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333896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鹏教育计划2017年作业【信息技术-中小学】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中的蓝色文字可去掉)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姓名: 工作单位:学科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材版本: 苏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课本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剧种。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课本剧,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热情似火,仿佛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兴奋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的动力和目的。小动物过冬就是此类型,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课文描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

2、相互关心。第一课时的教学紧扣文中两次出现的关键词“商量”,有层次地设计课堂练习。 第一层次:读准“商量”的字音。通过选择正确读音的练习,解决这两个字的读音。 第二层次:联系上下文理解“商量”词义。开课首先质疑“谁和谁在商量?他们在商量什么?”,通过质疑抓住重点词,接着顺学而导,“他们是怎样商量的”,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3 到 7 自然段,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了“商量”的含义。这样的词语理解训练,既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又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学文,明白文章大意。这一设计理念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一目标。 第三层次:围绕“商量”

3、进行拓展练习。抓住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二次出现的“商量”一词,让学生进行拓展,再现小动物第二年见面时商量的情景。 以上三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有坡度,以词语教学为主体,使词语训练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这样的识字训练生动、有效。 21 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到:学校课程应该成为整合诸多影响因素的有利工具,为儿童少年的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次探究规律的活动,正是基于此种理念促进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对学生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起到了相映作用。科学(自然科学) 以学生认识规律为基础,从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的观点出发,提取自然科学中通用的概念、原理、方法、结合人类生存

4、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全面的揭示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社会课要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在练读中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相互关心。教学下限:、在反复朗读中体

5、会句子的意思。、了解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上限:、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小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1、教法 (1)师生共探朗读方法。 (2)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开启思维之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创新。 2、学法 (1)圈点批注。 (2)研读法。 (3)合作探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小动物过冬是课本剧,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剧

6、种。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课本剧,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热情似火,仿佛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兴奋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的动力和目的。我记得曾经读过关于小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习是个知识建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刚入学的儿童通常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兴趣。调查表明,小学儿童的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但是

7、,小学生的这种对学科的选择性兴趣还很不稳定,极易发生变化。引起小学生学科兴趣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观原因则主要是学生觉得该学科是否有用和需要动脑子。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的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具体的事实和实际活动,例如,阅读故事、小说之类的材料,进行体育活动等。低年级儿童对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活动感兴趣;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这反映了儿童从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儿童阅读的兴趣,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文艺作品进而发展到科普读物。在阅读过程

8、中,小学生对读物中的人物有强烈的模仿倾向。正是基于此,学生们对学习这篇文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每个人都兴致勃勃。上课前,提出了预习计划,分组进行,提前排练,充分准备,以比赛形式展开。还可以根据班上学生不同的特长,课前将全班同学分为几组,分别为:“讲了几个小动物” ,任务是找出并制作成,在课上展示。 “他们是怎样过冬的”:任务是为课文寻找合适的配乐或视频歌曲,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课上朗读。 “我为课文配插图” ,在课后根据课文内容配合适的插图。 “、除了这几种小动物,还有没有其他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任务是自己查询,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9、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闯关大训练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小动物吗?多媒体展示(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贴图)好,今天啊他们三位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并且给大家设了三道难关,大家有信心接受他们的挑战吗?二、学习课文第三至七然段。了解过冬的几种方式。过度:冬天快要到了,有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他们(贴图)聚到了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一)第一关:选择正确的读音商量( lian lin) 钻(zun zhun )到泥土里暖(nun lun ) 和(h huo )(二)第二关:读一读课后生字动物 过冬 刮起来 商量 暖和 春暖花开明年 接着 第二年

10、哥哥 钻到(三)第三关:读一读绿线格内生字熟读生字及词语,目的就是掌握课文内容,为后面打下基础。三、学习小燕子的话,体会朋友间的关心。师过度:在课文的第一小节,大家知道了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是什么关系?好朋友间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课文中就有一种小动物特别会关心人,大家知道他是谁吗?1、你从哪看出小燕子很会关心朋友,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各组选择其中一种小动物。组长上台,到黑板上领取对应动物的图片。2、出示合作要求:你选择的这个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用“”画出相关句子。3、小组讨论。 (统一意见,选出一名代表)(二) 小组汇报选择其中一组,派代表将讨

11、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另一小组随时纠正补充。锻炼学生合作学习,感悟集体的力量。四、朗读指导,头饰表演。1、出示 3-7 自然段,指导朗读。2、分角色朗读,可配上动作。引导:平常你与好朋友说话怎么说?鼓励孩子配上肢体动作。3、戴上头饰,进行汇报演出,大家可以评一评。五、学习第八自然段,发挥想象。师: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多么有趣啊!它们商量好之后,还说了什么?怎样的语气来读一读?1、齐读第八段。出示:同学们,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一起游乐,十分快活,而严冬来临,被迫分开,但它们商量好了,约定-。2、春天终于到了,三个小伙伴迫不及待的赶到了约定的地点,他们终于又见面了,这下他们可高兴了!请同学

12、们发挥想象,想一想三个好朋友在相隔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后,在来年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小组内演一演。3、抽选一组汇报。整合延伸,知识的渠道渐渐拓宽。发挥想象,加深记忆,拓展思维。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1.利用教师演示文稿,提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介绍单元学习计划。2、利用 5 分钟的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明确研究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分小组自主研究。3、介绍单元问题:他们商量

13、的什么事?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是怎样度过冬天的?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这几种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除了这几种小动物,还有没有其他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4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建议每五人一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和分工。第二课时:先对前二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班上学生不同的特长,课前将全班同学分为几组,分别为:“讲了几个小动物” ,任务是找出并制作成 ppt 在课上展示。 “他们是怎样过冬的”:任务是为课文寻找合适的配乐或视频歌曲,推荐读得最好的同学课上朗读。 “我为课文配插图” ,在课后根据课文内容配合适的插图。 “、除了这几种小动物

14、,还有没有其他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任务是自己查询。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学生喜欢学,爱读书。这课的重点在于了解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平等的锻炼机会,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体验,“演”中感悟。 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课外展开研究。分头收集资料,集体讨论、分析整理资料。各小组建立专门的文件夹存放收集整理的资料,统一命名为“小动物过冬” ,达到资源共享。(收集资料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兴趣。 。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

15、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在教学评价时,首先要注意:1.探究课文明确,是否能根据课文研究的要求,准确的搜集资料,并提出本小组学习内容的核心问题, 由作品入手分析事实和依据,有见解、思路清晰。2.完整地注明资料出处。文稿制作要简洁明快,布局合理,界面美观,富有创新,链接无误,便于操作。3.在演示过程中要边演讲边演示,而不是简单地让观者去读屏幕,注意与观众交流。演讲者语言准确,语速适中,对交流过程中同学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答复,能够掌握好时间。积极与同学合作,小组讨论积极发言。其次,要注意: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习过程培养亲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4、认识中华民族的美德,感受小动物之间的真挚友情5、重点难点:了解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相互关心。 七、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小动物过冬1、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2、这几种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3、除了这几种小动物,还有没有其他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