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乐器:穿透时空的音响穿透时空的维吾尔音乐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伎胡音务多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描写西域乐舞的诗句,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乐声的深沉悲壮和清丽婉约 喀什噶尔古称疏勒国,它的“歌舞之乡” 的美名则可直溯秦汉那时的疏勒乐曲就已十分出名,至隋唐时期疏勒乐已达到鼎盛,与龟兹乐、于阗乐、高昌乐并称西域四大乐舞,并对中原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些穿透历史的悠扬的乐声,应该出自那些千姿百态的精美乐器:都塔尔、热瓦甫、沙塔尔、卡龙琴、艾捷克……几乎每一种乐器的身后,都隐藏着一段古老的记忆 《隋书・音乐志》曾记载:疏勒乐“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笛、萧、筚篥、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等十种 ”唐朝时,这些来自疏勒国的乐器还和它们的演奏者一起风靡了长安,其中妙解琵琶的乐师裴神符就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和赞赏 今天我们也许在喀什噶尔找不到琵琶和竖箜篌的身影,但是,莎车县文工团团长、对木卡姆和维吾尔族乐器都深有研究的依力哈木却告诉我,虽然西域的琵琶留在了中原,但是生活在西域的维吾尔族的先祖们把原来琵琶的琴身加长,就形成了后来的弹拨尔和都塔尔 “在喀什,几乎每一种维吾尔族乐器都带有着东方或者西方的影子,卡龙琴样子像扬琴,声音却与古筝类似,甜美纯净;胡西塔尔与小提琴同源;艾捷克则恰似二胡。
正是因为带着历史的烙印,彰显了维吾尔族兼容并蓄的胸怀,这些乐器才会代代相传 ”依力哈木的介绍,让我们对维吾尔族乐器更加充满了好奇,不仅想仔细聆听每一种乐器美妙的声音,还想知道它们诞生的过程 于是,在叶尔羌河流域刀郎人的故乡麦盖提县,我们终于见到了最原始的维吾尔族乐器、听到了最原始的乐声那是在维吾尔民间艺人玉素因・亚亚兄弟的家里玉素因・亚亚抱出了两而手鼓和刀郎艾捷克,手鼓的鼓面已经有些发黑,看来有些年头了,艾捷克的琴身细长,雕琢简单,泛着一层淡黄色的油光,显然是因为长期的摩挲所致玉素因・亚亚还告诉我,这两面手鼓包括艾捷克都是他们兄弟自制的据说,在喀什噶尔,很多民间乐师都会自己制作乐器,他们没有什么专业的技巧,只是凭着自己对那音乐的把握,就能做出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乐器来,所以虽然土气,但就像他们身体的一部分,熟悉、亲切,用手一摸就能感应到那涌动的音乐之灵,乐声就会喷薄而出 追寻西域乐器的辉煌 似乎是为了追寻当年西域乐曲的辉煌,我们在初冬一个晴朗的早晨,穿过喀什噶尔的街巷,在浓缩了喀什历史文化的手工艺品一条街――吾斯塘博依街上徜徉这里有很多家专卖维吾尔族传统乐器的小店,而且大多是店铺与作坊相连,可以一边观看那些奏出泉水般清澈音乐的乐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一边和店铺的老板拉拉家常,听一听关于维吾尔乐器的故事。
正走着,耳边忽然传来了几声清音,幽幽的,断断续续的,穿过街巷的上空,仿佛天籁,直入耳鼓:“噢,你听,是沙塔尔的声音!” 