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4245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体会:让我懂得了如何自立,如何与人相处。 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鞥有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生字聚宝盆 一、生字读得准。帝 d

2、义 y 伯 b 租 z 振 zhn 范 fn 闯 chung 凡 fn 巡 xn 嚷 rng 妇 f 惩 chng 篇 pin 荐 jin 翻 fn 帘 lin 页 y 删 shn 词 c 燥 zo 握 w 洽 qi 昏 hn 厅 tng 糊 h 二、多音字不可轻。处(ch )处理( ch )处所 喝( h )喝水(h )喝彩露(l )透露(lu )露馅 佛(f )仿佛(f )佛像 塞(si )塞外(s )阻塞( si )瓶塞 钉( dng )钉子(dng )钉扣子 三、难字用心写。 “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巡”字中的“”是撇点,不能写成半圆;“嚷”字的右半部分应写得紧凑一些

3、。 “昏”字的上半部分是“氏” ,不能多加一点;“荐”字的下半部分是“存” ,不能错写成“在” 。四、形近字细分辨。 帝(帝国)啼(啼叫) 义(意义)意(意思) 伯(伯父)泊(停泊) 租(房租)祖(祖国) 振(振奋)震(地震) 范(模范)犯(囚犯)嚷(吵嚷)壤(土壤) 妇(妇女)扫(扫地) 惩(惩罚)征(长征) 篇(篇章)翩(翩翩起舞)荐(推荐)存(存在) 翻(翻阅)播(播种)词(词句)伺(伺候) 燥(燥热) 躁(暴躁)洽(融洽)恰(恰当) 历(历史)厉(厉害) 糊(模糊)-蝴(蝴蝶) 词语万花筒 四、同音字 崛(崛起)/掘(发掘) 燥(干燥)/躁(急躁) 码(码头)/蚂(蚂蚁) 逾(逾越)/

4、愉(愉快)一、词语会读写。 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 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 二、词语会理解。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衣衫褴褛:衣着破烂不堪。 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教室里

5、的所有学生。 “诸”是“众、许多”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惬意:这里是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语塞:指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抱负:远大的志向推荐:介绍,推举。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质朴:朴实、不矫饰。蕴含:包含。 摇曳:摇荡 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榜样。 堪称楷模:可以称作为榜样、模范。 莫名其妙: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搞不明白。 筋疲力尽:一点精神和力气也没有了,形容很累语塞: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没有话说

6、。反驳:提出反对的理由辩驳逻辑:思维的规律 冒昧: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寂寞:孤单冷清:和睦:相处融洽友爱。受益匪浅:得到的好处不少。 患难与共:在不利的处境下,共同承受困难和灾祸年逾古稀:年龄将近七十岁了。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三、近义词是朋友。 温柔温和 闪烁闪亮 清晰清楚 坚定坚决 驱使迫使 繁华繁荣 燥热干燥(酷热) 诸生诸位 胸怀胸襟 惩处惩罚 抱负理想 删掉删除 黄昏傍晚 崛起兴起 分析剖析 期待期望 蕴含包含 推荐推举 惬意满意 匆匆匆忙 疲倦疲劳 反驳反对 充足充分道别告别 冒昧唐

7、突 摆脱解脱 烦恼苦恼 骄傲傲慢 讨教请教 得意扬扬神气十足(洋洋得意) 耀武扬威张牙舞爪推荐举荐 惬意闲适 繁华繁荣 疑惑困惑 惩处惩罚 欺凌欺侮 喝彩叫好 烦恼苦恼 踊跃积极 驱使促使 秘诀要领 楷模榜样 融洽融合 诸生诸位 胸怀胸襟 期待期望 蕴含包含 燥热炎热 道别告别 讨教请教 匆匆匆忙疲倦疲劳 反驳反对 充足充分 寂寞孤独 冒昧唐突 摆脱解脱 烦恼苦恼 骄傲傲慢 讨教请教 闪烁闪耀 摇曳摇荡 游历游览 完美完好 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四、反义词是对手。 热闹冷清 清楚(清晰)模糊 惩处奖励 黄昏黎明 左顾右盼目不斜视 风和日丽风雨交加 温柔冷酷 透露保密 质朴浮华 删掉增添减少 疲倦精

