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外窗三项物理性能检测和分级的 2002 年版本新国标已经开始实施,新标准的修订和实施,对提高产品质量,完善建筑门窗产品,开发新型门窗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都极为有利,对我国的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住宅建设也将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建筑外窗 抗风压性 气密性 水密性 增强 密封 排水 GB/T7106-2002《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和 GB/T7108-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三项物理性能检测的新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002-04-28 日发布,2002-12-01 日实施新标准是对 1986 年版本标准的修订,新标准的内容作了重大修改,对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对建筑外窗型材和门窗生产行业也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笔者在此对新标准修改的主要检测内容,对建筑门窗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门窗行业在型材和门窗的选用、设计、生产和安装时需要完善和改进的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希望能对新标准的顺利实施,以及型材和门窗生产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浅析 1、新标准主要修改内容 1)检测顺序 抗风压性能检测顺序见图 1 2)抗风压性能分级顺序改为由低指标至高指标,最高分级指标值由3500Pa 提高至≥5.0kPa;采用定级检测压力差为分级指标,分级指标值 P3 见表 1 表 1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 kPa 分级代号1 2 3 4 5 6 7 8 ×.×分级指标值P31.0≤ P3<1.5 1.5 ≤P3<2.02.0≤P3<2.5 2.5≤P3<3.0 3.0≤P3<3.5 3.5≤P3<4.0 4.0≤P3<4.5 4.5≤P3<5.0 P3≥5.0注:表中×.×表示用≥5.0kPa 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 P3 值与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 Wk 相对比,应大于或等于 Wk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 Wk 的确定方法见 GBJ50009 3) 将原反复检测压力差 P2=0.6 P1 改为 P2=1.5 P1检测试件在压力差P2(定级检测)或 P2/(工程检测)的反复作用下,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4)增加有关工程检测的内容 定级检测是为了确定试件的抗风压性能的分级指标值,检测压力差为 P3。
工程检测是考核实际工程的外窗能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检测压力差为P3/ 5)检测与结果的评定 (1)变形检测与结果的评定 检测试件在逐步递增的风压作用下,测试试件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的变化,当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达到 l/300 时(不超过±2000Pa),得出压力差值±P1 (2)反复加压检测与结果的评定 ①检测压力和过程 检测压力从零升到 P2(P2=1.5P1,不超过 3000Pa)后降至零,反复 5 次再从零降至-P2(-P2=1.5(-P1),不超过-3000Pa)后升到零,反复 5 次 ②定级检测结果的评定 经检测,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得出±P2,如果试件发生损坏(主要指玻璃破裂,五金件损坏,窗扇掉落或被打开以及可以观察到的不可恢复的变形等现象)和功能障碍(主要指胶条脱落,启闭性能发生障碍等现象),则以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P2 定级 ③工程检测结果的评定 经检测,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得出±P2/,如果试件出现损坏和功能障碍,则以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P2/当工程设计值小于 2.5(±P1)时以 0.6 倍工程设计值进行反复加压检测。
±P2/应大于或等于工程设计值,否则判该试件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3)定级检测与结果的评定 ①检测压力和过程 检测压力从零升至 P3(P3=2.5P1)后降至零再降至 -P3(-P3=-2.5(-P1) )后升到零②检测结果的评定 经检测,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以±P3 值中绝对值较小者作为定级值如果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则以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的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P3 定级 (4)工程检测与结果的评定 ①检测压力和过程 