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工作总结(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4681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工作总结(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06年工作总结(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06年工作总结(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06年工作总结(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06年工作总结(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工作总结(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工作总结(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6 年工作总结2006 年,对徐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外部环境较差的一年,是各项工作最为忙碌的一年,是取得成绩最大的一年,全系统干部职工在徐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局、省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年初工作会议制定的“一二一”工作目标,以监管网络为特色的宣传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以“放心肉工程”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取得新的成绩,大力扶持医药产业发展,2006 年医药产业总量达到 48

2、.6 亿元,比 2005 年增加了24.6%。全系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4-2005 年度徐州市文明行业”光荣称号,市局被徐州市政府评为“2005 年度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市局机关党委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为市级机关 5 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之一。市局被市政府评为“为2民办实事先进单位”。在 2006 年度全市机关行风评议中,群众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达到 99%。一、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药械市场秩序整治成效显著(一)药械市场进一步净化。2006 年,以打击假劣药品、净化药械市场为重点,结合专项检查整治,精心组织,层层发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药械监管工作引向深入,始终

3、保持规范整顿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秩序、严惩制售假劣药械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取得较大成绩,相继开展了“齐二药”事件专项检查、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专项检查以及针对安徽华源“欣弗事件”的检查处理工作,及时查处了多起大案要案。截至 12 月底,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 674 件,有效地净化了全市药械市场。市药检所发挥技术监督优势,加强质量控制,药品检验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完成药品检验 1818 批。 (二)农村药品“两网”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大力推进农村“两网”建设,全市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义务协管员、信息员已达1620 名。加强农村药学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 1148名具备

4、从业资格的农村药学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继续鼓励零售、连锁药店向乡村延伸,目前全市共有零3售药店 2112 家,其中单体药店 1598 家,占药店总数的 70.8%;全年新开办的 345 家药店中,农村药店就达 268 家,占新办药店总数的 77.6%。村卫生室药品全部由乡镇卫生院委托代购,农村“两网”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地区药品流通和使用状况有了根本性好转。(三)大力扶持药品经营企业发展。在促进药品经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重点帮扶药品直销中心发展,注重加强对直销中心的日常监管,严格按要求进行跟踪检查,做到年有计划、月有重点,检查频次每月不少于 2 次,发现问题责令其迅速整改。据统计,2006

5、 年全市药品经营企业销售收入达 34.2 亿元,比2005 年的 25.8 亿元增加 32.6%。仅徐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和徐州恩华和润医药有限公司2006 年销售额高达 18.6 亿元,与 2005 年的 13.9 亿相比,增长态势强劲,有力地带动了徐州医药经济的发展。同时,直销中心的良性运转,也从源头上把住了药品质量关,规范了我市乡镇卫生院、药店和诊所的购药渠道,净化了药品市场,进一步促进了药品供应网络向农村腹地的延伸,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铜山局大力开展“规范药房”创建活动,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4(四)“双 G” 认证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对恩华、赛德等 5 家企业

6、的 GMP 跟踪检查和对邳州银杏 GAP 基地的跟踪检查,全面开展药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组织对在库原辅料彻底清查,从源头上把住了药品的质量关。目前全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 19家,全年销售收入达到 7.8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8.3%。恩华和润、润东连锁、汉邦连锁等 7 家企业全部一次性通过全省范围内开展的 GSP 认证后专项检查,进一步巩固了 GSP 认证成果。扎实开展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以“生命、健康、安全”为主题的“全省万店无假药行动”得到全面落实。 (五)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果。加强了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做到证前审批与证后监管并重。2006 年,对二尖瓣球囊扩张导管、隐

7、形眼镜及护理液等重点监控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了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 192 人次,范围覆盖全市 24 家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生产企业,其中责令停产整顿 3 家,限期整改 8 家,目前厂容厂貌有了一定改观,产品质量管理意识有所增强。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111 家,医疗器械经营(批发)企业 292 家,医疗器械专营店 63 家,全年经济总量达 6.6 亿元,比 20055年增长 6.5%。(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检测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全年两次召开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场交流会议,进一步增强了 ADR 报告的责任意识,规范了监测工作行为,扩大了 A

8、DR 报告覆盖面。全年全市上报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数 246 例,位于全省第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 3606 例,位于全省第三,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标要求;在线上报单位 94 家,位于全省第五,丰县局在全省县级局中排名第二。(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齐二药”、“欣弗”等事件发生后,根据省局、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制定了应急处理工作预案,成立了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检查、通报、病例调查等工作,并安排相关人员、物资、车辆,接待投诉举报,接收相关材料、信息并负责汇总上报等,对发现的情况,按照省局的要求,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理。(八)政策法规工作取得新突破。进一步

