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38797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研究]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秋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总结一、 连线题(略) 。二、 名词解释:1. 镜子说:在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繁荣而形成的关于文艺本质的认识。认为文学艺术应当尽可能地追求逼真性与幻觉。即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2. 诗言志说:文艺是心志的表现,志是一种富有情感性,伦理正义感的心灵状态.把这种状态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3. 姚接受美学:20 世纪 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姚斯,伊瑟尔.接受斯美学诞生于德国南部博登湖畔的康士坦茨,创始人伊赛尔,福尔曼,普莱森丹茨和施特利德,被称为“康士坦茨学派”.传到美国,蜕变为“读者反映批评”,以赫什,乔纳森 卡勒,霍兰德,汤普金

2、斯,布莱齐等为代表.接受理论主要指有关作者和作品到文本与读者的一边的转移.文本的两个层次,第一文本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即语言文本;第二文本是与读者直接发生的审美对象,即由读者参与的意象.4. 隐喻:一般指在彼类事物是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需要的时异质远距,例如:百年孤独 、 废都.5. 童心说:明代官员李贽提出的,所谓童心是指一种纯粹的本真的心。 “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6.悖论:表

3、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是诗歌和结 构的 各种平面不断地倾倒产生种种重叠,差异和矛盾,在文字上表现出一种矛盾形式,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一个真理上统一起来.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7.反讽:表示说的话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常常指希望和结果之间形成矛盾和对立。在文学作品中,反讽是由于语词受到语境的压力,造成意义扭曲而形成的所言与所指之间的对立的语言现象。8. 西方文学的摹仿论:文学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摹仿。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学是对“自然”包括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而模仿是人的天性,模仿的最高要求是 “真实” 。模仿论也被称为再现论。模仿论强调的

4、是自然或生活等客体对文学的决定作用。模仿论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古希腊的,强调模仿的对象的此岸世界/一条是圣经传统的,着力反映超验世界。9. 公安三袁:袁宏道,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0. 意境说: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11.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12. 感受缪见:将分析的重点从作者转向读者,批评的对象是感受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这些批评方式的根本症结在于“将诗与诗的结果相混淆” ,也就是诗是什么和它所

5、产生的效果相混淆。混淆作品本身与作品的所作所为,其始是从作品的心理效果推导批评标准,其终则是印象式的相对主义批评,可能导致研究作品的荒谬性和错误性.13. 性本能学说:弗洛伊德(奥地利)认为艺术本质上就是作家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 “升华” 。艺术家由于欲望受到长期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作品中得到情感的宣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本我 自我 超我 快乐 现实 道德 力比多学说,又称性本能原则.14. 文学四因素说:按照美国理论课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中的观点,文学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因素组成。四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15. 细读法:对作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评论,评论

6、者在作品结构、反讽、比喻、张力和悖论方面显示文本的语义。例如乐黛云在分析红楼梦时多次写到“水”的含义。二、问答题:1.结合例子理解文学的话语属性.话语蕴藉的含义;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是评价文学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话语蕴藉包括含蓄和含混; 含蓄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蓄蕴仿佛无线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对含蓄和含混各举一例.含蓄如鲁迅小说的阿 Q正传 。含混如戴望舒的雨巷 。2.举例说明雅各布森的文学六因素图和六功能图.画出文学的六因素图和六功能图;六因素图:说话者+【语境】 【信息】-【

7、接触】 【代码】+受话者六功能图:表达功能+【指涉功能】 【诗性功能】 【交际功能】 【无语言功能】+意动功能对六功能各举一例说明;重点说明文学的诗性功能.诗性功能是由作品语言在交流中的符号自指性所形成的,是作品语言指向作品本身的诗性,尽管它是语言符号的自我表现,然而首先引人注意的是语言自身所包含的种种品格。3.举例说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为什么有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侵染,彼此渗透的状况。文学中的审美表现与文学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样也是相互侵染,彼此渗透的。无功利与功利,简单说明并举例;文学的无功利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与读者的阅读过

8、程中,例如森林的实用价值。文学的功利性体现为文学话语中显示了社会生活关系的丰富与深刻的变化,因而间接地也体现出掌握现实这一功能意图。形象与理性,简单说明并举例;形象指的是审美形象。既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是文学是特有存在方式,但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仍然必须依赖理性,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某种特性。所以,文学是形象的,这是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是理性的,即文学创作,阅读形象本身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 陶渊明饮酒情感与认识, 简单说明并举例.文学是情感的,这感情是指的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现象中的主体态度,其往往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

9、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必然也包含了认识因素,认识在这里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应。如巴黎圣母院4.结合本学期学的知识,举例说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要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以及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的知识来答.举例说明.这句话强调了研究读者的重要性,客观性,科学性。读者是作品的直接承受者。作品意象与表现形式有赖于读者来完成,读者成为了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受美学始终把读者作为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作为与作品,作者并行的文学领域来研究,作为艺术思维的一个环节来研究,而这句话也正体现了作者与作品到文本与读者的一边的转移。5. 结合例子对“意图缪见”的认识:意

10、图谬见的含义及你对对意图谬见的理解;是将作品与产生过程相混淆,其始是从创作的心理原因中推导批评标准,其终是传记式批评与相对主义。专门研究作者的意图可能导致研究作品的荒谬性,错误性,新批评认为研究作者意图的做法是一种批评误区【加自己的理解】 。举例说明.6. 结合例子谈谈对“陌生化” 的理解.陌生化的含义及你对它的理解;陌生化是使人感到惊悚,新鲜,陌生的具有审美特征的语言,在我看来是对人们已经所熟知的东西以新的方式呈现而重新唤起人们去欣赏的欲求。举例说明。活着中“月光照在路上,地上想撒了一层盐。 ”7. 谈谈对论语兴观群怨的理解.对兴、观、群、怨的解释;“兴”是指诗歌对读者的思想情感具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观”是指作者通过作品中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和反应生活真实,从而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风俗的盛衰,社会中的得失与历史风貌的本质。 “群”是指诗歌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抵砺,提高思想修养。 “怨”是指诗歌可以用来怨刺上政,表达民情。得出学习文学的作用;“兴”可以感动人,鼓舞人,具有艺术感染作用。 “观”能用审美情感陶冶人们的心灵,又能启示人们去认识社会生活的作用。 “群”可以使人们互相切磋,提高认识,提高学习水平,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沟通与净化。“怨”可以表达民情,对时事发表批评与意见。举例说明.三、评论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