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整理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644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经济学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技术经济学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技术经济学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技术经济学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技术经济学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经济学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经济学整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金流量的概念一个项目的建设,其投入的资金,花费的成本,得到的收益,都可以看成是以货币形式体现的现金流出或现金流入,把各个时点上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称为现金流量(CF) ,流出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出(CO),流入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入(CI),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称为净现金流量(NCF)。 (P10)视角:特定角度类别:CIt; COt; (CI-CO)t(二)现金流量图的绘制技术经济分析中,常遇到的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残值回收,流动资金回收。常遇到的现金流出:投资,成本,税金。例: 某建设项目第 1 年年初投资 200 万元,第 2 年年初又投资 100 万元,第 2

2、年投产,当年收入 500 万元,支出 350 万元。第 3 年至第 5 年年现金收入均为 800 万元,年现金支出均为 550 万元,第 5 年末回收资产余值 50 万元,试画出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图。某工程项目初始投资为 200 万,每年产生的净收益为 50 万,第 7 年追加投资 100 万,当年见效,且每年产生的净收益由原来的 50 万变为 80 万,该项目的经济寿命约为 10 年,残值为 0,试绘制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技术经济分析中常见的现金流量:现金流出:投资;成本;税金现金流入:销售收入;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回收流动资金例:某机床设备原始购置价值为 101 万元,预计使用寿命年限为

3、10 年,设备报废时残余价值为 1 万元。则该设备每年须计提折旧额(按平均年限折旧) 10 万元摊入成本。如该设备已使用 6年,则设备净值为 41 万元。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00 元,预计净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为 5 年,则按平均法计算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及第 3 年末帐面净值分别为多少?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折旧年限 =(1-4%)/5=19.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年折旧率 =10000*19.2%=1920第 3 年末帐面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前 3 年总折旧额=10000-1920*3=4240计算一台估计生产 100 000 个单位的设备折旧额。设备成

4、本为 10 000 元,预计前 2 年每年生产 20 000 个单位,第 3 年生产 30 000 个单位,第 4 年生产 10 000 个单位,最后一年生产 20 000 个单位,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解: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0 000-0)/100 000=0.1 元第 1 年折旧额=20 000*0.1=2000 元依此可算出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 折旧年限 *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 *年折旧率最后两年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残值)/2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 10000 元,预计净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为 5 年,则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年

5、折旧率、年折旧额及年末帐面净值分别为多少?解:第 1 年折旧率为:2/5第 1 年折旧额为 10000*2/5=4000第 1 年末帐面净值为 10000-4000=6000依次类推,每年折旧率、折旧额和年末帐面净值如下表所示:某企业 2007 年生产电动风扇 5 万台,生产成本 550 万元,销售单价 150 元台,全年发生管理费用 9 万元,财务费用 7 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 4,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 5,所得税率为 25,企业投资收益为 14.1 万,求该企业 2007 年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解:利润总额 = 5150 (550 +9 +7+51504) 51505+14

6、.1 = 130.6(万元)所 得 税 = 130.6 25 = 32.65 (万元)税后利润 = 130.6 - 32.65 = 97.95(万元)某企业 2006 年生产 A 产品 8000 件,生产成本 120 万元,销售单价 220 元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 10 万元,财务费用 6 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 3, 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 5,所得税率为 25,企业无其他收入,求该企业 2006 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 解:利润总额=2200.8 (120 + 10 + 6+ 2200.83%) 2200.85%=25.9(万元)税后利润:25.9-25.925%=1

7、9.4(万元)第三章 资金的等值计算如果将一笔资金存人银行,这笔资金就称为本金。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储户可在本金之外再得到一笔利息,这一过程可表示为:F=P+I 式中: F本利和 P本金 I利息 利率几个习惯说法的解释:“利率为 8%”指:年利率为 8%,一年计息一次。“利率为 8%,半年计息一次”指:年利率为 8%,每年计息两次,或半年计息一次,每次计息的利率为 4%。计息的方式单利与复利1)单利:仅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息。例:本金 100 元,三年后本利和为 (i=10%,单位:元)例 某企业以 6%的年利率向银行贷款 1000 万元,贷款期 5 年,分别以单利、复利计算。问 5

8、 年后企业支付多少利息?如果贷款期为十年呢?复利法:I=F P =1000 (1+6%)5 1000 =338.23 万元单利法:I= F P = P i n =10005 6%=300 万元复利计算方法比单利计算更能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因此在技术经济分析中,绝大多数情况是采用复利计算.例:某人把 10000 元,按利率 10%(以单利计息)借给朋友 3 年。3 年后,改以复利计息,朋友又使用了 4 年。最后他从朋友那里收回的本利和 F 是多少?解: 单利计息法公式:F 前 3 年P(1 i n) 复利计息法公式:F 后 4 年P(1 i)n F=10000(1+10%3)(1+10%)4=1

