毒,30 秒钟后,干毛巾或纸巾擦干,戴手套2)测试盘编号及采奶样测试盘手柄朝牛头方向,四个测试盘中的四个园盘从手柄向后依次为 LF RF LH RHLF 对应左前乳头,RF 对应右前乳头,LH 对应左后乳头,RH 对应右后乳头挤出每个乳头内奶大约 2ml,流入乳头对应的园盘内3)向每个园盘内添加与牛奶等体积的 CMT 试剂,立即旋转园周摇动测试板,使试剂与牛奶混匀,经 10 秒钟观察反应记录结果,分为五级。
阴性,无凝胶物质形成阳性:轻度,仅有轻微的絮状物阳性:重度,1 级,有轻微的凝胶状物2 级,有明显的凝胶状物3 级,凝胶成团状,从盘中倾倒不出去3、CMT 检测的奶牛种类(1)干奶期 CMT 检测在干奶时测 CMT 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并记录测定结果,在产犊后再用 CMT 检测,对比干奶期和产犊后 CMT 测定结果,以区别乳腺炎是新发或是复发,对干奶期 CMT 测试阳性的牛要在干奶期治疗,下表为干奶期和产犊后 CMT 测试对比干奶日期 牛号 干奶时 CMT 产犊后 CMT 初产牛 日期10-20 20 LH— LF— RH— RF— LH— LF— RH— RF3 治疗 12-2810-20 40 3 1 — — 3 — — — 慢性乳腺炎 治疗无效 12-2010-20 50 — — — — — — 2 — 治疗 12-201-10 80 — 3 — 3 — 1 — 慢性乳腺炎无治愈希望 3-15(2)产犊后奶牛的 CMT 检测在产犊后第三天检测 CMT,若检测阳性,表明产后发生乳腺炎,经治疗转为阴性后,才出院所有头胎牛在产后都要做 CMT 检测,CMT 阳性牛视为新感染的乳腺炎,应做细菌培养鉴定,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转为阴性后,才出院。
2(3)挤奶厅泌乳牛的 CMT 检测对挤奶厅中所有泌乳牛每月二次进行 CMT 普检,以挑出阳性牛,并对阳性牛奶进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以确定是环境病原菌还是牛体乳腺内携带的病原菌引起,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4)新购入牛的 CMT 测试对新购入场的所有泌乳牛都要做 CMT 检测,凡检测阳性牛,都要做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以确定是否采取隔离与治疗的方法二、乳腺炎乳汁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1、奶的采样一头奶牛若有 2-3 乳区的 CMT 检测阳性,对这头奶牛的奶汁应做细菌培养,确定病原是环境病原菌还是传染性病原菌?(1)奶的采样方法:乳头用干毛巾或纸巾擦净,对受感染的乳区进行挤奶,但不要将奶挤干,对乳头药浴,等待 30 秒,用纸巾擦干戴上无菌手套,用酒精消毒乳头根部及乳头开口部,经 2 分钟酒精干后,用对奶牛编号、乳区和日期标注的采样带盖试管采样采样前拧开管盖,用左手小手指和掌部固定盖子,确保盖子内面朝下防止污染,试管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扶持,并与奶头呈 450 角,右手抓持乳头挤奶 3-5 次,使奶沿试管内壁流入试管内,将试管盖拧紧,送实验室内做血液琼脂,麦康凯琼脂和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病原。
若不能马上进行培养,则需将奶样试管进行冷藏保存2)需做奶样细菌培养的牛群种类①所有产犊 3 天后 CMT 检测阳性的初产奶牛,采奶样送实验进行细菌培养②所有泌乳期有临床型乳腺炎的奶牛③所有刚购入牧场的泌乳牛(3)奶桶采样进行微生物计数和鉴定:利用奶桶奶汁进行微生物计数和鉴定,有助于在特定的牛场内识别病原菌,确定这些病原菌是否为该牛群的问题所在例如,当对奶桶每天的微生物计数进行统计时,一个卫生条件很好的并按严格的挤奶程序进行挤奶的挤奶厅,在奶牛群没有暴发乳腺炎的情况下,奶的微生物含量一般为 5000 个/ml 左右,若在10 天的统计中,突然一天奶的微生物超过 50000 个/ml 以上,这说明用于冲洗奶罐的输送管道的水的温度未达到 40℃以上,致使输送管严惩污染所致,或奶罐的致冷系统致冷不好导致奶的贮存期间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若奶罐的致冷系统正常,冲洗管道水温也达到了规定标准的情况下,若奶的微生物含量每天都在 50000 个/ml 以上,说明牛群爆发了某种病原菌引起的乳腺炎,应当对奶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当奶桶的奶微生物鉴定时发现了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霉形体时,这些病原菌可能就是该场牛群乳腺炎爆发的病原菌。
