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66291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桥梁一队2011 年危险源分析及控制管理方案2011 年 3 月中铁五局沪昆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桥梁一队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 HKJX-2 标桥一队高、中度危险源分析及控制管理方案 第 1 页 目 录一、指导思想 .2二、本管段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 .2三、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 .3(一)危险源辨识 .3(二)危险因素分析 .4(三)风险评价 .6四、各类事故的控制管理方案 .7(一)个体伤害事故控制管理方案 .14(二)火灾、化学物品爆燃或爆炸应急预案 .16(三)坍塌控制管理方案 .18(四)暴风雨

2、控制管理方案 .19(五)地震、水灾控制管理方案 .19(六)爆破施工控制管理方案 .19中铁五局沪昆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桥梁一队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 HKJX-2 标桥一队高、中度危险源分析及控制管理方案 第 2 页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桥梁一队2011 年高、中度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业主、监理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促进我队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以及当施工中发生事故时,能够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根据本管段施工特点,进行了危险源

3、分析辨识后做出相关控制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保证现场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保安全、保质量、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管段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二、本管段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一)、桥涵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行业,其特点共性是:1、构筑物形式多样,点、线型施工,较难实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及文明施工。2、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大量的工人、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施工人员都要随着施工的进展而不停的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3、工程点

4、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4、工程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5、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着变化。6、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较低,几乎 70%的工作必须人工辅助完成,施工人员的参与加大了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安全隐患。(二)、本管段主要危险源位置、区域及相应的控制措施:1、岑港河特大桥:岑港河特大桥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与弋阳县境内,道路通达,交通便利。桥址起讫里程为 DK392+675.520DK396+09

5、6.770,其中线路DK393+146.850 上跨越既有沪昆铁路。桥址区沟渠纵横、鱼塘零星分布,于里程中铁五局沪昆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桥梁一队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 HKJX-2 标桥一队高、中度危险源分析及控制管理方案 第 3 页 DK393+577.100 跨越岑港河,河面宽约 5490 米,水量丰富、水系发达。其中临近营业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上跨既有沪昆铁路现浇梁梁施工对过往行人行车等的影响;控制措施:在路口等明显位置设置警示牌告知过往行人,在大件构件运吊安装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时分段限制通行。做好详细的超前地质预报、勤量测、勤支护,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

6、教育和营业线施工培训等。2、弋阳沪昆铁路立交特大桥:弋阳沪昆铁路立交特大桥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朱坑镇境内,地形较为平缓,水塘、水沟分布多,交通便利。桥址起讫里程为DK398+288.745DK400+173.878,其中线路 DK399+610.50DK399+760.60 跨越既有沪昆铁路,采用 5-24m 门式墩跨越,施工难度大,既有线的防护要求高。控制措施:在路口等明显位置设置警示牌告知过往行人,在大件构件运吊安装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时分段限制通行。做好详细的超前地质预报、勤量测、勤支护,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营业线施工培训等。3、其余特大桥(大桥)区段:钻孔桩、承台基坑防护、

7、高墩(模板)施工及箱梁架设对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影响;控制措施:旋挖钻、冲击钻成孔严格按照其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作;承台基坑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等原因设置基坑及边坡的安全防护措施;高墩施工相关作业人员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佩戴正确,对脚手架进行验收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语;箱梁架设及架桥机过孔时严禁桥下行人,杜绝意外事故发生。4、钢筋加工场:本管段现有钢筋加工场 2 个,分别为 2#钢筋加工场、3#钢筋加工场。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有氧气、乙炔瓶的存放、施工、运输过程中的违章操作,临时用电的违章操作,机械设备的违章操作及钢筋笼的吊装等。控制措施:严格按照各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培训

8、及岗位技能培训工作。作业前告知相关作业人员其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等。三、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一)高、中度危险源辨识: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高处作业特性,结合我队管段内各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环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 8 个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为:中铁五局沪昆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桥梁一队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 HKJX-2 标桥一队高、中度危险源分析及控制管理方案 第 4 页 a、高处坠落;b、物体打击;c、起重及机械伤害;d、触电;e、支架倾覆;f、车辆伤害和坍塌;g、火灾、爆炸;(二)危险因素分析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列表

9、序号 作业现场 危害因素 危害结果 控制措施1 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高空落物;作业平台、安全防护网、高空作业通道不规范2 交叉作业不戴安全帽;高空落物;安全网、交叉作业防护措施不到位;上下作业协调不够;违章指挥高空坠落、物体打击;a、落实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安全措施;b、加强安全培训、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加强现场安全检查、整改安全隐患;d、制定安全施工组织方案;e、加强现场组织协调;f、严禁违章作业,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力度,执行安全奖惩制度。3起重吊装模板拆除作业操作人员无证上岗;不执行操作规程;精力不集中;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超负荷作业;吊具索具缺陷;指挥不统一、信号不明确

10、;吊物捆绑不牢;作业范围无警戒、警示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支架倾覆;a、起重设备审查检验、取得准用证后方可工作;b、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严禁无证上岗;d、操作人员精力集中;e、高空作业系安全带;f、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g、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整改安全隐患;h、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奖惩制度4 施工用电电线老化、破损未包扎;作业手持灯具未使用a、建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b、加强员中铁五局沪昆江西段站前工程 HKJX-2 标项目二分部桥梁一队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 HKJX-2 标桥一队高、中度危险源分析及控制管理方案 第 5 页 36 伏以下安全电压;电线乱搭、乱接、乱拉;配

11、电线路规格选择不当;非电工人员违章操作触电、火灾;工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加强安全交叉,对不符合用电规程进行整改;d、非用电人员严禁违章操作;e、配备消防器材;f、实施安全奖惩制度5乙炔、氧气瓶存放乙炔、氧气瓶没有分开存放;存放仓库周围没有明显安全标志;施工现场没有分隔五米以上;乙炔、氧气瓶离气割作业点太近;乙炔氧气输气管破损未包扎或损坏严重漏气火灾、 爆 炸;a、乙炔、氧气瓶仓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b、乙炔、氧气瓶运输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随时做好气瓶的防倾倒措施;c、气割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d、乙炔、氧气输气管破损要包扎好、破损严重的禁用6 气割在易燃易爆场所气割作业;未及时关气;与起源相连的割具放入容器内;气瓶安全距离不够;违规操作;火灾、 爆炸、 灼伤;a、严禁无证人员操作;b、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严格安全检查、整改事故隐患;d、严禁氧气瓶和乙炔瓶混放;e、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气割作业7 临时用电雨天作业;漏电;焊接场所无防护措施;焊机线破损;在易燃易爆物旁作业无防火措施触电、 火灾、 灼伤;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