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1058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杭大运河的地形特征及各段水流流向京杭运河地处我国黄、淮、海冲积平原东部边缘地带及长江三角洲的里下河地区、太湖流域两大碟形洼地之内。沿运地势具有三起三伏的特点,起伏之差一般在 2040m 之间。北京至天津段,距离虽短,却高差悬殊,本段系京杭运河的第一降落段。通惠河河底平均高度约 30m,(该高度指高出废黄零点高度),通县河底高约 20m,天津市海河河底高度则为-3m,北京至天津段河床高差可达 33 余米。天津往南地面逐渐隆起,到黄河现道止,为第一隆起段。临清河底高 25m,从天津到临清,河床高度相差 28m。大运河穿过黄河现道之处,是京杭运河最高地点,可视为京杭运河在黄淮之间的分水岭,穿黄处河

2、底高 38m。从天津市至穿黄处,京杭运河河床高度相差 41m。运河过黄河到南旺以南,地面高度又逐渐降落,直到长江为止,为京杭运河第二降落段。济宁河底高 31m,淮阴河底高 4m,在穿过长江处,河底高度为-15m。长江以南,运河河床又逐渐隆起,到丹阳北部为最高点,这是第二隆起段,是江南运河的分水岭。丹北分水岭海拔高程 3040m,相对高程仅 20m 左右,河底高程约 8m 左右,至无锡崇德河底高程下降为-7m,这是第三降落段。 从崇德到杭州,河床又略见隆起,但河底高程均在-1 -5m之间,这是第三隆起段。由于京杭运河各段地面高度不同,因此各段航道水流的方向也不相同。综上所述,可概括如表所示。当大运河全线通航时,从北京到通洲、临清到淮阴、镇江到常州三段,利用河闸通航,维持比较困难,其余各段则属普通河流性质。北京 京津段通州 天津海河 津黄段临清卫河 东阿黄河 黄淮段南旺 淮阴淮河 淮江段瓜州长江镇江/ 丹阳 镇杭段苏州 崇德 杭州钱塘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