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9045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质量诊断要求(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要求(试行)、2016 级诊断考试分值比例、样题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要求(试行)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课程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对学生专业学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语” (语文) “职” (职业教育)融通是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二)课程

2、任务本课程质量要求设计原则为:以践行语文课程“四性” (综合性和实践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为核心、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全面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为根本任务,使学生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生活与工作变化的能力,促进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二、课程理念(一)注重语言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语文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关注学生成长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树立大语文理念,通过丰富的语文综合实

3、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获得语言知识,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人文素养。语文课程要发挥作为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开展经典诵读。通过吸收传统文化精华,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育人文素养。(三)强调“语” “职”融通,促进职业发展。中职语文课程要以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为己任。要关注学生专业背景,兼顾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并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要在课程中恰当融入职业元素,适时创设职场情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

4、解决实际问题,以语文学习促进专业学习,形成职业能力。(四)改进实施办法,拓展课程空间。要坚持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不断创新、改进语文学习的方法、手段和渠道。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善于学语文、乐于学语文;要改革课程结构,实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学习语文,增强中职语文学习的有效性、趣味性和职业性。三、课程目标中职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通过语文学习,达成如下目标:(一)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能正确理解与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

5、需要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与运用习惯。能在课内课外主动阅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领悟、交流和表达,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能够感知、理解、记录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生活。(三)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够选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检索、阅读、思考和积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形成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四)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精华中汲取营养,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取向。(五)能够联系专业学习和职场生活学语文、用语文。通过语文课程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

6、实现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四、课程内容与要求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口语表达与交流、文本阅读与欣赏、书面语言应用四个模块。各模块分别提出相关学习要求,列出若干“能力表现”并进行具体描述,明确了“基本” “提高” “发展”的分层要求;另外,各模块从学生方面提出了“学习过程要求” ,供教师教学时参考。(一)语言文字基础模块语文基础积累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所需的基础语文知识,逐步形成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要结合时代和职业的发展,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关注企业文化和专业(行业)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不

7、断充实精神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成为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素质劳动者打下基础。 学习要求能力表现 具体描述基本 提高 发展相关知识1-1-1 能运用常用的汉语工具书。正确认读常用汉字。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成语、俗语的基本含义。1-1-2 了解常用句式的特点。体会常用句式的作用。 1-1-3 辨认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1-1-4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1-5 能辨析常见语病。 1-1 能掌握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1-6 正确使用常见新词。 1.常用 3500 个汉字。2.常见句式: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

8、疑问句。3. 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引用。4常用标点符号。5. 常见语病: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等。1-2-1 了解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等文本的基本特点。 1-2-2 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四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及主要表现手法。1-2 掌握生活和职业中的基本语文文化常识。 1-2-3 了解基本文学常识。解释常见传统文化掌故。 1.文体常识。2.文学常识。3名句名篇。4.企业(行业)文化内涵。1-2-4 能背诵默写名句名篇。 1-2-5 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关注企业(行业)文化。 学习过程要求

9、:1.注重积累,识记中国传统语文基本常识以及中外文化常识。背诵默写常见的、浅显的、篇幅短小的文言诗文。2.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能通过网络、影视、书报、杂志等文化传媒来扩大视野。了解相关企业(行业)文化内涵。(二)口语表达与交流模块培养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要让学生做到:尊重他人说话,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口语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关键信息;学会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学习要求能力表现 具体描述基本 提高 发展相关知识2-1-1 能耐心倾听。 2-1-2 能捕捉说话人的关键词,把握说话人传递的关键信息。 2-1-3 能借助语气、神态、肢体动作等分辨交际对象的态度和倾向 2-

10、1 能在日常交流中迅速把握说话者的关键信息。 2-1-4 能根据语境,领会他人讲话的意图。 1.听话的基本原则。2.听话的技巧。3.态势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2-2-1 能口述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经历。 2-2-2 能根据需要进行复述。 2-2-3 能根据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2 能在交流中得体地说话。2-2-4 能根据应聘场景,得体表达意愿,表现出实际能力。 1.说话的基本原则。2.交谈的基本礼仪。3.交谈中常见的互动交流(迎送与接待、感谢与道歉、祝贺与慰问、电话接听与应答、寒暄与聊天等)。4.交谈过程中的应对策略。5.单向表达(口述、评述、复述、即兴发言、演讲、应聘)的方