①奶罐的采样:奶罐的采样分为散装奶罐和大型奶罐二种,散装小型奶罐取样前,需做好以下准备A 搅拌罐内奶至少 10 分钟,以便使奶充分混合B 戴上无菌手套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从奶罐中心抽取 5-10ml 奶,保持注射器接头处不受污染,并将注射器放入一个自封袋或原始密封器内并放入冷藏箱内送检,如果注射器尖端被污染或者注射器未放入冷藏箱内冷藏,应用第二个注射器重新采奶样大型奶罐的采样:大型牧场的贮奶罐,其上装有自动取奶样的装置,用无菌试管从自动取样接头中收集奶样即可每个取样的试管或注射器上都应标明日期,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和细菌鉴定3②奶罐奶中微生物鉴定:乳房炎病原菌通常分为接触传染性和环境性两种,前者为母牛乳房的专性寄生菌,乳房为他们提供了贮存条件,挤奶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挤奶杯、不洁的毛巾、挤奶工人的手导致牛与牛之间的传播后者为乳房的机会侵入菌,这些病原菌存在于环境,如牛卧床,粪道,这些细菌随时可能侵入乳腺通过奶罐的微生物学鉴定,可以了解哪些病原菌是牛群环境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发生于挤奶过程或挤奶后,还是其他方面,可以发现乳房炎防制措施中的薄弱环节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病毒、霉形体等。
通常主要的病原菌分为二大类型:由环境传染给牛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以上这些细菌可以通过不清洁的卧床,苍蝇、污水等引起乳腺的感染,这种感染 50%的发生在干奶期由环境病原体引起的临床型乳腺炎是最常见的牛与牛传播的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霉形体,这些病原体存在于发病牛的乳腺内,通常是有临床(或慢性感染)症状的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是病牛与健康牛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进行传播,可以 1 头牛传播至 8-10 头牛发生乳腺炎,是奶牛场中危害很大的一种乳腺炎三、乳腺炎的分类(一)非临床型乳腺炎:牛的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汁的体细胞数、PH 发生了变化,通过体细胞计数体细胞超过 50 万/ml,通过 CMT 测定呈阳性反应,这类乳腺炎称为隐性乳腺炎,通常这类乳腺炎在奶牛场的发生率达 30%,奶的产量下降,奶的质量降低,是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类乳腺炎二)临床型乳腺炎临床型乳腺炎的发病率 4-6%,管理好的小型牧场发病率低,大型或超大型牧场发病率高,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类1、轻度乳腺炎:乳腺组织变化轻,触诊乳房无异常,乳汁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奶变稀,体细胞数超过 50 万/ml,CMT 测试强阳性或重度 2 级。
2、重度临床型乳腺炎:乳腺组织有较严重的病理变化,患病乳区肿胀、红、热,有硬块,疼痛敏感奶量减少,奶汁变白或呈水样,内有凝块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不高,食欲正常3、急性全身性乳腺炎:发病突然,在两次挤奶间隔突然发生,病情严重,发展迅猛患病乳区肿胀严重,皮肤发红紧张,乳房热、痛,质硬十分明显,挤不出奶或仅挤出部分水样奶汁,全身症状明显,体温升高 40.5-41.5℃,心率快,呼吸增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若治疗不当,常因败血症、毒血症而死亡,若及早治疗可以治愈重症临床型乳腺炎和急性全身性乳腺炎因没能及时治愈而演变成慢性增生性乳腺炎,其特征是 1 个乳腺或 2 个以上的乳腺纤维性增生,有的整个乳腺失去弹性,而呈坚实硬度,热痛不十分明显,发病的乳区挤不出奶或挤出少量脓性黄白色带脓性的奶,有的病例挤不出奶,致使乳腺中积存的奶腐败化脓,导致以下几种结局:(1)乳腺大脓肿:有的在一个乳区内形成一个大的脓腔,脓腔与乳腺乳池不通,触诊乳区呈弹性抵抗,脓腔内脓汁越多,其弹性抵抗越大,若不切开排脓,可导致脓腔破溃,形成化脓性瘘管2)乳腺局限性小的脓肿:用手触诊乳腺,乳腺内有一鸡蛋大到拳头大小的硬块,其硬块中心为一个脓腔,腔内积存粘稠的脓汁,其腔外有一很厚的纤维性包膜。
