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6870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培训中对话,在对话中成长来自翠屏区首届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学员的对话思考整理者:武庙街小学校李小华对话时间:2017 年 9 月 23 日下午对话场景:翠屏区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微信群对话背景:9 月 23 号下午在泸州外国语学校玉章会场,聆听谭纯教授课程的时候,做了一个小游戏(每位学员各拿出一张纸,然后谭教授告诉学生对折,撕掉左上角,再对折,撕掉右上角,再打开,看看哪些学员撕的是一样的效果。结果出现有四五种形状) ,学员们结合从游戏想到运用于课堂或者家长会。对话主题:游戏或者暖场活动的合理运用整理说明:谭老师设计的游戏在班主任学员班引起了很多的见解和不同声音,学员们就游戏进行延伸拓展,触及

2、我们平时的课堂或者家长会。对话人物: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员。辅导教师:师培中心张倩(该班班主任) 。对话片段:师培中心张倩:刚才的游戏还可以延伸一下:玩第二轮,老师每发出一个指令,允许学生提问,最后再来看结果。大家可以猜一猜,第二轮游戏后学生折出的纸结果和第一轮有怎样的变化。二组吴昊天:沟通后就一样了四组陈善芳: 我认为还是会不一样,因为有学生中途不会认真听。三组范慈艳:还是会不一样,学生的理解有差异。赵场中学沈伟:第二轮完了就可以告诉学生们,学习就像折纸一样,要么多向老师请教,要么多和同学沟通,这样的互动才有对学习和生活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二组吴昊天:做游戏都不认真听啊?三组许雯雯:就算做游戏

3、,学生也有可能走神哦一组徐力:如果老师边说边示范性一起做,或许能达到同一目地。四组徐伯强:还是,指令有问题,比如如果第一步指令,请将纸平放在桌上,第二步,从下往上对折,第三步,从左往右对折,第四步,请把左上角撕了.。这个游戏不是很适合用来证明谭老师的观点赵场中学沈伟:我觉得班主任上班会课的话,还是以教育他人为目的做游戏或者讲一些实例去引导他们。二组张利:对头,在游戏中体会。三组许雯雯:班主任工作还必须和家长打交道,我觉得这个游戏还适用于开家长会。有时候家长对老师的话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误解的时候,家长会上做这个游戏可以让他们也明白沟通的意义,遇到不明白或者不理解老师时可以进行直接沟通,也许就是在

4、学生回家传达或者家长理解时产生偏差,从而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不愉快。二组张利:赞同韩丹:点赞三组许雯雯:有时觉得开家长会有点枯燥,家长些坐起找不到存在感,做点游戏也能活跃气氛,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四组徐伯强:我觉得有时该扮演连长,比如令行禁止的东西,比如发现正在学生翻围墙,正在损坏公物,这个时候就要求学生马上服从。有时也得像监狱长,比如熄灯就寝后,就是不能出寝室.所以我觉得不是不可以当连长监狱长,该是不能一直当连长监狱长,害得因地制宜。赵场中学沈伟:我准备回去就试试,看效果如何。培训反思:今天下午谭老师讲做的小游戏,一是他在过程中没有给学员提出疑问的机会,该怎样对折?该撕谁的左上角?各人拿纸的

5、方向是怎样的?二是他也没有做示范性引导。三是指令描述不具体。我认为谭老师借由这个游戏告诉在座的学员:我们在平时发出指令时就应该具体由操作性,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要延伸到我们与人交流,与家长交流都应该这样详细,以避免理解上的误差。我认为这样的游戏也可以叫做暖场活动,让对话者双方或者多方思维和手都动起来,以促进后续活动事半功倍的效果。课题思考:在这一场景中,班主任学员们全员参与,思维碰撞,不仅理解了讲授教师的用意,还拓展延伸至我们的教学,与人交流,这就已经是将对话的内容内化,提升了我们的视野与见解,这样的对话有思想深度,有操作的实践意义。本次培训班采取“焦点讨论法

6、”的模块感受分享:1.李小华印象最深刻的点一,青年用知识教学,中年用智慧教学,老年用修养教学。我觉得非常受用,我希望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应该自己还算是年轻哟,更希望能用智慧的教学,因材施教的创造性教学,努力学习用修养教学,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以年轻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为教而修道。点二,田教授讲的评语生活储存法非常好,将学生平时的优点或可爱进步之处立刻记录下来,如这次运动会中某位学生跑步中精彩的时刻,或者某同学的一句暖心话语;我认为这是教学随笔,用笔触记录下学生的点滴,记录下我们自己的成长反思,这是以往我做的不足的,本学期我的学生评语就打算这么记。2.王玲点一:田教授在班级管理的基本过程中提出明确目

7、标,“每个人都有目标,班级才有目标”。这一观点给我带来很大启发。是的,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一只无头苍蝇,犹如航海没有方向,靠不了岸。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给孩子们设定目标。有了目标,孩子们围绕自己的梦想去奋斗。这样班级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目标,班主任时不时去检查孩子们的目标完成情况,班级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点二:家长亲情管理。教育不是单项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因此,父母在教育中起着重大作用。今后,我将大力加强家庭教育,让家庭与学校共育孩子的未来。3.王春华 印象深刻点一:家长亲情管理之共担;感受:共鸣;小

8、学孩子来到学校就是一张白纸,很多行为习惯并不知对错,也不知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一些错误完全是家长粗糙、简单、或纵容教育方法和态度造成的。我会利用家长会和家长个别谈话等途径对家长进行再教育,指导家长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认识到学生管理中家长亲情管理共担的原则,使其家长参与到管理学生中来。点二:建立规则的热炉法则;感受:工作思路得到进一步开拓。价值:具体的操作细则使操作性更强。回到学校查看是否有模棱两可的规则进行修订并执行。4.胡燕洪 印象深刻点:“选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择”;感受:迷惘!我觉得生活中并不是处处都能做到,心想事成,选择我所爱。即使能潇洒的选择所爱,如何能真正做到爱我所选择呢?