9、完善执法监督保障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新梳理了全局的执法依据,在我局网站对外进行了公示;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做好复议应诉工作。进一步加6强法律法规培训,年内举办了 3 次行政执法专题讲座,全面开展了“五五”普法活动。睢宁局高度重视法制工作,行政执法工作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睢宁县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该局召开。二、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作用凸现,宣传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人民群众信任度不断提升(一)监管网络工作成绩斐然。1、市局监管网络工作继续深化。2006 年,市局继续把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年初制定了 2006 年度监管

10、网络工作方案,对社区宣传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了局领导分工负责、处室分片包干、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已在 5 个区 35 个办事处 256 个社区聘请协管员 551 名。依托监管网络,市局机关各处室和市药检所经常深入党政机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每季度印制一期宣传画,由各处室分片张贴到全市各个社区,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合理饮食安全用药常识的知识。定期举办联谊活动,邀请协管员参与药品执法活动和食品检查工作,提高了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组织人员编写、制作了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幻灯片,2006 年对所有的食品药品协管员进行了两次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7训,局领导和所在区政府领导亲自到培训班

11、讲话、讲课,收到良好效果。走进学校举办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受到了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市药检所积极走访厂矿、企业集团 30 余家,并和部分单位开展了乒乓球比赛等形式的交流活动,为在企业的宣传工作打开了局面。按照计划,市局分别于年中和年底对全系统监管网络和宣传工作进行了两次检查,并于 9 月份在丰县局召开了宣传工作现场会,对全系统宣传工作的平衡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监管网络工作作为我局工作的亮点,得到了国家局、省局的充分肯定。2、县(市)区局工作各具特色。各县(市)区局把监管网络建设工作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思路,特别是丰县宣传工作现场会后,进一步增强了对宣传工作重要

12、性的认识,协管员队伍已经建立,总人数达 2369 人,宣传工作形式各具特色,宣传覆盖率明显加大,宣传效果良好。丰县局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成立了宣传小分队,租借了一台宣传流动大蓬车,制作了流动宣传栏,走进社区、乡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年在中国医药报发表文章 11 篇,信息宣传累积得分居全市第一,尤其是宣传资料整理规范系统,8切实反映了所做的工作,成为全系统学习的榜样。铜山局创新开展了“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宣传活动,使宣传覆盖面达到 85%;为调动协管员的积极性,每年还为每位协管员发放通讯补贴 50 元。贾汪局统一刻制了宣传光盘,定做了人体秤,发放到党政机关、乡

13、镇和社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沛县局针对政府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等不同的层次,采取汇报式、贴近式、联动式、服务式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并为协管员发放工作补贴共 2 万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新沂局在全市县级局中率先建立了网站,利用妇联这一平台健全了监管网络,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在机关作风评议中,从上半年的排序较差跃升至年底的倒数第 16 位。睢宁局利用“政风热线” 和印制贺年片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机关作风评议始终处于较好的位次。邳州局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党员妈妈”活动,宣传工作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了合理饮食安全用药常识和识别假药的知识,既密切了食品药品监

14、管系统和基层的关系,提升了全系统的社会形象,又营造了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的大环境,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媒体和主题宣传效果显著。2006 年,全市9宣传工作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中心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与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联合开办了关注质量药监之声等专题节目,每周播出 6 次;走进新闻频道行风热线,通过热线与广大听众真诚交流,解答疑难问题;联合彭城晚报在全市推出“关注食品安全 情系彭城百姓我为食品安全献一策”为期四个月大型系列活动,共刊发稿件 43 篇,收集食品安全金点子 189 个,达到了宣传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

15、目的。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科普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520”为您饮食用药安全护航等活动前后,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主题宣传活动,据统计,全系统在主题宣传活动中共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手册近 6 万册,其他各类宣传资料 13 万余份。大力加强政务信息工作,截至 12 月底,报送省局网站政务信息 969条,采用 147 条;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用稿 235 篇,其中国家级 18 篇。三、围绕大局,把握重点,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一)以实施“放心肉工程”为重点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6 年,以食品放心工程为主10线,相继组织开展了儿童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行动、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

16、安全等专项整治,尤其是“放心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 2006 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我们认真落实“放心肉”工程方案,制定了“放心肉”工程示范单位申报标准和检查评定细则,建立了徐州市“放心肉”工程监管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不定期组织市机关工委、监察、公安、工商、卫生、动检、商贸等部门对 “放心肉”工程示范单位进行联合检查、抽查和明查暗访达 60多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 20 多次;查处违规经营摊点 23 处,取缔生猪私宰窝点 6 个,涉及生猪产品520 余公斤,进一步规范了肉品市场经营秩序,提高了肉品质量,肉品安全状况是历年来最好的时期。目前已有 52 家“放心肉工程示范单位”通过验收,全市三家定点生猪屠宰厂的日屠宰量已超过 1000 头,比 2005 年同期增长近 400 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放心牛肉”开始启动。8 月 23 日,省食安委办公室在我市召开了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现场会,李坚副市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食安委充分肯定了我市“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