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摘除马蜂巢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341046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摘除马蜂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摘除马蜂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摘除马蜂巢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摘除马蜂巢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摘除马蜂巢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摘除马蜂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摘除马蜂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摘除马蜂巢一、马蜂的基本习性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是昆虫纲膜翅目中的一个亚群,分布地域广,尤其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数量较多。胡蜂科(Vespidae):本科的蜂,中至大型,体表多数光滑,具各色花斑。上颚很发达。翅狭长,静止时纵褶在一起。腹部一般收缩呈腹柄状。目前发现的马蜂有 5 科 9 属 23 种,最常见的是墨胸胡蜂。胡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常常营造一个纸质的吊钟形或层状蜂巢,并集体生活在上面。胡蜂的成虫主要捕食鳞翅目小虫,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每年的 3 月上旬,墨胸胡蜂的活动开始频繁,3 月下旬开始筑巢,繁衍后代,5 月、6 月、7 月、8 月、9

2、月、10 月各有一次筑巢期。巢似球形,巢壳似鱼鳞片状,褐色。筑巢之初只有少数几只马蜂,但三四个月后,蜂巢就会被“撑”得像篮球般大,最大的直径达 1 米左右。马蜂是一种对空气质量十分敏感的昆虫,喜欢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安家,有的选择在树上生活,有的选择在墙上生活。马蜂具有很强的地域观念,自卫的能力和警惕性都非常高,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进行攻击,但如果侵入了它们的生存区域,担任警戒任务的马蜂会立即对敌人进行袭击。二、马蜂的危害性和毒性蜂巢白天蜂少,晚上蜂多,蜂警觉性高,攻击能力强,一旦受到喧哗、震动或惊吓,马蜂便蜂拥而出,追风攻击目标,对人、畜有极大的威胁。马蜂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

3、明质酸酶等,毒液呈碱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三、马蜂螫人后的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四、蜂巢的处置方法 1、加强装备维护,做好摘前安检。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整好用将直接关系战时人员的生命安危,也

4、直接影响救援行动的成败。因此,针对目前此类救援任务较多,平时要特别加强对个人防护装备的保养。救援前所有救援人员必须携带好保险绳、防蜂服、消防头盔、防蜂面罩、厚型手套、塑料袋、杀虫剂等器材工具;有条件的中队最好配备一名卫生员,携带一些急救药品,以防有人员受伤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处置前要检查装备的完好状况,对全身进行封闭防护,扎紧领口、袖口、裤口,防止蜂螫。绝对不能图一时方便、一时舒服而随意取下个人防护用品,救援人员要加强安全绳索的检查工作,准备好摘除蜂窝的装备如套蜂袋、点火棒、杀虫剂等。 2、制订救援方案,强化侦查警戒。救援人员要加强对马蜂习性和特点的了解,制定周密的摘除方案,选用正确的处

5、置和自我保护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在救援过程中伤亡事件的发生。到场后进行实地侦察。主要查明蜂窝的位置、所依存的物体、距地面的高度、窝径的大小、蜂群出入情况、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查明蜂窝处附近的地形地貌、建(构)筑物、道路交通等情况;了解蜂窝周围的人畜活动情况,判断可能出现的变化。要根据侦查情况划出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疏散围观群众,嘱咐警戒区内的居民关好门窗。 3、确定摘除方法,实施精细作业。作战人员要根据侦查情况,确定出摘除蜂巢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四种: (1)袋装法。适用于阳台下、屋檐下、遮雨蓬下、开有天窗的屋内、墙角等处的单个蜂窝。摘取前先侦察,确定摘取路径,准备好比蜂窝大的布袋或塑料袋。摘取人

6、要系牢保险绳、着防蜂服或隔热服等全封闭服装,用口袋由下至上套装蜂窝。之后,用尖刀切断蜂窝与物体粘合部,扎紧袋口,并用灭害灵等药剂杀死外面的散蜂,最后将蜂窝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处理。(2)药剂喷杀法。适用于蜂窝较小,内藏马蜂少并且在手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摘取时直接用雷达、必扑等杀虫药剂从蜂窝的上风喷洒杀死周围的散蜂,然后在对准蜂窝的出入口向内喷射药剂,杀死全部的蜂,随后铲除蜂窝。 (3)火攻法。适用于不便于摘取但能使用明火的场所。一是靠近建筑物,但无法摘取的单个或多个蜂窝,用火攻不会引起火灾的场所;二是多个蜂窝分布在比较密集的小树林,不会引起山林火灾;三是适用于桥洞下、钢架上的单个蜂窝。摘取时应先侦