9、还是需要用心去体会!今后努力的方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并且爱上它!就会让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注重综合素养的养成,待到有一天,他们能有实力“选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择”!点二:家长亲情管理中的“陪伴”,感受,担忧!我知道孩子的成长中陪伴很重要,但在农村小学中,这种“陪伴”成了一种“奢侈”!大部分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有的家庭离异,不管孩子!有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母亲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已经不愿意接家长电话!他觉得父母还没有老师对我好,陪我的时间多。孩子与家长的“隔核”渐渐形成,令人担忧!今后努后的方向:建立班级微信群,让孩子有机会和

10、父母视频,加强沟通!多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心理活动,适时疏导!让孩子明白父母远离他们,是有“苦衷”的!珍惜身边关爱他们的老师,朋友,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5.范慈艳:观点一:田教授的讲座之管理的基本过程中的配置资源的班干部配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一观点很赞同。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给他们每个孩子一个小小的职务,不仅增加了他们自信心,而且他们还会利用自己的职务尽力为大家尽一份力,同时他们在课余时间有事做,减少老师的负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挖掘班级学生的长处,不因任何原因其实每一个孩子,建立健全班干部管理系统,把自己解脱出来。观点二:纯哥的培训目的:做一个阳光、自信、幸福的学生工作者。希

11、望学生自信阳光,老师就要活得阳光,摆正自己的心态,遇事不急不躁,将目光设定在学生天真上,这样就能感到光明,美丽与快乐。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做令自己高兴的事,这样你的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你也就成为一个阳光快乐的人!6.许雯雯 观点一:对于上午田恒平老师讲的年轻老师“用知识教学”,中年教师“用智慧教学”老年教师“用修养讲学”感悟很深。我首先很赞同田老师的观点。同时在这个观点上也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前几年的我上公开课都会提前反复备课,磨课,课前也要准备精美的 PPT,更重要的是怕学生在我的课上出现“意外情况”,感觉会特别尴尬或者不知如何应对。但是经常听课,经常学习,慢慢地,就算

12、是上课,我也就是理一条思路,抓住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上课了,而且越来越喜欢朴实的课堂了,处理学生在课堂预设之外的问题时也更加得心应手了。观点二:对于下午纯哥提出的“不能让大象上树”感悟也很深刻。首先我也表示对这个观点非常认同。因为我们面对的几十个学生,他们确实是不同的个体,差异性是绝对存在的,有的爱好学习,有的爱好体育,有的爱劳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不同的特质,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成绩,一味只喜欢“乖乖女”,我们面对不同的孩子要尽可能的因材施教!首先尊重个体,其次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最好也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让我们行走在教育路上且行且思7 杭艳 观点一: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各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

13、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然而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学生,我们一部分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因才学与财富不成对比,“读书无用”造成了社会的浮躁状态。但教育是人类灵活的净土,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我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潜心教书,享受宁静。观点二:转化问题学生的措施之一是肯定加改善。利用积极因素,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适时扬长避短。抓住一个闪光点进行表扬,使他们感到温暖、获得成功的喜悦。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谅解,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罚,带领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8、舒小琴观点一:上午田教授的讲座中关于班级活动管理课堂活动的介绍中,田教授说到了“暖场活动”

14、,而且田教授还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暖场活动操-手指游戏。这样的活动不仅增长了老师们的知识,还增强了培训的趣味性,让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获取了知识。田教授还让我们在网上搜索关于暖场活动的知识,而且要求每个老师至少要会 20 个以上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课堂,而且让孩子在愉悦轻松中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欢的。以后我也要加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学习和研究,加强班级活动的管理,更好地让孩子们爱上学习,爱上课堂;愉快学习,乐意学习!观点二:下午在谭纯老师的讲座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听到这个观点我很为震惊!“生命”这是怎样的词汇?怎样的高

15、度!瞬间觉得自己以前对教育的理解太狭隘,太片面了。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关注、关爱学生,不能因为关注学业而忽视学生生命,不能因为学生一次考试成绩或一次作业没交而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创伤,因为在学生生命的成长道路上一次考试,一次作业显得太渺小了。我们应该要铸教育情怀,铸爱生情怀,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是“生命”!以后我会好好地爱我的孩子们,努力成为阳光,让我的孩子们成为一棵棵灿烂的向日葵!9,李长琴:观点一:田教授给我们讲述那个大学生退学改休学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需要宽广的教育情怀。我很赞同。那不停地给血气方刚的男生倒一杯又一杯茶就是田教授的教育艺术吧!孩子成长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做为教师,需要博大的胸怀,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当然宽容不是纵容,理解并不是赞同。观点二:谭纯老师的教师不要混淆自己的角色。通过谭老师对比监狱,军队,教师三者的职责。我对教师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确实犯了角色定位错误的问题。如果我们无论什么事情都用惩戒的手段对待孩子,或者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孩子与我们敌视,关系更加紧张,更不愿意接受教师给他讲述的任何道理,我们需要多点耐心与爱心,关注孩子的进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正做孩子成长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