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LH3t-13[1]7m施工工艺、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4页
文档ID:33405520
[建筑]LH3t-13[1]7m施工工艺、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_第1页
1/4

LH 型 3t-13.7m起重机及立柱承轨梁结构技术规范施工工艺验收标准设备厂 技术规范、施工工艺、验收标准 1. 综述1.1 说明书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施工工艺、验收标准适用于“LH 型 3t-13.7m”起重机工程项目1.2 起重机设计制造标准JB/T3695-94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0183-88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2. 起重机技术规范2.1环境条件2.1.1 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频率 50Hz、电压 380V2.1.2 起重机安装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 2000m2.1.3 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5~+40 oC2.1.4 起重机一般应在室内工作2.2使用性能2.2.1 起重机工作级别一般为 A3-A5,由电动葫芦固定在电动小车上,其吊钩装置起升重物2.2.2 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应达到额定起重量2.2.3 起重机的静态刚性:由额定起重量和小车自重在主梁中间吊点引起的垂直静挠度,应不大于 S/800。

2.3安全要求2.3.1 电动葫芦及大小车应保证制动可靠2.3.2 起重机应安装橡胶缓冲器2.3.3 大小车轨道端部应安装止挡、行程限位开关 技术规范、施工工艺、验收标准 2.3.4 起重机安装电气设备应考虑维修方便和安全2.3.5 按钮控制,36V 安全电压2.3.6 露天使用的起重机应有防雨、防风装置2.4 装配要求2.4.1 起重机各机构应转动灵活2.4.2 起重机跨度 S 的极限偏差 ΔS:当 S10m 时,ΔS=±[2+0.1(S-10)]mm2.4.3 小车轨距 K 的极限偏差:不大于±3mm对角线差:不大于 3mm2.5大车轨道2.5.1 大车轨道跨度 S 的极限偏差 ΔS:当 S10m 时,ΔS=±[3+0.25(S-10)]mm,但最大不超过±15mm 2.5.2 轨道顶面相对于理论高度的极限偏差为±10mm两根轨道的高度差最大10mm,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每 2m 测量长度内不的大于2mm2.5.3 在轨道的总长度内,侧向极限偏差为±10mm沿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弯曲,每 2m 测量长度内不的大于 1mm。

3. 施工工艺3.1承轨梁、轨道3.1.1 承轨梁选用 H 型钢3.1.2 首先将型钢除锈,刷防锈漆、面漆3.1.3 安装立柱,用水准仪检测牛腿高低差,并调整合格3.1.4 将型钢吊装在牛腿上,按跨度要求固定并焊接型钢型钢接头在下方贴一块 8x150x300 钢板3.1.5 吊装轨道,用夹板将轨道连接按跨度要求调好位置,把压板焊接在相 技术规范、施工工艺、验收标准 应位置安装车挡、安全尺等3.2大车滑触线:按用户要求的位置,安装大车滑触线滑触线应平直,集电器应接触可靠3.3起重机:按实际尺寸切割材料,应保证起重机主梁的上拱度首先将除锈,刷防锈漆3.3.1 焊接起重机主梁: 以 300×6 的钢板作为底板铺平焊接;以 500×6的钢板作为侧板焊垂直焊在底板上(应保证腹板的上拱度) ;用40×40 的角铁制作为加肋圈,每 700mm 一个焊实在箱型梁中间;梁体校正,梁内面全部满焊,梁内面全部除锈、喷上防锈漆;以300×6 的钢板作为上板,盖上校正后全面满焊3.3.2 起重机桥架组装:主梁割口,坐在端梁上,测量跨度、水平、对角线,满足要求后,焊接主梁与连接板;组装小车轨道。

刷面漆3.3.3 将起重机吊装在大车轨道上,吊装葫芦小车3.3.4 安装葫芦用滑触线滑触线应平直,集电器应接触可靠安装电箱、行程开关、安全尺等接线并调试电气系统,各机构运行可靠3.3.5 补面漆,喷吨位标志及相关文字4. 验收标准4.1安装检验:满足上述要求4.2空载实验: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及限位安全可靠(电动机构应累计时间5min 以上) 4.3载荷实验:起吊额定载荷,重复 3 次后,主梁不再允许有永久变形,各机构及联接处安全可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