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语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5534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网络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网络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网络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网络语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结合了汉语、英语和汉语拼音,在计算机互联网上使用的语言,它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的特点。当今社会,网络语言正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当中,学生的话语方式、生活习惯也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这样的变化冲击着语言教学,冲击着历史悠久的汉语和汉字。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为语文教学服务,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语言在交际中的广泛使用。曾看过学生的这样一篇文章:“昨晚,偶GG 带着他滴 GF 到偶家来 7 饭,那个 MM 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 PMP,那样

2、子真是好 BT,实在是让偶粉寒,偶粉 8稀饭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 QQ 上“打铁”去了。 ” 了解网络语言的人觉得它新奇、简单、幽默,没有上网经验的人则会觉得不知所云。这些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交流的困难,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此类网络语言,词汇混乱,语法逻辑杂乱,主题单薄、庸俗。大量“汉字+数字+符号+ 外文+其他”的大杂烩式的网络语言,严重地影响了中小学语文教学。 二、规范网络语言,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 1.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辨别能力。 网络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迎合了当代人求新、求变的社会心理,和严谨、规

3、范的传统语言相比,具有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因而很受青年学生的喜爱。网上的快速交流,使学生不再对语言进行仔细推敲。没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势必会导致对语言的错用和乱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时,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要发挥好作用,就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语言规范。所以,Z 文教师就要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语言规范。 2.适当教授一些社会方言知识,提高青少年运用语言的能力。 “社会方言是各种言语社团在全民基础上产生的具有自

4、己特点的语言变体。 ”网络语言是网民这一言语社团在网上交流时创制的一种社会方言,是传统语言的变体,它适用于网络交流的语境,在网民这个言语社团内部它可以作为交际工具,但是如果把它拿来广泛运用到网络之外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势必会引起语义的误解。比如网民们说的“美女” 是指 “霉女”,和网络以外的传统语言中的意思完全不同。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理论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传统语言和社会方言的不同,认清只有传统语言才是全民的交际工具,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方言具有局限性。 3.强化网络语言的规范教育,引导学生使用积极健康的网络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语言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对于活泼好动、求

5、新求异的青少年来讲,这会束缚他们的思维,不利于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会导致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网络语言新鲜奇特、生动形象、活泼幽默,能较好地表达思想和意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有些网友形容某人有点笨,不直接说明,而说“他的内存不够” 。通过使用一些好的网络词语,不但不会引起歧义,反而会丰富表达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网络语言风行天下,它在发挥自己交际作用的同时,也对传统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学校和教师要继续加强传统语言教学,提高青少年运用规范语言的能力,使其能够自觉维护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利用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宜君县高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