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3685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二调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1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中每小题 1 分,共 48 分。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

2、的矛盾尤为突出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的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C国家制定了一些

3、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赀少者的田租,或假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假犁牛贷种食给贫民。如汉书载,绥和二年(前 7 年)诏:“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 B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C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 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班

4、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以上言论表明,班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的根源在于A豪党之徒兼并土地 B社会风气过度奢靡C徭役负担过于繁重 D权力介入经济过程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 ”(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 )到大德六年(1302 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 。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服饰材料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据编纂于

5、万历四十年(1612 年)的潞安府志记载:“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从材料可知万历年间A潞安府为当地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分管地方监察B政府对铸币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金融秩序混乱C “制钱堆积不能行”主要是因为当时铜钱铸造过多D部分官民唯利是图,铸钱质量低劣,社会危机深重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

6、后的过程” 。作者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指出:“中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作者高度评价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9 世纪末期,晚清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反对与日本议和,曰:“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 。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

7、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A认为法英俄是继日后侵华的主要敌人 B变法图强的思潮已经开始兴起C对当时中外时局的认识比较清醒 D “天朝上国”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 ”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

8、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A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下图反映了 19 世纪 6080 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1938 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 “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 ,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

9、此一例。 ”可见, “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在于A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实力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C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D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1977 年 10 月 7 日, 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

10、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强调要敢于冲破阻力,推翻“四人帮”伙对干部审查中的不实之词和所作的错误结论。该文发表的直接目的是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B为平凡冤假错案作舆论准备C为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大力疾呼 D为改革开放造势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 ”这反映了A中国传统酒文化已被西化 B西方啤酒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C国人对外洋文化的接受 D国人产生了崇洋媚外观念“(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11、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英国中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 。这使得历代君主都可以恣意妄为而不致因“犯错误”而被追究责任。后来的法案对这一原则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 。这一变化A使王权受到了间接限制 B让国王可以继续胡作非为C使大臣成为国王犯错的替罪羊 D保证了国王由能犯错误到不能犯错误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

12、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A代议制民主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 1492 年 12 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 25 万人,到了 1550 年,只剩下约 150 人。 ”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历史背景A新航路开辟 B荷兰海上马车夫 C黑奴贸易 D北美独立战争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

13、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1768 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 年后,他已经赚了 76

14、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以前的中间等级的下层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小资本不足以经营大工业,经不起较大资本家的竞争;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手艺已经被新的生产方法弄得不值钱了。 ”(引自共产党宣言 )这段论述表明A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交换方式变革的产物B无产阶级队伍是从市民等阶级阶层中得到补充的C扩大产品销路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D工人革命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18 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 2000 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 。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A对殖民地的掠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