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3413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 2015 届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复习素材1 【2014 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11 分)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 分)答:_(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3 分)答:_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 分)答:_ _ _ _ 2 【2013 年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2、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释】太古:远古。小年:形容时间长,近似一年。簟:din 竹席。便:适宜。(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 分) 答:_(2)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 分) 答:_ (3)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 ,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 分) 答:_3 【2012 年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1)词中“

3、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 分)(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 分)(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 分)4 【2011 年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 分)答:_“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

4、种表现手法?(4 分)答:_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 分)答:_5 【2010 年】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 分)答:_(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 “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 分)答:_(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_6 【2009 年】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

5、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 分) 答:_ _ _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 分) 答:_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 分) 答:_7 【2008 年】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登金陵凤

6、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 分)答:_(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分)答:_8 【2007 年】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

7、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_(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_9 【2006 年】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10 【2005

8、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 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答:_“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 _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答:_ _11 【2004 年】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分)答:_ _(2)

9、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 (4 分)答:_【我的收获】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2004-2014 年)1 【2014 高考】(1)答案 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解析 “九日驱驰” 说明诗人是欣然前往的; “寻君不遇又空还”说明诗人是怅惘的;说友人“诗思清人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认真把握、解读每句诗,就能够体悟作者的情感。(2)答案 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解析 “城郭休过识者稀 ”,是言不要经过城郭,因为认识他的人少;“哀猿啼处”,是言他住在深山老林里,不然哪里来的“猿啼”;“ 柴扉”,是言他家居简陋;“ 渔樵

10、路”,是言他过着渔樵生活,是隐也;“日暮归来雨满衣” ,是言他完全与山相融,亦隐也。(3)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理解两句诗的基本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每句诗对诗歌主旨及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一首诗的结句与“怪来诗思清人骨”句形成因果关系,也是诗人情感凝结处;第二首诗的结句存在理解的多向性,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正面展现自己的情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侧面衬托隐者的生活状态。2 【2013 高考】答案(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 “门掩世味” 、 “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 、 “馀花” 、“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3 【2012 高考】 参考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