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111张建文文献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339053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111张建文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会计111张建文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会计111张建文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会计111张建文文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会计111张建文文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111张建文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111张建文文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机制问题的文献综述姓名: 张建文(学院:商学院 班级:会计 111 学号:1104042015)1、前言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经营者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以某一预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 这种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企业激励机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公司制度的确立, 其推广和应用已是大势所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改前后实施的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效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可以将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良好的结合在一起, 实现统一公司的经营目标, 从而根本上解决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2、股权分置导致的同股不同权, 使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条件缺失, 再加上由于股改前相关法律法规的诸多限制, 使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无法健全地实施。基于上述的问题,中外诸多学者均发表各自的观点见解,针对这些有意的内容,该文献综述简要的梳理一下学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机制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2、研究股权激励机制难以成功的主要问题(1) 关于法律法规和监督很多学者都认为股权激励机制之所以不能完全有效地实施,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面不够完善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徐冬梅在关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探讨一文中就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难点中首先提出了“关键还是因为法律法规不完善

3、,迄今为止,除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外,我国尚没有一部涉及到股票期权制度基本框架和实施细则的国家法律” 。杨琳在论股权激励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提及:“股份期权计划的实施, 涉及到相当多的政策法规。目前, 绝大多数的政策法律,都是针对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制定的。企业在实施股份期权计划中, 可能会因为政策法规上限制而无法操作。为此, 许多企业习惯的做法, 就是上报计划, 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一旦被批准, 可以越过这些政策法规的限制。这样操作, 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政策法规的严肃性, 另一方面又会产生许多新的历史遗留问题。除此之外, 行政力量介入股份期权计划, 导致这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

4、长期激励机制变形走样。 ”总的来说,因为我国对股权激励机制方面的法律法规略有欠失,加上我国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机制的认识不足,一味的简单化。(二)关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朱成兰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阐述道:“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中,股权激励比重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较单一,我国上市公司中经理人员持有的股票主要以内部员工股的形式存在,目的是融资而不是激励。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中,高管持股比率偏低,且其中少有通过股票期权方式取得。 ”相应的孙政,于东正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一文中提及:“目前,上市公司中董事兼任高级管理人员的

5、现象非常普遍,如果在此情况下在上市公司中大面积推行股权激励制度,就有可能产生公司决策的制定者与收益者合二为一,实际控制着公司决策权的管理层为自己发放过多的股权奖励,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总的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三)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王玉坤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文中指出:“现阶段, 我国的证券市场还极不完善, 离成熟、理性阶段尚有距离。市场投机性较高且很不规范, 庄家操纵股市, 信息披露失真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使得股市大起大伏。在此种情况下, 股票期权激励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甚至可能带来激励的反作用, 导致

6、经营者参与市场操纵。 ”颜秀金在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中写道:“国股票市场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但发育程度较低, 无论是在股票发行, 还是在股票交易方面, 市场行为都不够规范。庄家操纵、上市公司行为扭曲、股价动荡等不良行为大量存在, 股价中包含的更多是投机因素。在这样的股票市场中, 股价波动与公司经营业绩并非完全正相关, 经营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难从公司的股价上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 ”(四)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市场李增泉在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通过对已披露的上市公司的各数据进行分析, 认为“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年度报酬并不与企业业绩相联系, 持股

7、制度虽然可以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 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持股比例都比较低, 也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由此看来, 我国上市公司针对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还很不完善, 或者说, 根本就是激励空缺 ”。同样孙政、于东正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一文中提到,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障碍有经理人市场不规范。他们认为:”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应该而且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经理人市场,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并不是市场化的,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普遍” 。 “由于经理人市场的缺位,我国目前没有高效率甚至规范的评价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机制。经理人的经营业绩不能通过市场

8、机制反映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变化上。经营业绩好不能增加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经营业绩差也不使其人力资本价值受到损失” 。这也就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自身人力资本是不承担任何风险的,而实际上就存在经营者在一个企业经营失败后并未被更换甚至还调任另一企业的情况。3、解决股权激励机制运用困难的方法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上市企业逐渐采用股权激励机制来提高股权所有者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并未能发挥其理想的作用,甚至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如何合理的行使股权激励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针对当下我国对上市公司的各种政策,以及现状需要做部分的调整,以更好地促进股权激励机制作

9、用的发挥。贾学蕾在股权激励机制中行权条件的确定与优化文章中提出了在当下解决股权激励机制运用不成功的关键几点:(1)完善股权激励机制行权条件。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行权条件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所在的发展环境,不能够仅依靠相关的条文规定制定行权条件,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完善的行权条件。行权条件的设置标准不能仅仅考虑财务因素,也需要考虑企业的业务量和企业发展的其他因素,采用相对全面的标准,更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发展现状,进而对股权激励机制进行调整。 (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它能够了解企业发展的现状,提高股权所有者的工作积极

10、性。另一方面,考核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企业绩效考核标准不能够仅仅以财务指标作为考核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充分发挥每一位股权所有者的作用。另外,企业绩效考核标准需要尽量详细具体,不仅仅需要考虑工作人员当下的贡献,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3 )提高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由于大多数企业未能充分实施这一机制,所以对这一机制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经经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学习和认识,对于企业发展现状以及企业发展环境也需要详细的了解。另外,企业还需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同时企业工

11、作人员还需要从习国外一些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成功案例中学习,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经验吸收,不断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发挥股权激励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大部分的学者基本都是相同的建议,基本都是从这几个方面对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建议,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自身内外部环境,经理人市场情况等方面。4、结语通过对众多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我总结出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不仅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也要求经理人的自我修养。由于我国的股权激励机制实行的时间不长,相比国外的部分企业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这并不需要灰心,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调整修改,才能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执行

12、模式,当然不同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根据公司的实际内外部情况做适当的修改还是很有必要的。股权激励是有条件的,在缺乏必要的制度环境的情况下,股权激励将灰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为此,需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经理人市场,并且建立公正、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相对考核指标,避免单纯依据绝对指标的不足。与此同时,要理顺公司内部与外部的关系,要根据公司所处的不同情况来设计相应的激励组合,提高激励的效率。激励机制要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约束机制相对较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内外部两方面入手来建立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

13、还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因此, 如何选择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改进,至于如何改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贾学蕾. 股权激励机制中行权条件的确定与优化J.科学之友.2013(07)2 杨亮.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3 李增泉. 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会计研究. 2000 (01) 4 杨琳. 论股权激励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人文杂志. 2002 (01) 5 朱成兰.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14、 2011 (22)6 徐冬梅.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探讨J. 企业导报. 2010 (03) 7 刘文龙. 浅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06) 8 王玉坤.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10) 9 徐宁.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及其倾向性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03) 10 南乃心. 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几点认识J. 发展. 2007 (02) 11 刘丽霞.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4) 12 杨亮.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

15、激励制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3 曾冬白. 浅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J. 现代商业. 2012 (33) 14 孙政,于东正.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03) 15 刘广生,马悦.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J. 中国软科学. 2013 (07) 16 颜秀金. 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04)17 王海萍,向秋华. 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机械管理开发. 2007 (01) 18 孙柏. 近看股权激励J. 金融博览(财富). 20

16、12 (11) 19 罗爱芳. 提升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有效性的途径设想J. 科技和产业. 2009 (07) 20 冯广波,马超群. 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研究J. 求索. 2007 (04) 21Richard A Lambert,David F Lacker.Stock Options,Restricted Stock,and IncentivesR. Working Paper,2004.22Scott Rodric.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d Employee Ownership M . the national center, 2002, 68-96.23Deng Yi,Tian Yisong S.Option Exp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