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4243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2014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公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焦作市沁阳一中 2014 年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公转 3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导学目标】1、 通过地球的公转示意图,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对比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2、 通过自主学习,在黄赤交角示意图中标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及其度数。3、通过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归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并绘制太阳直射点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进而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及移动规律。4、通过观察不同纬度和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归纳总结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学习重、难点】1、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的变化2、

2、 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成因。3、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基础知识梳理】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地球公转轨道面叫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 向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年,约为 日 时 分。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 。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 的夹角。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原因:由于 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 位置不同。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的变化以及 的更替、 的划分

3、。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 为热带。 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 、北温带。4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 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极昼现象;在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在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6四季变化: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

4、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要点突破】要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读右图,回答 下列问题。(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 改正。(2)A 为_星,B 为 _面;C 为_面。、 二角中,_为黄赤交角,度 数是_。(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 数的关系是_。(4)地球在公转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是_和_基本不变。(5)由于_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_(纬线)和_(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答案(1)上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画反了。(2)北极黄道赤道23.5(3)数值相等(4)地轴空间指向黄赤交

5、角大小(5)黄赤交角(或 )北回归线(23.5)南回归线(23.5S)要点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读地球公转运动图,完成下表:要点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一)昼夜长短的判读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字母 时间 太阳直射点 节气ABCD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6、,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4)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地方昼长、夜长刚好相反。要点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正午 12 点时的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 Error!随 季 节变 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地纬度+直射点纬度|若直射点与所求地在同一半球,用-号;若直射点与

7、所求地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则用+号。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 12 时。(2)计算楼间距(以北半球为例)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 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间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 高度,并计算影长。公式:LHcot,90(23.5)其中 为当地的地理纬度。(3)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即 ah90(如图乙)时效果最佳。

8、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4)确定日期、日 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正午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5)确定房屋的朝向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要点五四季的更替:(一)四季的形成1、地球公自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66.5 夹角2、地球在公自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3、一年中太阳的直射光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二)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北半球: 春季:3-5 月 夏季:6-8 月 秋季:9-11 月 冬季:12-2 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要点五五带的

9、划分:【当堂检测】1、一年中每天正午有日影且都是朝北的地方是: ( )A:南极点 B: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各地C:北半球各地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各地区。2、10 月 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3、9 月 22 日时下列地点:北京(3954N ) ,新加坡(1N ) ,汕头(2326N) ,海口(20N)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

10、答:(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标出 2011 年国庆节时地球公转的位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变 。(3)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二中的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直射点位于 ab 之间,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 bc 之间,并向北移动C.直射点位于 cd 之间,并向南移动 D.直射点位于 da 之间,并向南移动5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恒星是_星;角的 角度是_;平面的名称是_。(2)当太阳直射点在 F 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当太阳直射点在 H 点时,可能的节气是_。(3)当太阳直射点由 E 移至 F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

11、渐 减小B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D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 返移动,引起各地_、_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更替。【课堂小结】将你在 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收获:疑问:【课后自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 12 题。1当地球公转由 D 向 A 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在地球公转由 B 向 C 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

12、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第 30 届奥运会于 2012 年 7 月 27 日 19 时 12 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材料,回答下题。3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4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A23.5N90N B090NC23.5S2326N D023.5N5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 造成活动形式。12 月 22 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

13、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 为 ()A23.5 B36.5 C53.5 D66.5下表中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68 题。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白昼时间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09 分 11 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6 分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8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球公转地球自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方时的不同A B C D9读“ 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2)此时太阳直射在_ 上 ,并开始向_ 移动。(3)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B 点昼长是_小 时,_时日落。(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_值,过三 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5)此时(双选) (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 2326的夹角10、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表示的是_半球,节气是 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北京时间是_,晨线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