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分税制财政体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0251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分税制财政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调研报告]分税制财政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调研报告]分税制财政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分税制财政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分税制财政体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财政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 级政府之间各级预算管理的职责权限和预算收支范围的一项根本制度,它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体制等;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仅指预算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讲财政体制时,一般是指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我国预算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总体上是根据“统一领导 、分 级管理” 原则,由高度集中管理体制,到逐步 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级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1994 年起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一)分税制财

2、政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税收权限、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一种制度。我国从 1994 年开始实施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划分中央、地方的支出范围。中央财 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具体包括:国防费,武警经费,外交和援外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中央统管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央直属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农支出,由中央负担的国内外债务

3、还本付息支出,以及中央本级负担的公检法支出和文化、教育、卫生、科学等各项事业费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部分武警经费,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2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将维护 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主要有关税、消费税、进口产品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主要有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

4、税等;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主要有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2002 年国家对所得税划分进行了调整,自 2003 年起,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3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 。按照 1993 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 1993 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 )。1993 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保证现有地方既得财力,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1994 年后,税收返还额在 1993 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 1:0.3 系数确定,即上述两税全国平均每增长 1,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增长 0.3。如若 1994 年以后净上划中央的收入达不到 1993 年基数,则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额。 4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为顺利推行分税制改革,1994 年实行分税制后,原体制分配格局暂时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再逐步规范化。2002 年国家对所得税划分进行了调整,自2003 年起,所得税不再按归属划分,而改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分成。(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三)乡镇财政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