当工程设计值大于 2.5(±P1)时,以定级检测取代工程检测当工程设计值小于或等于 2.5(±P1 )时,按工程检测进行,检测压力从零升至工程设计值 P3/后降至零再降至-P3/后升到零 ②检测结果的评定 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时,判该试件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否则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如果 2.5(±P1)值低于工程设计值时,进行定级检测,给出所属级别,但不能判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5)三试件综合评定 ①定级检测综合评定 以三试件的定级值的最小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综合评定定级值 ②工程检测综合评定 三试件必须全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才能判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新标准对门窗产品抗风压性能的影响与对策 我国现在的建筑门窗主要以塑料和铝合金为主,特别是塑料门窗,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本文就主要以塑料推拉窗为例进行分析随着高层和高档建筑的不断出现,对门窗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门窗抗风压性能的要求大大提高,铝合金门窗的刚度和强度都较高,因此只要将铝型材的梃料和拼樘料的尺寸加大或将壁厚加厚,就能满足抗风压的需要塑料型材的弹性模量低,必须在型材的内腔合理配置增强型钢,才能保证门窗框扇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来满足门窗的抗风压强度要求,同时使五金配件安装牢靠 1)增强型钢的正确安装 笔者在检测和工程上发现,许多门窗产品在增强型钢的计算、选用和安装时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型材特别是扇梃的型腔结构不甚合理;有的增强型钢与型材内腔配合不紧密,刚度不够;有的紧固不牢,根本起不到增强作用,造成门窗物理性能低下 (1)增强型钢的合理选用 从力学计算来说,管(矩)型截面增强型钢的抗弯性能最好,因此在型材设计时应完善型腔结构,尽量使其成为矩形型腔,在门窗组装时应尽量选用管(矩)型截面增强型钢;对于尺寸大、使用高度高、风压要求高的门窗,可以通过增加增强型钢厚度和改变增强型钢结构的办法,提高增强型钢惯性矩以满足抗风压要求。
对于有特殊要求和特大尺寸的门窗,还可采用在扇立梃中增加辅助增强型钢的方法来满足和提高抗风压性能要求总之增强型钢应通过计算校核强度,然后严格保证增强型钢的厚度和型腔结构,确保门窗的抗风压和五金配件的安装要求,提高门窗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增强型钢与型材内腔的配合 增强型钢在型材内腔中与内壁配合的紧密程度对型材构件的抗弯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理论上增强型钢的外形尺寸与型材内腔尺寸完全一致时,型材才能与增强型钢一起发挥抗弯作用,实际上增强型钢与型材内腔有较大的间隙,当塑料构件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增强型钢才起到抗弯作用因此型材型腔内壁应多设一些三角形或小凸台式的加强筋,用于与增强型钢的紧密配合,以增强型钢能用手工穿入,穿入后不晃动、不脱落为佳;应尽量加长增强型钢在型材内腔内的长度,一般只要比型材短 10~15mm,以不影响焊接为宜;两端宜采用 45°斜角下料,使增强型钢和型材在整个长度上都受力,以减少焊角的断裂 (3)增强型钢的紧固 为保证可靠、充分地发挥增强型钢的增强作用,除了其外形必须与内腔配合合理,还必须牢靠地结合在一起 增强型钢的紧固必须采用大头自攻螺钉或加放垫圈的自攻螺钉,许多厂商采用沉头螺钉或普通的半圆头螺钉,在反复受力时容易松动,使紧固作用大大降低。
螺钉距型钢端头的距离应以 50~100mm 为佳,两个螺钉间的距离应以 200~300mm 为佳 增强型钢不得断开,对于十字和 T 字型部位的焊接,增强型钢应在型材焊接熔融后对接压紧时插入绝对不能在增强型钢上切割 V 型口,或将增强型钢锯为几段,分头插入,这样几乎起不到增强效果 2)五金配件的正确装配 (1)五金配件的合理选用 我国型材厂商众多,型材的形状规格各不相同,五金配件品种繁多却配套不全,生产量大却鲜有高档精品,功能单一,色彩单调,质量参差不齐,五金配件的选用和装配工艺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等,这极大地制约了门窗产品质量的提高,且留下了安全隐患,希望引起有关行业的重视,尽快考虑制订有关五金配件设计、生产、检测、选用、装配和验收的一揽子标准和规范,使得我国的五金配件质量能大幅提高,高档的产品能层出不穷,满足不断发展市场的迫切需求 因此在选用五金配件时,就应多了解、多比较,尽量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五金配件的质量等级应与门窗的质量等级相一致,五金配件的结构、形状应与型材相吻合,色彩协调美观、功能正确、操作灵活、安装方便 (2)五金配件的安装 ①五金配件安装应齐全、规范、牢靠、位置准确。
安装后,门窗外形美观、开启灵活方便、不得有变形、阻碍和碰撞 ②五金配件装配时,紧固件必须与增强型钢及加强钢衬板可靠连接,特别是平开窗,安全可靠尤为重要凡安装五金配件的构件,不论长短,不论是框扇,还是梃芯,都必须加装增强型钢,以保证五金配件安装牢固 ③凡受力的五金配件,在型材内腔还须加衬厚度 2.5mm 以上的镀锌钢衬板,加强钢衬板必须在焊接组装前装好 ④五金配件的外露紧固件应优先选用不锈钢制品 ⑤平开门窗和尺寸大的推拉门窗关闭时应采用多锁点,否则在负压差作用下气密性将大大降低,考虑到操作方便,最好使用多锁点执手或传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