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35528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动机的润滑要求及用油电动机的润滑电动机的品种与规格大小众多,一般电动机的润滑剂选用取决于轴承类型、转数和温度、负荷等。小型电动机常用滑动轴承,在轴承座内设有储油槽或油池采用甩油环和油链、甩油圈在轴套内使用润滑油循环润滑,也有用油绳润滑的,保持润滑油的耐用寿命为 20000-4000H。中型电动机多用滚动轴承( 内径 25mm 以上),使用润滑脂润滑,通常一次性装填润滑脂(轴承内装填约 1/2 脂,使用 1 年后再清洗更换)。大型电机中可能使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两种润滑剂都可能使用,一般滑动轴承用油润滑,滚动轴承用脂润滑。电动机的轴承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65-80 之间,合金滑动轴承最好低于

2、65。下表为电动机用油。表 电动机用油 容 量/KW 容量 工作条件 100 以下 100-1000 1000 以上 高速 1500-3000r/min 2 号锂基脂、2 号钙基脂,2 号钙钠基脂 2 号锂基脂、2 号钠基脂 2 号锂基脂、2 号复合钙基脂 中速 1000-1500r/min 2 号锂基脂、3 号钙基脂、2 号钙钠基脂 3 号锂基脂、3 号钠基脂 2 号锂基脂、3 号复合钙基脂 低速 1000r/min 3 号锂基脂、3 号钙基脂、3 号钙钠基脂 3 号锂基脂、3 号钠基脂 3 号锂基脂、3 号复合钙基脂 高速 1500-3000r/min L-HL32 液压油 L-HL32

3、液压油 L-HL46 液压油 中速 1000-1500r/min L-HL32 液压油 L-HL46 液压油 L-HL46 液压油 低速 1000r/min以下 L-HL46 液压油 L-HL68 液压油 L-HL68 液压油 润滑油脂选用原则1 润滑油脂选用通则 各种机械设备由于设计及工况不同,对润滑油脂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用润滑油脂的基本要求如下,供用户参考。 1.1 质量要求 润滑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润滑油润滑还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擦表面的温度,起到冷却作用。因此,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来选用不同质量要求的润滑油脂。例如,对于不同压缩比的汽油发动机,就应该选

4、用相应质量等级的汽油机油。正是由于汽油发动机的变化,才带动了汽油机油的升级换代。 在选择机械零部件的润滑油时,需要同时考虑润滑系统。循环式润滑系统特别要求选用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优良的润滑油,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并且容易分离水分和清除机械杂质。 1.2 润滑要求 汽车发动机运转时,由于在摩擦部件容易产生油泥、结焦和积炭,必须要求在发动机油中添加清净分散剂等添加剂,而且以清净分散剂为主。 工业机械设备的循环润滑系统由于要求能很快分离水分子和沉降杂质,所以不宜在工业润滑油中加入清净分散剂。 对于负荷高的润滑部位,经常可能出现边界摩擦状态,要求选用添加抗磨剂和极压剂的润滑油。 1.3 润滑油或润滑脂的

5、选用 润滑油一般能形成流体润滑,使摩擦副的两个摩擦表面被油膜完全隔开,减少摩擦表面的摩擦,降低磨损,同时具有冷却降温作用,因此,润滑油是机械设备润滑之首选。 润滑脂能很好地粘附在机械设备摩擦部件的表面上,不容易流失和滑落,特别是当热或机械作用逐渐变小,乃至消失时,润滑脂逐渐变稠,并恢复到一定的稠度,因此选用润滑脂润滑不需要经常添加,且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可以适用于一些工况。例如较高温或较低温、重负荷和震动负荷、中速或低速、经常间歇或往复运动的轴承,特别是处于垂直位置的机械设备。同时,由于润滑脂膜比润滑油膜厚,可以防护空气、水分、尘土和碎屑进入摩擦部件的表面。 1.4 粘度的选择 润滑油的粘度是

6、形成润滑油膜的基本因素。在中转速、中负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重负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负荷、高转速和低温等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 在使用温度范围宽、轻负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以内燃机油为例,选用合适的粘度和高粘度指数,使油品既具有足够的高温粘度来保证发动机在运转时的润滑和密封,又能在低温下有足够小的粘度来保证低温启动性能。 粘度的选择通常是按气温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负荷高低、转速大小或发动机的磨损程度等因素。以下列出推荐选用发动机油粘度的原则,供参考。 气候 地区气温范围,SAE

