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34186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鉴赏 评论 最苦与最乐教案 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平,查找生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相关课程标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评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 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目标: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2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3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培养正确的人生苦乐观。教学难点:体察人生的苦乐,培养自己思维的严密性。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课件教学课时:1评价任务:

2、论,相互交流评价。立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学们,你认为人生中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由于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以答案也不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看他是如何认为的。今天我们 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 。 (板书课题、作者)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题目有什么特点?(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之间意思相反。)文章题目揭示了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 。: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作者梁启超先生?(学生简介作者)出示明确:梁启超,字卓如,号 ,一字任甫,别号 ,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其最有名的事迹之一就是“戊戌变法” , 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著有饮冰室合

3、集 。 (任公 饮冰室主人)二自主学习(一)自读提示一(出示):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惠(契( 卸( 如释(重负 监督( 揽( 赔礼(悲天悯(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二)自读提示二(出示):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思考:文 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你能

4、找出体现人生最苦、最乐和责任关系的语句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4、5 段中作者认为人生当如何?而不能如何?(第 1、2 段 第 3 段)明确:“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快乐的事。 ”负责任及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乃人生最大快乐。结构:第一部分(1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三交流探究围绕三个部分,将学生分三大组,分别探讨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每组时间均为 10 分钟。(一)探究提示一(出示):第一大组

5、自读第 1、2 段,围绕“作者是如何论述最苦的”提出问题,勾画论据,相互交流论证方法,或者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勾画、标记出来,写在文白处,提出来组内交流解决。10 分钟后,每大组推选 2同学交流所得。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展示探究所得可能有:1. 第一段“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作者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 (事实论据)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确:用原文回答:“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即应尽的责任未尽。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点拨:文中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

6、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明确: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任”的表现有哪些?它的范围有多大?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点拨:表现:承诺 未办、欠钱没还、受恩未报、得罪人没有赔礼(事实论据)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

7、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三个凡属:概括所有的责任。 (事实论据)拨: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一直要过着痛苦的日子,也即“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7.“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是什么?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 ,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明确:1、2 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 1 段提出观点,第 2 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二)探究提示二(出示):第二大组自读第 3 段,围绕“作者是如何论述最乐的”提出问题,勾画论据,探讨交流论证方法,或者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勾画、标记出来,写在文白处,提出来

8、组内交流解决。10 分钟后,每大组推选 2同学交流所得。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展示探究所得可能有:点拨:从第一句这个设问句“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就可以看出,人生最大是快乐就是完成了责任。这也就推出了本文的第二个论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论据进行论述的?他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师点拨:引用古语、俗语、名人语录来讲道理,就叫作道理论证;用到的这些词语、句子就叫作道理论据。明确:古语 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道理论据)非常形象地论述了尽了责任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结这一段的内容。明确: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

9、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三)探究提示三(出示):第三大组自读第 4、5 段,围绕“作者是如何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提出问题,勾画论据,相互交流,或者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勾画、标记出来,写在文白处,提出来组内交流解决。10 分钟后,每大组推选 2同学交流所得。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展示探究所得可能有:些话想要说明什么?点拨: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

10、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4 文章的题目叫最苦与最乐 ,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启思: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往往是作者论述自己重要观点的部分,那么我们带着如下的问题来看文章的第 4:5、作

11、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四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分个小组品读课文,每小组各完成下面的一项任务。品读提示一(出示):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对本文的语言有哪些帮助?点拨:设问、反问、排比等。设问,如“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运用设问环 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强调了“未了的责任”所造成的痛苦远大于前面所述的,引起读者的注意。设问句的运用

12、,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反问,如“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排比,如“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运用排比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行文的流畅不仅表现在句与句之间,而且也表现在段与段之间,表现在整篇。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用了“翻过来看”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用了“然则”进行过渡使各部分之间衔接非常紧密。品读提示二(出示):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点拨:论证方法引证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道理论证:引用了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 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

13、、仁人志士等例子。 对比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 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品读提示三(出示):本文的语言凝重轻灵,平易亲切,如拉家常,请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读出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展示:“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 ”(理由: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答应人办一件 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

14、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理由: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快乐还要加几倍哩。(理由:语言简洁流畅,概括性强。用“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形容尽责任后的轻松愉快喜悦的心情,一个“哩”字,可见其语言之轻灵之气。 )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理由:句式对称、整齐,表达十分流畅,容量很大。 )五反思总结:反思: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对家庭、社会、国家应负有怎样的责任?假设你也身处于作者生活时代那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你会认为什么事情最苦,什么事情最乐?(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总结:对本文的论证过程,你做何评价?(论证严密,论证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先论证分论点一(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再论证分论点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最后结合两个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人人必须尽责任或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六检测点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