7、察选定火攻的途径,用竹竿或木棒将棉纱扎成火炬形,浸少量汽油。救援人员持点燃的火把,对准蜂窝出入口直至烧完为止。最后还应注意摘除蜂巢的最佳时机。火攻法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方法,使用时应加倍小心,严防酿成火灾。 (4)水攻法。适用于既不能用袋装又不能用火烧的场所。一是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单个或多个蜂窝;二是用于生长在一棵树尖上的单个蜂窝。摘取时要选好水枪阵地,铺好水带干线,调整好射水角度。待消防车出水压力稳定后,救援人员持水枪对准蜂窝射击,直至击落为止。实施作业时,要有一名干部在场实施指挥。在外围警戒的战斗员,不得进入警戒区内。 4、认真清理现场,合法移交场所。作战人员应认真清理蜂窝残留物和察看散蜂被

8、消灭情况,仔细检查现场操作的官兵身上有无附着的散蜂,并就地将取下的蜂窝用汽油烧毁或挖坑深埋。清点现场使用过的器材和装备。集合参战官兵,清点人数,察看有无人员受伤。涉及到他人居住及办公地点,可能造成财物丢失的场所,战斗结束后,作战指挥员应积极协调居委会、派出所等事业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防止发生警民纠纷。五、注意事项 1、被马蜂攻击时,切忌慌乱跑动、拍打。应原地趴下或跳入水中,并尽量用衣服、织物等保护好自己的头颈等暴露部位。 2、合理选择摘除时机。由于马蜂视力较好,尽量不要在白天摘除马蜂窝,而应在黄昏或夜晚进行。 3、随身携带食用醋及解毒药,一旦被马蜂螫伤迅速涂抹,如出现过敏等急性反应或遭遇

9、蜂群攻击时应立即就医。六、蜂螫后处理方法 1、当毒针刺到皮肤里时,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 2、对伤口部位,可涂抹一些碱水,起到止痛的作用;或用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或用食醋或 1%醋酸擦洗伤处;或用母乳、风油精、清凉油等去除蜂毒,但切记不可用红药水或碘酒搽抹,加重肿胀。 3、当特别疼痛时,可用冰块敷在螫咬处,减轻疼痛和肿胀;或在伤口近心端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 30 毫克;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4、全身症状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重者皮下注射或肌注 1:1000 肾上腺素0.5-1 毫升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100-200 毫克或

10、地塞米松 5-10 毫克。如因过敏性休克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则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对于症状较重者应送医院治疗。马蜂的习性马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Vespidae),通常被叫做黄蜂或者马蜂,为捕食性昆虫,含有神经性或血液性毒素。常见的马蜂有两种:一种红黄或红褐色,俗称长脚马蜂,体长约 20 毫米,飞行时两条长腿拖在后面;另一种为黄色,体长,有许多黑斑或黑色条,俗称“小马蜂” 。人被马蜂蜇后,轻则红肿发烧,重则休克致命。民间有“十只马蜂蜇死一头牛” 之说,可见马蜂毒性之强。俗语所谓“捅了马蜂窝” ,指的就是这种可怕的蜂。马蜂体型大小不一,但多比蜜蜂要大,体表多数光滑,呈各色花斑

11、。上颚发达,好鸣叫,喜蜇人。马蜂有简单的社会组织,有蜂后、雄蜂和工蜂,过集体生活。蜂巢通常为吊钟形或层状形,一般筑巢于树梢或悬崖,居高临下,成熟的马蜂窝一般的直径在 40-50 厘米左右,重量约三到四公斤,马蜂少则数百只,多则数千只。马蜂的夜间视力极差,也不爱动,除了哨兵之外都躲在窝里。蜇人的是工蜂,为马蜂群里最基层的成员。1、营巢:马蜂一般选择在冬暖夏凉、温湿度适宜的场所营巢,如隐蔽的草丛、树洞或屋檐下,蜂巢呈球形。通常在 7月上旬至 8 月上旬迁移到荫凉的树洞或土洞中进行第二次营巢,这次营巢使蜂巢迅速扩大,而且蜂数也急剧增加。2、出勤:马蜂多出现在晴天的早晚,阴天、多云或雨后则整天在蜂场活

