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6鱼我所欲也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4188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6鱼我所欲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6鱼我所欲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6鱼我所欲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导学案:26鱼我所欲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苟() 一箪食() 一豆羹()弗() 蹴() 欤()2找出通假字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通_意思:_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不可得兼:_(2)有甚于:_ _来源:学科网 来源 :学*科*网 Z*X*X*K(3)_:苟且得到,这里意为“苟且偷生” 。(4 )所恶有甚于死者: _(5)避患:_(6) 由是:_(7)是故:_ _ _(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9)蹴尔:_ _(10)不屑:_ _ _(11)万钟:_ _(12)向为身死而不受:_(13)穷乏者:_ _(14)不可以已乎:_(15)失其本心:_2一词多义辨析来源: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 古今异义区

2、分(1)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不用也古义:_今义:_(2)一豆羹古义:_今义: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古义:_今义:_三、作家作品孟子(约前 372前 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世称“亚圣”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答案:一、 字音字形1f 德感激二、重要词语1 (1)同时占有、得到。 (2)比更重要。 (3)苟得(4)厌恶,与“欲”相反。(5)祸患,灾难。 (6)由于这个原因。 (7)因为这个缘故。 (8)只,仅仅。 (9)踩踏食物的样子。 (10)不顾惜,轻视。 (11)这里形容高官厚禄

3、。 (12)先前,以往。 (13)贫穷的人。 (14)停止,放弃。 (15)天性,天良。2 (1)介词 ,为了动词,做 副词,宁愿(2)这种这种做法(3)表修饰,不译 表转折,却(4)比对于3 (1)可用来能愿动词(2)古代的一种食器一种粮食作物(3)古代容量单位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1课文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点拨: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段), 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来源: 学#科#网2文中两次提到“心” ,在第一段中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 心。 ”句中“是心 ”“本心”各指什么?而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点拨:“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 “是心” 就是“这样的心” ,其 义与“本心”相同。作者认为人应该 有四种“本心” ,即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3核心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