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3413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实施途径文言文因其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难题,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能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巧妙导入,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 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可能早都听说过张飞吓退敌军的故事,也可能还记得曹操

2、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他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硬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同学们讨厌战争吗?“讨厌!” 打算怎样平息战争呢?“谈判!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烛之武的外交策略并感染他的语言魅力吧!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欲,特别是一些文科生开始想学文言文了。二、细细咀嚼,让学生“想读” 在成功激发学生的学

3、习兴趣之后,就需要传授学生如何细细品味文言文的精华所在。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我首先问:哪位同学想当刺客啊?很快班上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就举手,最后选定了一个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的;接着又问哪位同学想当太子呢?又有同学争着站起来要演;最后才问还有哪位想当秦王吗?“咦!非班长莫属啊!”这样依次地带着自制的道具和课本上台扮角色朗读。台上读的投入,台下听的入神,到高潮部分还有掌声。我们看着、听着,仿佛到了易水诀别、廷刺秦王的现场,内心着实感到欣慰。 三、电化教学,让学生“想看” 在当今信息非常发达的时代,为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率,我们还实施各年级组集体分单元备课,共享优质资源,并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

4、体等工具辅助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电化教学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展示。比如在教学采薇时,我问:“同学们见过野豌豆苗吗?” 全班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也是,现在的 00 后很少生在农村,即便长在郊区也未必下过地呀!于是用多媒体展示课件,使大家看清了野豌豆从冒出地面,到长出幼芽,再到枯竭的全过程,也感受了时光流逝、戍期漫长、归家无望的伤痛。PPT 中的配图有景物,有人物,还有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身同感受。不仅品味了诗经的四言风格,而且大大吸引了同学们

5、的眼球。变“不愿看书” 为“要看与课文相关的文史资料”。如上完 鸿门宴后,同学们主动要求课余播放楚汉争霸 ;上完离骚后,又想看电影屈原 ,于是在班上形成了一种探究学习的氛围。 四、强化训练,让学生“想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仍有学生发出了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还有厌学的情绪,弃考的现象,将近 5060%的同学对文言文阅读丢分。为此,我们改变那种以教师串讲课文为主的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早自习以学生预的文言文教学法,预习要做好生字词、文学常识、文言常识、名言名句等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再利用晚自习重点梳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等,并分组做题,展开讨论,强化训练,牢固掌握,培养学生文言文的综合素养。实践证明,每一届学生高一时,怕学文言文、厌恶文言文;到了高二,开始想学文言文、愿背文言文;再到高三,就主动答题、大胆应考了,而且能拿回 6070%的分值。 石慧,湖北荆门金龙泉实验学校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