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7444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设计开 放型题培养思维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 中 数 学 教 学 论 文 : 设 计 开 放 型 题 培 养 思 维能 力开放型习题是相对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式习题而言的,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定的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增加变式题、综合题外,适当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和灵活性,克服学生思维的呆板性。一、运用不定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定型开放题,所给条件包含着答案不唯一的因素,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正确判断,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

2、思维的深刻性。2如: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真假分数的意义后,问学生:ba 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因a、b 都不是确定的数,所以无法确定 ba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在学生经过紧张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ba 时,ba 为真分数;当 ba 时, ba 是假分数。这时教师进一步问:a、b可以是任意数吗?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真假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学习分数时,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学习分数应用题后,让学生做这

3、样一道习题:“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 910,第二根截去 910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此题出示后,有的学生说:“一样长。”有的学生说:“不一定。”我让学生讨论哪种说3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时再让学生讨论:两根绳子剩下部分的长度有几种情况?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当绳子的长度是 1 米时,第一根的 910等于 910 米,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当绳子的长度大于 1 米时,第一根绳

4、子的 910 大于 910 米,所以第二根绳子剩下的长;当绳子的长度小于1 米时,第一根绳子的 910 小于 910 米 ,由于绳子的长度小于 910 米时,就无法从第二根绳子上截去 910 米,所以当绳子的长度小于 1 米而大于 9 10 米时,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这样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区别的认识,巩固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4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运用多向型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多向型开放题,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考方向,使学生产生纵横联想,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