7、粘度等级严寒 东北,西北-30 -25 -30 305W 5W20 或5W30寒冷华北,中西部及黄河以北地区-25 -20 -25 30-20 -15-20 20-20 3010W 10W3015W15W2015W30寒温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15 -5 -15 3020W 20W30温 长江以南,长岭以北-10 30 0 3020 30温-热 南方 10 50 401.5 润滑方式 采用飞溅润滑、油浴润滑、循环润滑和油环润滑等润滑方式,润滑油在系统中反复使用,而且经常是分散成极小的油滴,与空气接触多,容易氧化变质,应该选用高质量等级的润滑油,并添加抗氧剂、防锈剂、防腐剂和抗乳化剂。 使用油壶

8、、油芯、油杯、油绳、油链等润滑方式,可选用质量等级较低、粘度较高的全损耗系统油。 1.6 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温度直接影响选用润滑油脂。一般说,使用温度低于 60 时,氧化反应不明显;但是,超过 60时,每提高 10,氧化速率成倍增长,润滑油的寿命也可能减半。 为降低润滑部位或润滑系统内的润滑油温度,可以考虑加装冷却器或散热片,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大气中的湿度对选用润滑油也有一定影响。在大气中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引起机械部件金属表面生锈,应该选用防锈剂的润滑油。大气中含盐分较高时,应该选用对海水具有防锈能力的润滑油。 1.7 制造商的规定 对于进口的或国产的机械设备,应当遵照制造商说明

9、书规定使用润滑油。若说明书同时列出国内外主要供应商的润滑油品牌、品种、质量等级等,由于对于同一润滑部位各品牌油品质量大致相近或相当,应该详细研究不同品牌的说明书及规格,由厂方和供应商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决定,更为妥当。 润滑脂更换指标润滑脂更换参考指标项 目 润滑脂锥入度变化 45滴点变化 15含油量(旧脂/新脂之比) 70铜片腐蚀 不合格其它混入杂质氧化变质有水乳化现象(砂尘、金属粉末等)有腐臭气味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轴承用油换油参考指标项 目 轴承用油粘度变化 起始值的10机械杂质 0.05%酸值升高,mgKOH/g 加添加剂 2.0未加添加剂 1.0水分,% 0.1常见的理化性能项目常见的理

10、化性能项目(1)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 g/cm3或 kg/m3表示。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884 和 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4052 和 D941、英国 IP 160、德国 DIN 51757 和 ISO 3675 等。(2)色度(Colourity)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

11、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3555 和 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56 和 D1500、英国 IP 196 和 ISO 2049 等。(3)粘度(Viscosity)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也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 mm2/s 表示。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265 和 GB 111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

12、有美国ASTM D455、英国 IP 71、德国 DIN 51562 和 ISO 3105 等。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5)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 Pas 表示,习惯用 cP 表示。1cP=10-3Pas。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示油品的低温启动性。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 2983、英国 IP 230 和 267

13、、德国 DIN 53018 等。(6)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一般以 VI 表示。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995 和 254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2270、英国 IP 226、德国 DIN 51564 和 ISO 2909 等。(7)闪点(Flash point)开口闪点是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闪点,以表示。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加热,其油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一般说,闪点越高,油品的使用温度也越高。但是

14、,闪点不等于高温使用极限。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353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 92、英国 IP 36、德国 DIN 51376 和 ISO 2592 等。(8)倾点和凝点(Pour point and Solidification point)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但是,倾点或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3535(倾点)和 GB/T 510(凝点),相应的国外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

15、MD97、英国 IP 15、德国 DIN 51597 和 ISO 3016 等。(9)酸值(Acid number)中和 lg 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以 mgKOH/g 表示。酸值用来反映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如环烷酸和油品氧化而生成的有机酸性产物。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越大,因此,它是油品变质的主要指标。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264。(10)中和值(Neutralization value)中和值是油品酸碱性的量度,也是油品的酸值或碱值的习惯统称,是以中和一定重量的油品所需的碱或酸的相当量来表示的数值。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4945,相应的国外标

16、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 974、英国 IP 139、德国 DIN 51588(1)和 ISO 6618 等。(11)总碱值(Total Base Number, TBN)总碱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 lg 油品中全部碱性组分所需的酸量,以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总碱值是测定润滑油中有效添加剂成分的一个指标,表示内燃机油的清净性与中和能力。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SH/T 025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 2896和 4739、英国 IP 276、德国 DIN 51537 和 ISO 3771 等。(12)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皂化值表示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并皂化 lg 物质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8021,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