9、9033 元 最后可收回本利和是 19033 元。现在存入银行 100 元,年利率为 12%,一年末一次性可以取出本利和多少?若一个月计息一次,则一年末可以取出本利和多少?在复利计算中,利率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计息周期可以与之相同,也可以不同。当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一年内计算利息的次数不止一次了,在复利条件下每计息一次,都要产生一部分新的利息,因而实际的利率也就不同了(因计息次数而变化) 。假如按月计算利息,且其月利率为 1%,通常称为“年利率 12%,每月计息一次” 。这个年利率 12%称为“名义利率” 。也就是说,名义利率等于每一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乘积。但是,按复利计算,上

10、述“年利率 12%,每月计息一次”的实际年利率则不等于名义利率,应比 12%略大些。设名义利率为 r,一年中计息次数为 m,则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应为 rm,求一年后本利和、年利率?单利方法:一年后本利和 F=P(1+i 期m)利息 Pi 期m年利率:P i 期m / P = i 期m = r 复利方法:一年后本利和 F=P(1+i 期) m利息 P(1+i 期) m - P年利率:i = P(1+i 期) m P/ P = (1+i 期) m -1所以,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为:i = (1+i 期) m 1= (1+r/m) m 1当 m1 时,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当 m1 时,实际

11、利率大于名义利率。当 m 时,即按连续复利计算时,i 与 r 的关系为: 例:住房按揭贷款名义利率 i =5.04%,每年计息 12 次计息期利率:r/m=4.2 (月息)i (1+rm)m - 1 (1+5.0412)12 - 15.158实际利率:i=5.158%(年利率)例(P36 )现设年名义利率 r 6%,则年、半年、季、月、星期、日的年实际利率如下表所示。当利率周期与计息周期不等时,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1)将其换算为实际利率后,再进行计算; (2)直接按单位计息周期利率来计算,但计息期数要作相应调整。例:某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年利率是 6.39%,每月计息一次,则年初借款 10 万元

12、,则 1 年末一次性需偿还本利和多少?年名义利率:6.39%;月实际利率:6.39%/12=0.5325%年实际利率:(1+6.39%/12 )12 1=6.58%10*(1+6.39%/12)12=10.658 万 10*(1+6.58% )=10.658 万但若计息周期为 1 年,则 1 年末一次性需偿还本利和:10*(1+6.39% )=10.639 万案例分析方案一:借款 100 万,年利率为 8%,一个季度计息一次。方案二:借款 100 万,年利率为 8.5%,半年计息一次。问:若两年后还款,则选择哪种借款方式?解答:方案一:100(1+8%/4)8=100 1.172=117.2(

13、万元)或: 实际利率:i= (1+8%/4)4 -1=8.24%100 (1+8.24%)2=117.2 (万元)方案二:100(1+8.5%/2)4=1001.181=118.1(万元)或: 实际利率:i= (1+8.5%/2 )2 -1=8.68%100 (1+8.68%)2=118.2 (万元)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资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利率几个相关的概念“折现”或“贴现” 、 “现值” 、 “终值” 、 “年金”等资金等值计算:利用等值的概念,可以把在一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金额换算成另一时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叫资金等值计算。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称为“折现”

14、或“贴现” 。将来时点上的资金折现后的资金金额称为“现值” 。与现值等值的将来某时点的资金金额称为“终值” 。进行资金等值计算要涉及到五个基本参数,它们是: i每一利息期的利率,通常是年利率。n计息周期数,通常是年数。P资金的现值,或本金。F资金的未来值,或本利和、终值。A资金的等年值,表示的是在连续每期期末等额支出或收入中的每一期资金支出或收入额。(一)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已知 P,求 F?终值又称将来值,是指将现在一定量的资金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一次支付终值公式为 F=P(1+i)n=P(F/P,i,n)例 3.2( P38)某公司现在向银行借款 100 万元,年利率为 10%,借

15、款期为 5 年,问 5 年末一次偿还银行的本利和是多少?【解答】由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可得: F=P(1+i)n=P(F/P,i,n)=161.1(万元)查表得:(F/P,10%,5)=1.611例:一份遗书上规定有 250 000 元留给未成年的女儿,但是,暂由她的保护人保管 8 年。若这笔资金的利率是 5,问 8 年后这位女孩可以得到多少钱?计算公式: F= P(1 i )n F 250 000(1+5%)的 8 次方 = 250 000 1.477 = 369 250(元)(二)一次支付现值计算已知 F,求 P?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资金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一次支付现值公式为 P=F /(1+i)n=F(P/F,i,n)例:某人为了 5 年后能从银行取出 100 元,在复利年利率 2%的情况下,求当前应存入金额。【解答】P=F/ (1+i)n=100/ (1+2%)5=100(P/F,2%,5 )=100 0.9057=90.57(元)(三)等额支付终值计算例:某人从 30 岁起每年末向银行存入 8 000 元,连续 10 年,若银行年利率为 8,问 10 年后共有多少本利和? 例:某投资人若 10 年内每年末存入 10000 元,年利率 8%,问 10 年末本利和为多少=10000 (F/A,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