用手触诊时仅感到是硬块,而很少感知其内部为脓腔,这种病例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结果,在某些大型牧场中慢性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很高,若不经手术完整摘除或切开排脓,病变用药物治疗是无法消除4(3)乳腺化脓性瘘管:乳腺内感染随病的发展化脓越来越严重,导致脓肿形成,而脓肿又与乳池不通,不能从乳头中排出脓汁,脓腔内压力增大,最后在乳腺的皮肤上破溃排出脓汁,形成化脓性瘘管,长期排脓而不愈合坏疽性乳腺炎,属于全身急性全身性乳腺炎:这类乳腺炎多在围产后期发生,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感染引起,乳腺突然发生弥漫性肿胀,初期热痛十分明显,经 24 小时左右,乳腺皮肤由暗红变为黑紫色,病变处皮肤温度降低,触诊乳区内有捻发音,挤出的奶呈暗红色并带有气泡,经 48 小时以上,患病乳区皮肤及乳腺大面积坏死,甚至乳腺脱落病牛全身症状十分明显,体温升高到 40℃以上,心律 90 次/min 以上,食愈废绝,若治疗不当很快形成败血症,毒素吸收而死亡四、乳腺炎的治疗1、乳腺炎治疗的基本原则(1)干奶牛治疗是预防产后临床型乳腺炎最基本的前提;(2)严格挤奶操作规程,定期挤奶器维修,是降低乳腺炎发病率的主要环节;(3)及时发现,挑出新发的临床型乳腺炎牛确定病原,选择敏感药物治疗;(4)淘汰没有治愈希望的慢性感染状态的牛,消除感染源。
2、临床型乳腺炎疗效的判定标准(1)临床症状消退;(2)乳汁的体细胞计数在 50 万/ml 以下;CMT 检测转为阴性;(3)乳汁病原菌转为阴性后两条也是判定隐性乳腺防治效果的标准3、乳腺炎治疗方法(1)抗生素是治疗乳腺炎的首要药物,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先锋霉素Ⅴ—Ⅷ号、头孢噻呋、氨苄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泰乐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土霉素、安倍宁、速诺、泌乳通、速解灵、拜有利其次磺胺类药物也是治疗乳腺炎的常用药物对链球菌感染的乳腺炎牛,可用青霉素、阿莫西森、先锋霉素、头胞噻呋、红霉素、氨苄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炎牛,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埋钠、速诺,但大多数病例疗效不甚理想而转入慢性乳腺炎而被淘汰对霉形体(支原体)引起的乳腺炎牛,可选用泰乐菌素,经治疗大多转为慢性而被淘汰对大肠杆菌引起的乳腺炎牛,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拜有利,安倍宁等2)干奶期干奶牛治疗:我国奶牛场临床型乳腺炎,有 40%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引起,这些临床型乳腺炎一半以上是在干奶期感染引起的,在干奶期奶牛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细菌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一旦进入围产前期,奶牛就表现出临床型乳腺炎,因此,在干奶期对奶牛进行治疗,是降低产后临床型乳腺炎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常用药物:安倍宁,每个乳腺经乳头管注入 1 支,药物保持抗菌期 46 天之久,是一种很好的长效抗菌药在干奶后的头 10 天和临产前的 10 天内,每天对乳头进行药浴 2 次,可减少因乳头管括约肌开放而引起环境病原菌的感染3)临床型乳腺炎的治疗对新发的临床型乳腺炎,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