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9051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生活化的教学打造精彩数学课堂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本文旨在研究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以期提高数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本文主要从利用生活资源进行数学情境化教学;从教学走向实践,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两个方面来阐述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从而形成数学教学的新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资源;教学实践 “生活教育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它强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这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

2、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这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能积极地践行“生活教育” 理念。 任何学科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理论体系,从而服务于实践。数学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数字、符号与公式,其外延必然是生活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数学教学中,以提高数学的实践运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用于数学教学,同时也要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还数学以生活的本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一、利用生活素材,概念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很多数学

3、概念在学生看来就是数字公式与图形结构,带有浓重的抽象性。如果不把它们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数学教师要以课标为重要依据,对数学教材进行深挖,及时把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内容挖掘出来,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失为一条数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概念的学习开始就能感觉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密不可分,使教材在无形中变厚,不断增加学生生活实的内容,为枯燥的数学教材内容融入无限活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时,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不断渗透生活化内容,积极开展生活实践课,为学生设计“生活中的三角形” 这一生活化课程,教材中三

4、角形的概念都是从生活中具体的三角形抽象而成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三角形实物,从而对三角形有整体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交通标志、金字塔等学生比较熟悉的三角形物体,并把具体的实物抽象成图形,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在数学教材中挖掘生活内容,有利于拓展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概念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更加通俗易懂,为概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注意把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选择社会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探究中。 二、挖掘生活资源,例题教学生

5、活化 数学概念的学习只是第一步,例题教学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和运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数学例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拓展,挖掘蕴含其中的生活化内容,使数学例题能够体现生活化,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不断开拓新的思维空间。由于数学课堂的 45 分钟十分有限,数学又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一些生活化课外习题,使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关二次函数的例题。例如,学校为了美化校园,想用 100 米长的篱笆建造一个矩形花园,请学生为学

6、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学校设计一个方案,使花园的面积最大化。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找出花园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s=-2 +625,并确定当 x=25 时,s 才能取到最大值,即矩形的长与宽都是 25 米时,花园面积最大为 625 平方米。通过在数学例题中增加生活化的元素,促进数学课堂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挖掘和再创造。 三、贴近生活实际,习题设计生活化 初中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枯燥性等特征,学生学习起来毫无兴趣可言。同时,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很难立刻就在头脑中建立概念模型,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数学习题的内容。 数学习题的设计生活

7、化,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习题的内涵。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蕴含着学生最熟悉和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出发,善于发现和捕捉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数学素材,积极采用其中的一些生活实践实例,不断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这是数学习题生活化设计的方向,可以使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学生在学习具体形象的数学知识中,可以构建起全面系统的数学认知与实践体系。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习题:李华的父母要带李华和亲戚朋友家的几个孩子一起外出旅游,他们在考查了多家旅行社后,发现有

8、两家旅行社的价格比较合理,A 旅行社是只需要买一张成人票,其余人可享半价优惠,B 旅行社是买团体票,可以享受六折优惠,其中成人票都是 240 元,大家可以帮助李华一家算算哪家旅行社比价便宜。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可以设孩子的数量为 x 人,A 旅行社的票价为 240+24050%, B 旅行社的票价为24060%,若 A=B 时,两家旅行社一样;若 AB 时,B 旅行社便宜;若 AB 时,A 旅行社便宜。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探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化习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回归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习题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不再是抽象而枯燥的理念,而是有血有肉的生活,通过学习数学,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能够站在数学的高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