8、神 危险安全 反驳赞同 疏远亲近 寂寞充实 充足不足 匆匆姗姗 烦恼快乐 乐观悲观 伤心高兴 摆脱陷入 骄傲谦虚 惩处宽恕 仔细马虎 温柔暴躁 朦胧清醒 便宜昂贵清晰模糊 谦逊骄傲 虚心骄傲 支持反对 怀疑信任 疑惑明白 惩处奖赏 崛起衰落 仔细马虎 蒙眬清楚 热闹冷清 左顾右盼目不斜视 惬意难耐 嫉妒羡慕 透露保密 质朴浮华 增添减少 乐观悲观 寂寞热闹 疲倦精神 危险安全 反驳赞同 充足不足 匆匆姗姗 烦恼快乐 乐观悲观 伤心高兴 摆脱陷入 模模糊糊清清楚楚 筋疲力尽精神饱满 疏远亲近 温和严厉 句段品味吧 一、日积月累背默立志名言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 解释: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

9、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解释: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解释: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不约束自己。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解释:感叹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5、至当存高远。 (诸葛亮)6、立志容易成志难。 (朱伯儒)背默爱国名言: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读音易错的字 1、 “惩”的声调是二声,不能

10、读成三声;“惩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 ch。2、区分“燥”和“躁” 、 “洽”和“恰” 。 (26) 幻”和“幼” 、 “懒”和“赖” ,3“潜”读 qin,不能读成 qin。4、 “凌”读 ln,不要读成 ln。5、 “血、髓、暂、脉”等字的字音读准确) 6、 “涨”和“间”是多音字, “涨”在文中读 zhn, “间隔”的“间”读jin,要提醒学生读准确。另外, “俩”读 li,要跟“两”区别开,不能读成lin。 7、耸、堤、柱、栽、狮”等字要注意指导读准字音。 “堤”不能读成 t;“殿、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 8、如“瞰、率、靡、魁”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认

11、记。另外,有几个多音字要提醒学生读准:匀称(chn) ,身着(zhu )短甲,撒(s )开四蹄。 “几乘”读 sheng 9、似(sh)的,欺侮(w) ,可恶(w) ,差(ch)不多。10、的(d)确,暖和(huo) ,解闷(mn) ,没完没了( lio)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11 勾当:读 gu dng,常指坏事情。 , “看守”的“看”读 kn;“侍候”中的“侍”读 sh,要与“待”区别开;“厉”要注意与 “历”区别, “厉”一般含有严格、严肃的意思;“脾”右边的笔顺为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中间的撇是从“

12、白”中撇下来的;“餐”字左上部分的笔顺为竖、横、撇、横撇、点, “又”和“食”的末笔均为点。 12、:“允”应读 yn,不要读成 rn 或 yng;“拆”应读 chi,不要读成ch。另外, “火辣辣”的 “辣”在 ABB 式的短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hu l l。 (读一声) 13、 ;“触着墙”的“着”不读 zhe,应读 zho,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要求会写的字中, “逐”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字形和结构特点;“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 ,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 14、 , “红彤彤”的“彤”单独念时读 tng,在“红彤彤 ”这个 ABB 结构的词组

13、里发生变调,应读作 hng tng tng。学生在朗读时应提醒他们读正确。 15、 “不可计数” , “数”在这里读 sh,作动词用,是 “查点数目”的意思;“应接不暇”中的“应”读 yng, “, “主干” “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 n;“不禁”的“禁”读 jn;“ 兴奋”的“兴”应读xng。 16、堪称” , “堪”是“可以、能”的意思, “堪称”是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文中的“秘鲁”读 b l,不读 m l,第二十五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 作者:陈沚;讲了少年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中国人受洋人欺侮的事;告诉我们要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

14、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 课内知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第一次是过渡句:“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这句话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情的起因。第二次是过渡段,即课文的第 9 自然段。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第一件事讲 12 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是因果关系,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是因果关系。 因为“中华不振”所以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