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3728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台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l 卷和卷,满分共 l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选出选择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卷用钢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25*250 分)1有学者论述儒学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克服挑战的进程,其中原始儒学克服的挑战是A 黄河自然环境的挑战 B 大一统政权形式的挑战c 回应佛教道教的挑战 D 全球性的现代化挑战2 古代有学者,融合了法家、阴阳家、名家等多学派的思想发

2、展儒学,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是A韩非子 B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3对古代社会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A夏商时代政府控制工商业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D 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 物是观念的集台 B 心外无物c 气者,理之依也 D 吾心即是宇宙5 汉代刘歆对儒家做了概括:“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从中得出的结论有以孔子为宗师 以六经为经典 提倡仁义礼教 强调道

3、统正传A B C D6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百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其中“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表达了作者A怨恨楚王不辨忠邪 B 深深叹息人才的变质 。C 遭受打击而不改初衷 D宁遭受迫害也绝不屈服7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 “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 。这群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8 某思想家指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巳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 存天理,灭人欲 B 慎

4、思明辨,格物致知C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D 将理学与心学相结合 9 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A 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用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C 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暂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D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10.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 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清

5、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11.20 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 年、l912 年、l936 年和 l956 年。颁布于 1912 年的是A “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B “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 “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D “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12“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

6、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根深蒂固的结构” 。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 废井田、开阡陌 B 中国的农业舍作化运动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13.新文化运动初期,胨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地位为唯一的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和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洲吾国年来之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 反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B 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C 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D 发动人民群

7、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14 汪盂邹在 1919 年致胡适的信中写道:“近来新潮 、 新青年 、 新教育 、 每周评论 ,销路均渐兴旺,可见社会心理已转移向上,亦可喜之事也。各种混账杂乱小说销路已不如往年多矣。 ”这一现象说明A 利用新媒介开启民智取得效果B新文化同仁开创国人办报先例C 通俗性杂志广受普通民众欢迎D 新文化同仁所办刊物赢得市场1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l921-19271935-1949-建国后。其中属于第三阶段的作品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止,可以燎原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论十大关系16 毛泽东指出,民主革命胜利后,在政治上实行“中国各革

8、命阶级联合专政” ,在经济上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道路。这是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这里所指的国家形式是A 民主主义国家 B 新民主主义国家C 资本主义国家 D 社会主义国家17 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 本广告突出对产品功效的宣传B 明星代言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C 电影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D 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认同1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多有反复,今天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B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C利用市场确立资本主义的主体地位D 学习和利用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9、19 关于 l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 主张废脒教阶制度与宗教权威 B 否定信仰上帝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教会权威20“我们的政治体制是最完善的,政府由国王、贵族、平民三者组成,权力互相制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以确保社会秩序,人民享有自由” 。这位作者所说的体制最可能发生在A19 世纪初期的美国 B l9 世纪晚期的法国C 19 世纪初期的英国 D19 世纪晚期的中国21 某词的基本含义是: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的统治者应当为公共

10、利益而努力,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这个词语是A 共和 B 民主 C 平等 D 自由22“我们丑忧人们会依照自身的理性主导其生活和交易,因为我们怀疑每个人的理性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因此个人最好足依靠于国家的既有传统” 。 “事实上对于所有国家而言,最重要的绝对不是改变,而是保持体制的稳定,以及不中断的执行既有法律,因此应该让现存的政府继续执政” 。这种政治观点最可能属于A 民族主义 B 自由主义 C 保守主义 D 社会主业23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 。这种“异化”在

11、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A 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完全自由竞争 B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全面衰退24 他的哲学并投有排斥上帝的意思,但是他的哲学使上帝失去丁权力,不能指引星辰运行的路程,也不能命令太阳静止不动。他是谁?A 哥白尼 B 牛顿 C 达尔文 D爱因斯坦25 美国学者袄勒斯坦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 l6 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垒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他实际上是强调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密切联系C 各国的政治和

12、经济日益融为一体 D 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第二部分:主观材料题(50 分)26 【材料一】苏格拉底经历长这 27 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的雅典失击伯里克利时代的雄姿,希腊城邦奴隶制陷入危机,奉行霸权政治,党争迭起,被侵陷城邦的众多居民被掠为奴,柏拉图惊呼“成文法和道德习惯以惊人的速度崩溃” 。孔子处于春秋末期,周室式微,天下无道,作为社套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周礼”弃失,诸侯争霸,征战额仍,百姓极为困苦。姚舟厚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说【材料二,苏格拉底的哲学,和中国儒家的学说颇有相似之点,他的哲学是人世的;是采取中庸的态度的;是科国家的幸福为人生努力的标鹄的:是以修身致知为达此目的的手段的。他

13、以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做一个良好的市民。他又深信人类能用理智击择善避恶,以达到这个完全人格的地位。但苏氏的态度是注重环疑和求真理,这却冒犯了邛些专尚迷信和盲从的雅典民众。陈衡哲西洋史(1)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和蒂格拉底生括的时代有哪些相似的特征?(4 分)(2)据材料二苏格拉底与中国的儒学有何相似之处?(4 分)(3)结合中国和希腊的文明类型,你认为二者思想有何不同的地方?(4 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官守学业,皆出于一” , “故私门无著速文字” ,就造成了“学在官府” 。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教育制度上一嵌历史性的大变革。贵族关一。的是维护统治地位,扩大统治范围,无暇顾

14、厦教育, 。乱世剧学校不修焉”(毛诗郑风子衿序)。私学出现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士”阶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士阶层中许蔓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养士之风形成。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私家讲学,专门培齐士。 “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珥夷” 。 摘鳊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材料二下表是 l903(奏定学堂章程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修身 读经讲经中国文化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一年纽 1 9 4 8 3 2 4 2 1 2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夸诗赋

15、、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设学堂必自废科目始。两广总督陶模图存四策折(1901 年)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教育领域里的变化及其豫因。(6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新式学堂的特点分析为何“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7 分)28 【材料一】封建特权得以长久维持的重婴原困乏一,就是由生产落后造成的蒙昧状况的长期存在,启蒙思想家们崇尚知识提倡科学,对蒙昧王义进行了挑战。届蒙运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张芝联法国通史【材料二】洛克说:“人类天生部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伏尔妻说:“我不赞成你所说的,但是我至死也要捍卫件耙它说出来的权利” 。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束婀枝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靡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