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4016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十二五规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二五”时期(2011 年至 2015 年) ,是重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是落实“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 “十二五”规划,对加快建设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1) “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 ”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

2、。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314” 总体部署和“国务院 3 号” 文件,努力推动深层次体制改革、构筑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完成“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历史任务。五年来,我们成功交出“四件大事”满意答卷,百万移民搬迁任务胜利完成,老工业基地改造成果丰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

3、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翻两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金融业快速发展,现代产业高地正在崛起。 “五个重庆”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品质和功能同步提升, “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建成,森林覆盖率提高 7 个百分点,市民健康素质、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开始形成,两江新区起步良好,两大保税(港)区启动运行,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入,住房、户籍、城乡建设用地等改革强力推进,城镇化率提高 8 个百分点,实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的重大转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4、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 “民生十条”增添惠民新措施和发展新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有力。开展“扫黑除恶”,加强警务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更趋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开展“大接访”、 “大下访”、 “大走访”、“三进三同”,实施“ 三项制度 ”、 “三项治理”,关心百姓疾苦,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奠定良好基础, “唱读讲传”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谱写了重庆直辖市发展史

5、上的崭新篇章。五年来,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努力改革创新,切实解决事关社会民生和发展全局的矛盾和问题,坚定地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符合 3000 万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路子,为加快重庆直辖市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坚持以“314” 总体部署为总纲,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坚持以民生为先,积极探索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坚持以建设“五个重庆”为重点,夯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动力,大规模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坚持以加快“两翼”发展为重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统筹城乡改革为着力点,先行先试实现改革新突破;坚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重要方向,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水平;坚持

6、“唱红打黑”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全市人民建设新型直辖市、全面奔小康的热情和干劲。这五年,是重庆践行科学发展理念,探索创新发展路子,实现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的五年;是重庆发展瓶颈和体制障碍实现重要突破的五年;是重庆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2) “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金融危机催使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给我国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物质基础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7、和发展,但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的重要方略。进入“十二五” 时期,重庆面临更多新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 ”形成的一系列发展优势将进一步释放效应,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将更加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将更加坚实。更为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举措重民生、顺民意、合民心,全市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委、市政府充满信任和信心,全市人民满怀求发展、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展现出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都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重庆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还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前

8、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改革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期,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任重道远;对外开放的区域竞争加剧,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 “圈翼”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发展困难较多;资源环境问题较突出,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任务重,三峡库区等敏感区域环境约束紧;社会民生需求大,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调节利益关系、持续增加就业、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等任务繁重;束缚改革发展的思想障碍还有待于进一步消除。“十二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 60 年

9、暨改革开放 30 年之后,迈向第三个 30 年的伊始期,是承前启后、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五年。对重庆而言,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全面发力、阔步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以实现“314”总体部署为使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创重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3)制定“十二五”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 十二五 ”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

10、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着力加快“五个重庆”建设,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重庆地处西部地区,发展仍是解决现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加快发展步伐;要让全市人民更多地、持续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加快发展步伐;要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必须加快发展步伐。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西部大开发十多年、直辖十多年的发展,重

11、庆已经具备“加快”、 “率先”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有条件、有信心、有决心实现全面发力、阔步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重庆必须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12、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着力点,努力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就是要把改善民生既作为发展的目的,也作为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互促共进、良性互动。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本源的动力,要更加突出民生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构建消费、投资、出

13、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着力推动城乡、区域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突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对区域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提升交通枢纽、金融、贸易、物流等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突出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缩小三个差距的核心任务,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14、坚持“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两翼”提速发展,注重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发展问题,缩小区域差距。突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通过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突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坚持在大开放格局中谋求跨越发展,创新和完善开放模式,走内陆开放型道路。加大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力度,构建国际贸易大通道,加大“走出去”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突出资源节约利用和

15、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4) “十二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314” 总体部署相衔接,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和发展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 2012 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新台阶, “五个重庆”、内陆开放、统筹城乡取得重大进展,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到 2015 年,在 2010 年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农民人均收

16、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75%。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基本建成,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使重庆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西部增长极逐步形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 12.5%左右,建成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高地和重要增长极。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非农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抑制物价水平过快增长,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大中心” 基本建成。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对长江上游地区及西部地区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直辖市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个差距” 逐步缩小。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