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9756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谈统整项目课程之分科教学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努力建构统整项目课程体系,包含国家基础课程、统整项目课程、氛围浸润课程三个层次,旨在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课程核心是学习内容的融合,聚焦跨学科学习。 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一个主题的统整项目课程,课程实施采取集体大课、分组教学以及分科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的分科教学则是链接国家分科课程和主题统整课程的教学形态。 理念引领行动 统整课程理念下分科教学与传统形态的分科教学相比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两者都必须聚焦分科素养的培养和分科目标的达成。不同的是,统整课程理念下分科教学还必须关

2、注课程主题,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支持;这要求实施课程的分科教师具有良好的课程意识和统整能力。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理解构建统整项目课程的意义,在教育理念上做好充分准备。第一步是两个特点的了解,一个是充分了解一年级儿童认知世界的特点:认知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喜欢在真实的世界中、生活中获得认知,正在去自我中心阶段,趋向社会性;另一个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世界的视角,具有多维的、整体的、愿意“炫耀” 知识去解决问题等特点。第二步,从以上特点出发,理解统整课程的内涵是学习内容的融合,也就是分科内外均实现知识点的链接融合教学,融合的基点则是学习是真实发生的,知识的获取、运用

3、以及技能的迁移都是与实际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整体认知的过程。 “全球六大生态和世界文化” 主题下分科统整的意义和课程目标在于让孩子在分科统整教学中,学会构建整体世界观。 紧接着,带着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教师和学生要行动起来。这个行动包括教师的了解学情、研读教材、统整教材和展开阅读,学生则是同步开展课程前期阅读,同时阅读又是贯穿整个课程中的。行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经验出发不断发问,鼓励学生对阅读、对课程概念等方方面面进行发散思维式的提问和质疑,因此,有效地收集问题是完成课程准备行动的关键。比如“全球六大生态和世界文化” 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不可能一一涉

4、及,那就以“课程行动” 为重要指标去进行取舍。另外,课程行动中的“研读教材” 给课程内容的选取提供了方向,而了解学情就能解决如何让”生态&世界”主题相关的内容落地的问题,成功构建知识脚手架。行动的最后是形成最初问题的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再继续阅读之旅,完成拓展和后续的学习。 课程设计:寻找“触发点” 在前期大量的课题准备中,学生已经从阅读以及统整课程开展前期的年级大课中了解全球苔原、沙漠、海洋、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草原六大生态的概念、形成原因、地理位置、气候、土壤、代表性动植物等特征。这些宽泛的基础课程知识给主题下统整课程的分科统整设计带来了方向和寻找知识“触发点 ”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将从不

5、同的角度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漫谈和探讨。 首先,我们从课程设计的理念去探讨一下,统整课程理念下分科教学的理念是要构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主动链接分科知识同时获取技能。 以一年级下册语文第 17 课动物王国开大会为例,我就直接构建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文中这些动物现在都处于不同的生态中,如何通知他们集中到一个地方开大会?然后整个课程围绕要解决这个终极任务,课程目标明确。孩子们表现出了对课程的高度积极主动性,并主动开始进行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要探究通知的要素和写法,还要链接六大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探索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发通知才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课程里,自然而然就把数

6、学的时差知识、信息课程的电子邮件、英语的简单表达等分科知识融合统整教学了。 接着,我们从设计方法来看,主题统整课程下的分科统整课程几乎都会采用逆向设计法。逆向设计要求我们教师将提前解读和统整整本教材的知识,同时全面了解W 生现在所有分科的知识,最后结合统整课程主题逆向设计学科融合统整课程。 一年级英语教学重点在单词、句子运用上,那我们就可以统整整本书知识点,运用单词句子链接生态系统知识。比如,我们设置这样一个学习情境:在温带落叶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里,可以看到什么动物、水果,你想把对这些动物、水果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然后让当地的小朋友邮寄动物标本或者水果过来给你,你会怎么表达?这个时候就直接产生

7、I can see.I can smell.I can hear.等句子的学习链接和使用。 这个课程里,英语分科与主题统整课程结合完成了分科内纵向的统整,进行有效情景教学,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语言表达的自信。在这节课里,还可以和其他分科发生链接教学,如可以统整音乐课程,教授与动物、水果相关的有韵律英语歌曲进行知识延伸和巩固。 最后,我们主题统整课程下的学科课程以何种教学形式呈现,主题下统整课程的分科统整设计旨在构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所以我们需创新上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学科内纵向和横向知识统整可以以年级内科组教师合作完成主题

8、确定以及教学设计,跨分科统整可以一节课多分科老师同时授课,也可以就一个课程主题,不同分科老师进行不同内容表达的教学。 如音乐分科统整课程设计,音乐老师单毅结合一年级视唱乐谱目标,将音乐课程与主题地理知识、绘本阅读结合起来,通过孩子对相关生态系统的文化学习、课程作品的描述,绘本的分享活动等教学环节,充分与生态相关音乐的学习相融合,让孩子掌握世界音乐知识,同时实现能独立识谱并有一定的表演唱能力的教学目标:其中,单老师在“生态 &世界文化”主题下,设计了“ 世界音乐印第安” 的音乐文化主题教学,课程中直接链接了体育的形体训练课程,结合印第安民族音乐进行民族舞蹈编排表演,让学生分组对课程进行探索和表演汇报,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识谱知识。这个课程就是由音乐老师单毅和体育老师周行健同时设计并完成课堂教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