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37465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复习之话题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思想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形式的作文题体现了作文改革的方向,一是话题作文的审题大为降低,内容更加宽泛。二是话题作文更加淡化文体观念。围绕一个话题,可以议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甚至可以编写出小小说或短剧,形式非常自由。 某区模拟测试中,考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请自选角度,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结果大多数学生审题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是围绕“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

2、生命的意义等,甚至有的同学直接写成: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治理环境污染、我们要控制瘟疫蔓延等,显得更离谱了。没有在“共享”一词上着眼花笔墨,以致大多数作文都在三类及三类以下。究其原因,是许多学生以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只要围绕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实话题作文是需要认真审题的,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话题作文的审题有哪些技巧呢?解析话题作文的结构一般话题作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如 2003 年全国卷高考题中:宋国有一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聪明,而怀疑是邻居

3、家老人偷的。这就是背景材料。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提示语。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显然是话题。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这就是要求。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如上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这不属于材料,只

4、是提示语。有些话题作文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如: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总统杜鲁门当选后不久,有位客人来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道:“有杜鲁门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请以“同样自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就直接从材料到话题,中间没有提示语。因此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 “材料语” 、 “提示语”可有可无,但“话题”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 “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 “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 “要求”则是

5、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打破审读材料的顺序习惯上考生往往是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话题提示语2要求。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 。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 “先看话题、后看材料” ,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 ,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上题中“共享生命”之所以偏题,就是考生围绕“提示语”中“生命” 、 “战争” 、 “环境” 、 “瘟疫”的内容在立意,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分清话题作文话题的类别从话题内

6、涵的隐显看,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良知与公德、心态、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岁月的痕迹、人生没有草稿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必须挖掘其“深层义” ,如引伸义、比喻义、象征义等。从话题的语言形式看,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如:杂、品德、合作,心灵的选择、我与空间、共享生命、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语,来缩小其外延,从而从一个角度来写。从话题范围的大小看,有窄、宽之分,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就比较窄;风

7、、杂、良师、角色等就比较宽。从话题的对象来看,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如:心灵的选择、共享生命等的写作对象就比较单一;而良知与公德、我与空间、真与假、生命与灾难等属于多对象话题。一般来说,多对象话题实际上一种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两者都要写到,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举例说明例题一 (04 年南京中考题)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

8、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审题一般步骤1、审提示语:明确写作的范围,材料的指向、命题者的意图。2、审话题:明确话题是写作的由头,发端;而不是写作的题目和中心。一般讲,不能直接用话题作为题目。3、审要求:看清楚对写作有哪些限制。不能不受限制地任意写作。4、审省略号:省略号表示所提示的内容没有穷尽。自己还可以添加内容。分析1、审提示语(材料):看清此材料提示了那些写作的范围,明确材料的指向和命题者的意图。(1) “呼唤”的词义:呼喊,召唤。可以是大声的呼喊,也可以是轻声

9、的3呼叫,如“轻声的(地)呼唤” 、 “轻轻的(地)呼唤” 。(2)可以任选其中一点写。如写“召唤” 。可以写“感受到的对方的呼唤” ,也可以写“自己发出的呼唤” 。可以侧重写“呼唤的过程” ,也可以侧重写“值得呼唤的现象” 。(3)可以用词语的引申义写。如, “心灵的呼唤” 、 “地球的呼唤” 、 “远山的呼唤”等。(5)文中必须显性或隐性地出现或表现出“呼唤” 。(6) “呼唤”在文中不能滥用,不能等同于平常的“说话”和“喊叫” ;按作文提示语所述,它应在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或在刻画人物、推进情节发展方面起一定的作用,或是面对某种情况不能不发出的“呐喊” ,或是情感积郁到一定时候的喷

10、发,或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或是对传统美德回归的期盼,或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层次的思考,等等。总之,凡是值得我们发出呼唤或接受呼唤的内容都可以写。提示语的作用,是围绕着“话题” 指向,提供一些可供写作的范围,命题者的意图有时也隐含其中。规定了所写的内容必须与“呼唤”有关,必须体现“呼唤” ;而写作的中心必须是正面的。我们可以直接从提示语中选择某一方面来写;也可以自己确定写作的内容和中心。2、审话题:明确话题“呼唤”是写作的由头,发端;而不是写作的题目和中心。一般讲,不要直接用话题作为题目。拟题:葱香的呼唤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彩线穿珠以家乡的“小葱”为主线)老人与海峡对海峡两岸统一,期盼祖国回归的呼唤

11、。 (见微知著)布鞋人生的呼唤上学上大学当副市长刑满释放(反向落笔,正向立意)妈对弃家而去的母亲的呼唤“宝宝,别怕” 谈母亲在自己成长的几个阶段的“爱” 。3、审要求:看清楚对写作有哪些限制。不能不受限制地任意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 600 字4、审省略号:省略号表示所提示的内容没有穷尽。自己还可以添加内容。例题二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绿色家园,绿色产品,绿色通道,绿色行动时下, “绿色”的字眼充满了我们的眼帘。草木茂密显示出绿色,绿色是大自然朴素而普通的颜色。绿色的含义丰富而美好。花草飘香,风清气爽,这是环境的绿色;关爱

12、他人,助人为乐,这是社会的绿色;迎难而上,勇于进取,这是生命的绿色绿色富有生机和活力,蕴含纯洁和爱意,也包含无私和坚韧人们崇尚绿色,呼唤绿色,人们更以自己的行动追求绿色。请以“绿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4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书写整洁,字数不少于 600 字。分析1、弄清概念,掌握写作的重点。“绿色”的含义: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的颜色”的含义了。绿色的含义丰富而美好。方法借助材料明确含义;借助联想,扩充概念的含义。“绿色家园,绿色产品,绿色通道,绿色行动” 环境的绿色:美好的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的绿色: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和谐的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

1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充满人性美的人和事(一滴水见太阳) ;充满了爱心;绿色人文;(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 。生命的绿色:迎难而上,勇于进取,生机和活力,纯洁和爱意,无私和坚韧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永不言败;坚强乐观,战胜艰难险阻(病魔) ,甘于奉献(生活有目标,生命有意义,有活力、有价值的生命)绿色家园:无污染,无公害(如无毒品、无违章建筑、无违反公共秩序与道德,等)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睦的邻里关系等。绿色产品;合乎环保要求的农产品;合乎环保要求的各种工业产品、食品、药品等;2、看清要求,明确写作的角度崇尚呼唤追求写作角度:歌颂、赞扬、推崇、赞美、呼唤3、展开联想,确定写作的对象家庭、班级、学校、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情、友情;(学习、生活、工作、社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建设;等。人的各种美好的素质小结话题作文的审题一、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中心。二、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三、看清话题,避免写作脱离命题范围。四、明确要求,防止不受限制任意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