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6157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小说阅读——基本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一、小说阅读步骤1、粗读,画出重要信息。2、 ()划分层次,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主题,分析艺术特色。3、审读题干,确定答题方向(即明确题型)4、精读,确定答案区间,规范答题。二、高考小说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主题1、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考察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 5、品味语言特色 6、分析写作技巧【基础知识】1、小说情节(1)概括故事情节1、题型: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化总共写了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2、解题思路:理清小说层次结构,围绕主要人物,抓住地点变换、时间推移,条目清、要点全。(2)分析情节作用1、 (1

2、)题型:xx 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文中 x 段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对某事物、人物描写叙述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2)解题思路:(抓住四个关键词结合情节在内容、结构、表达效果方面的一般作用答)内容上写什么?结构上作用?特殊表达效果?2、小说情节的作用(A)内容上:对环境的作用:交代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人物活动的合理性对人物的作用:正面刻画人物形象;侧面衬托主要人物对主旨的作用:揭示主旨,深化中心。(B)对情节结构的作用:铺垫伏笔,使情节发展合理照应上文,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推动情节发展与 xx 形成对比。(C)特殊表达效果: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吸引读者;出人意料、

3、引人深思3、情节设置技巧评价(A)开头有倒叙式、悬念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B)结尾:a、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式;b、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式耐人寻味、深化主题; c、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含蓄隽永、引人深思、耐人寻味。(C)开头结尾: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完整。(D)全文:a、一波三折,铺垫伏笔;b、倒叙插叙,详写略写;c、明暗线索,前后对比;d、抑扬结合;e、误会、巧合;f 情节反转。(E)作用: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F)总结:小说情节设置巧妙之处?答题思路:小说情节设置技巧手法+效果作用。【注意事项】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完成本类型题必须注意的几个要

4、点。2、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人物形象(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1、题型:xx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xx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答题思路:身份形象+性格特点、人物品质(理解作者感情倾向:正、反)分条概括,结合内容分析。(2)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A)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B

5、)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他人叙述评论、环境烘托对比。(3)次要人物的作用1、对比烘托,侧面表现主要人物,突出主题2、线索或见证(如祝福中的鲁四爷)3、构成环境(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封建大家族)4、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5、增加文章生动性、丰富性。(4)总结(A)人物形象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2、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3、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4、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B)人物形象分析概括的要素1、时代背景;2、职业身份;3、性

6、格特征;4、典型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概括应该包括以上内容。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人物分析都需要这么完整。(C)分析人物形象的依据1、作者介绍性的话;2、对人物的各种描写;3、其他人物或景物的侧面表现;4、分析人物形象就应该把他放在社会环境(典型环境)中去理解;5、通过人物间的关系;6、人物的身份、教养、气质等三、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描写跟任务的塑造和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7、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气候、地点、时间、景色、场面等。作用:代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为故事发生提供背景;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情节埋伏笔做铺垫;象征和暗示(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揭示或深化主旨。(3)环境描写的手法:诗歌景物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4、分析写作技巧(1)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抑扬、铺垫、照应、悬念、巧合(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不同顺序(顺序、倒叙、插叙、双线)的作用倒叙:把故事的结局或后面的情节放到开头写。其好处为: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与结构的单调。插叙:在主

8、体事件的叙述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其它情节。其好处为: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作用;既可以丰富充实内容,又可以保持清晰地脉络。补叙:对主体事件的补充叙述。其与插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是基本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去掉它会影响事件的完整性。补叙可以在篇中或篇末,插叙只能在篇中。双线结构:一篇小说中有两条故事线索在发展。2、人物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侧面描写,上文已提到)3、人称的运用(第一、二、三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便于抒情交流,有亲切感;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

9、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自由和灵活。4、表达方式的结合(夹叙夹议等)(3)语言运用特点语言风格特色、语言精炼、句式整齐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修辞手法的运用(4)结构方式情节设置技巧铺垫、伏笔、照应、悬念、巧合、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前后照应、开头结尾特点、线索5、概括主题(1) 【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3、解释了人生道理4、对现象的反思5、表达了情感(2) 【概括主题格式】小说通过的故事情节,刻画形象,揭示了,表现了,抒发了。例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 ,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 ,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6、标题的作用1、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中心事件2、透视或揭示主旨、感情3、标题是小说的线索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5、手法及特殊表达效果(比喻、象征、反问、双关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含蓄蕴藉、丰富内涵、引人深思)7、品味语言特色【答题思路】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1、句式修辞特点:描写生动形象,如见其人、如听其言、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2、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3、叙述语言简洁、传神4、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地方特色、朴实清新、生活气息、乡村气息、哲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