11、法和技巧。学习过程要求: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及戏剧、电影等,在丰富的视听活动中快速获取、整理和分析信息,提高自己聆听的能力。2.参与课堂内的学习与讨论活动。关注和倾听他人发言,积极主动、大胆发表意见。注重在日常学习中训练和提升听说能力。3.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沟通交际活动中,训练与人交流和及时应对的能力。(三)文本阅读与欣赏模块培养阅读能力,重在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学会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及感情,学会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欣赏与评价。学习要求能力表现 具体描述基本 提高 发展相关知识3-1-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地朗读文本。 3-1

12、能用普通话标准、流畅并有感情地诵读文本。3-1-2 能有感情的诵读文本。 朗读的技巧。3-2-1 能概括内容。 3-2-2 提炼主旨,体会感情。 3-2-3 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与意境,赏析表达技巧。 3-2 能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体会感悟文本的意蕴,赏析表达技巧。3-2-4 能以文本为依据,进行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进行富有个性的、有价值的分析与评价。1.精读与略读、快速阅读与浏览的方法。2.提炼文章主旨的基本方法。3.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辨识和分析。4.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列图表)及作用。5.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

13、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作用。3-3-1 能借助注释读懂并翻译浅显文言诗文。 3-3-2 能把握浅显文言诗文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3-3 能阅读浅显文言诗文。 3-3-3 能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启示。1.常见文言实词。2.常见文言虚词(之、乎者、也、以、于、为、而、若、其、则、乃 )。3.古诗赏析技巧。学习过程要求:1.学习和积累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增强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审美发现与鉴赏能力。 (四)书面语言应用模块培养书面语言应用能力,学会规范地遣词、造句、写段、撰文,学会根据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选

14、择合适的材料及相应的表达方式来反映人和事,表达思想及感情。学习要求能力表现 具体描述 基本 提高 发展 相关知识4-1-1 能掌握常见应用文文体的格式要求。 4-1-2 能根据生活及职场需要,写作条据、通知、启事、书信、计划、总结等应用文。4-1 能写常见应用文。4-1-3 能根据职场需要写作合同、海报、会议纪要、简报、演讲稿等。 常用的应用文(便条、单据、书信、通知、启事、计划、总结、演讲稿等)写作。4-2-1 能掌握常见文体特点。 4-2-2 能结合特定的情境,选用合适文体(文种)写作。 4-2-3 能掌握文章修改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4-2 能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和写作方式写作。

15、 4-2-4 能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要求:1.能做阅读摘录,仿照范文写作,养成动笔的习惯。2.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练习写作。说明:1.“学习要求”中的“基本”为学业水平合格标准, “提高”为高职院校招生考试选拔标准, “发展”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或职场需要确立的标准。2.三种“学习要求” ,前一层级已明确的要求,后一层级一般不再提出。五、课程实施意见(一)课程时数本课程教学总时数安排建议为 240 学时。课程内容各模块教学时间所占比例约为 1243,其中“语言文字基础模块”为 25 学时, “口语表达与交流模块”

16、为 50 学时, “文本阅读与欣赏模块”为 95 学时, “书面语言应用模块”为 70 学时。(二)教材选用1.本课程教材选用由教育部根据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2.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应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目标,落实各模块的课程内容与要求。3.教师在教学中选取的教材文本应语言文字规范、思想内容健康、题材风格多样以及难易适度、可读性强,文本还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生活气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水平;选取的文言诗文应为广为流传且具有经典性的文本。4.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弹性。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需要,切实践行“强调语 职融通,促进职业发展”的课程理念,自主开发教材,为学生预留选择空间,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三)教学建议1.完整领会课程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首先体现在语言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