12、动。夏、秋两季每天出勤通常都有两个明显的高蜂,夏季在 5 时 30 分和 16 时 30 分前后,而秋季则推迟 1 小时左右。马蜂在 18以下、35以上时则活动减少,2330是马蜂生存的最适宜温度。3、捕食:马蜂常盘旋于蜂场上空俯冲追逐猎捕蜜蜂、飞蛾等小型昆虫,捕杀后咬下胸躯做成肉团哺育幼虫。几只马蜂就可以将蜜蜂群巢门封闭,使出勤蜂销声匿迹。严重时马蜂还可以结伙将巢门咬开,直接闯入蜂群内捕杀蜜蜂。马蜂迷恋“城市生活 ”,居民住宅楼成 “案件”高发地随着筑巢条件的不断变化,马蜂筑巢的地点也是越来越多,城市草坪的大面积铺设,使马蜂筑巢的习惯从大树转向了居民住宅。马蜂吃昆虫尸体,也很喜欢甜食,因此在

13、不少菜市场周边都可以发现有马蜂窝。至于马蜂为什么喜欢在城市居民住宅区安家,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甜食类生活垃圾多;第二、住宅的阳台、屋檐遮风挡雨,适宜马蜂居住和繁殖。一些学校(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 、医院、工厂企业、宾馆、政府机关等人群活动场所,都出现了马蜂的踪迹。消防员除马蜂的几种方法 :套袋法、水攻法、火攻法、悬垂摘除法消防官兵们在多年来与马蜂的战斗中总结出了一套防控马蜂的方法。一般建巢初期蜂巢较小、蜂群数量较少时是灭蜂的最佳时期;晚上,蜂群栖息在巢内,不太活动,此时灭蜂效果较好;而冬天和早春的蜂巢一般为空巢,无危险性,处理意义不大。消防员消灭马蜂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套袋

14、法,在手可以接触到的地方,直接用套蜂袋套住蜂窝,一网打尽。二是水攻法,在离地面很高的树上,人无法触到的地方,用消防高压水枪直接将蜂窝打掉。三是火攻法,用于对付春季、冬季的马蜂最好,用火把直捣蜂窝,将蜂窝烧为灰烬。四是悬垂摘除法,此法用于雨蓬下的蜂窝摘除。在离蜂窝较近处钻 1 个34 厘米的小孔,安全绳穿过小孔将战斗员悬吊到蜂窝近处将其除掉。城市居民防马蜂攻击的方法马蜂有很强的地域观念,自卫的能力和警惕性非常高,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只要侵入了它们的生存区域,担任警戒任务的马蜂,会立即对敌人进行袭击,而且一旦被一只马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马蜂蜇人时,蜇针与报警信息素同时留在人

15、的皮肤里。人被蜇后最初的反应是拍打马蜂,信息素的气味便借助打蜂时的挥舞动作扩散到空气中,其它马蜂闻到这种气味后,即刻处于激怒的骚动状态,并能迅速而有效地组织攻击。市民发现马蜂时,也不用太过慌张,实践表明,“必扑、雷达、枪手”等杀虫剂对墨胸马蜂的击倒作用均较快,墨胸马蜂接触药剂 30 秒至 1 分钟内,均 100%被击倒,因此适合快速驱杀马蜂,保护自身,避免受到蜂群攻击。对于附近或家里筑有马蜂窝的家庭,应准备一瓶灭害灵之类的杀虫剂,平时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不敢轻易攻击。 在不小心惹了马蜂招至攻击时,千万不要试图反击,最好跳入水中或原地趴

16、下,这时候一定要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马蜂所含的毒性主要为酸性,所以被马蜂蜇伤会感到火辣辣地痛,这个时候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马上涂抹一些苏打水、肥皂、5的氨水甚至尿液,使酸碱中和,减弱毒性,同时还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有洋葱,洗净后切片在伤口上涂抹,效果也不错。因为马蜂含有神经性毒素,对人的肾和肝影响很大,被蜇得比较严重时,伤者出现昏迷、心跳加快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消防官兵们提示:清理马蜂窝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情,市民发现马蜂窝后,一定要及时向消防部门求助,千万不要擅自行动,尤其是不要在没有防护的情况去捅马蜂窝。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是昆虫纲膜翅目中的一个亚群,分布地域广,尤其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区数量较多。目前发现的马蜂有 5 科 9 属 23 种,最常见的是墨胸胡蜂。每年 3 月上旬,墨胸胡蜂的活动开始频繁起来,3 月下旬开始筑巢,繁衍后代,5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各有一次筑巢期。巢似球形,巢壳似鱼鳞片状,褐色。筑巢之初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