同行的维吾尔族姑娘兴奋地说 循着乐声,我们走进了一家古朴的乐器店弹奏乐器的是一位中年的维吾尔族男子,他自我介绍说,他是阿克苏文工团的乐队队长,名叫阿不来提,是专程来这家店定做乐器的 “全疆很多文艺团体都到这里来买乐器,因为它是一家老店,做的乐器音色好,装饰也精致 ”阿不来提边说边弹起了沙塔尔,那真是一把精美绝伦的沙塔尔:油亮的琴身呈华贵的红黄色,上面刻满了花纹,琴头雕成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让人觉得那清脆圆润的琴声仿佛是清晨鸟儿的歌唱 乐器店的隔壁就是手工作坊,几个老工匠正在埋头砍、削、旋、凿,那一块块木头,在他们的手里魔术般地变成了圆形的、空心的琴体,长长的、纤细的琴身做琴体和调弦的是店主人、70 岁的维吾尔族乐匠阿巴拜克日因为这两样最重要,关系着乐器音质的好坏 ”阿巴拜克日说他从 9 岁就跟着父亲学艺了,几十年来,不知有多少把乐器诞生在他的手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喀什噶尔街巷中纳格拉鼓的脆响,艾提尕广场都塔尔的张扬,麦盖提刀郎之乡卡龙琴的清幽,几乎都来自阿巴拜克日手中的刻刀。
他可以制作维吾尔族所有的乐器,品种多达 20 余种阿巴拜克日告诉我们,之所以新疆各地包括喀什本地的艺人都喜欢用他做的乐器,是因为这是一门祖传的手艺,几代人的精心打造,几代人的细心研磨,使他们制作的乐器不但音色圆润,而且很有艺术收藏价值看我们好奇地围着乐器东瞅西看,阿巴拜克日捋着花白的胡须笑了,耐心地讲解起维吾尔族乐器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都塔尔和弹拨尔相似,外形像个长柄的大水瓢,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材料多采用经过自然干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规格尺寸按照男士、女士和儿童的不同分类而定,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柄上用丝弦缠 17 个品位,小的有 14 个品位,男女都能弹奏都塔尔弹奏出来的琴音柔美动听,但是由于声音不够响亮,所以大多数时间用于小型的家庭聚会,演奏者自弹自唱,正可以尽情抒发情感,所以维吾尔族女子尤其喜欢弹奏都塔尔 卡龙琴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民间弹拨乐器,史籍中称它为“七十二弦琵琶 ”“喀尔奈” ,它不但是演奏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乐器,还是麦盖提刀郎木卡姆的主打乐器据史籍记载,卡龙琴是维吾尔族学者和音乐家艾布・纳斯尔・法拉比(约公元 870~950 年)发明的, 《乐师史》记载,艾布・纳斯尔・法拉比将一段粗大的杨木掏空,用兽骨做琴轴,用羊肠做琴弦,创造了第一个卡龙琴。
在所有的乐器中,沙塔尔的音色最为柔和,它独奏时声音纯净甜美,令人沉醉,合奏时婉转清扬,动人心魄我每次听沙塔尔的演奏,都会觉得心灵的沃野里有清泉奔流,浮躁的灵魂在瞬间就能感到安宁据说沙塔尔是公元10 世纪至 12 世纪时,在阮琵琶(多兰热瓦甫)和突厥古老乐器库布兹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清朝宫廷用作燕飨的新疆回部乐就叫塞塔尔沙塔尔基本都用桑木制成,一般长 140厘米上下,长柄下部是瓢形音箱,薄木作面板,柄上用丝弦缠品位,有一根钢丝主奏弦,有 8~12 根钢丝共鸣弦,这种乐器主要用于木卡姆的演奏 胡西塔尔,原名“艾西塔尔” “胡西”,维吾尔语是“ 欢乐” 或 “非常悦耳好听”的意思, “塔尔” 的译文是“琴弦”,合起来就是“悦耳的弦乐器” 胡西塔尔不但样子像小提琴,演奏起来音色脆亮,也同样有小提琴的风韵和感觉据说胡西塔尔是新疆佛教传播时期的回鹘乐器长久以来,这种美丽的乐器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是新疆早已失传的一种维吾尔族民间乐器20 世纪 70 年代,著名的维吾尔族器乐演奏家、民间乐器制作改革家吐尔逊江把它从岁月的角落里重新找回,恢复了它的样貌,并使它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维吾尔族弦乐器 当然,在维吾尔乐器中,我们最不能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