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3332554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练习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先秦文学练习先秦时期是我国文学的发生期,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指的是秦代以前历史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本编依据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重点论述介绍了以下内容:上古歌谣的保存、分类及特点;上古神话的保存、分类及艺术特点;诗经的名称、编集、内容、艺术特点及影响;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尚书 、 春秋 、 国语 、 战国策等重要历史散文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论语 、 墨子 、 孟子 、 庄子 、 荀子 、 韩非子等重要的哲理散文;屈原的生平、思想及其离骚 、九歌 、 九章等楚辞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等。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

2、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2、 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 ,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3、神话:神

3、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4、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 18 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 弹歌 、 伊耆氏

4、蜡辞 、 神北行 、 侯人歌 、 周易。归妹。上六爻辞、 女娲补天 、 精卫填海 、 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周易同人 、 周易中孚六二 、 周易屯六二 、 卜辞通纂375、 后羿射日 、 夸父逐日 、 黄帝杀蚩尤 、 刑天断首 、 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 卜辞通纂375 片和

5、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 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 。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 中孚六二 、 周易。同人 ,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2、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

6、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想象力为特点。因而在神话中,一切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赋予以人的特点和超自然的能力。3、我国神话保存的情况如何?参考答案:我国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

7、很少一部分。现一般所说的神话主要指唐宋以前汉族经籍所记载的古代神话。这些典籍主要有诗经 、 庄子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楚辞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风俗通义 、 三五历记 、 列子等。其中,以山海经 、 楚辞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话较多,尤以山海经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话的原貌。我国神话之所以流传下来很少、很零碎,原因大体有三:一是我国文字繁难,记录不便;二是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崇尚实用,罢黜玄想,不语怪力乱神和远古的荒唐之说;三是由于神话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化、文学化和宗教化等因素。4、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参考答案: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

8、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二是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 、 “海神” 、 “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三是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 ,较有名的如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 。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四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形象奇特,富于奇趣,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

9、长臂国、厌火国等。5、我国神话的基本特色是什么?参考答案:在思想内容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第二,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品格。在艺术方面,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其次,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

10、在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基础上,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再次,我国上古神话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法。其四,我国上古神话体现了悲剧美与崇高美的统一。 第二章诗经一、基本知识 1、 诗三百:即诗经 。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 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 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 305 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

11、风,160 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 31 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 74 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 40 篇。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 ,事实多本左传 ,流传至今。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 ,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 ,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

12、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二、主要作家、作品1、 精读作品 关雎 、 蒹葭 、 氓 、 七月 、 东山 、 载驰 、 伐檀 、 硕鼠2、 阅读作品静女 、 君子于役 、 将仲子 、 无衣 、 采薇 、 黍离 、 生民三、思考与练习1、 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

13、如关雎 、 静女 、 蒹葭 、 柏舟等。或写爱情和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 、 谷风 、 将仲子 、 氓等。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 、 隐嘻 、 载芟 、 良耜 、 噫嘻等;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 ;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月等。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如东山 、 东方未明 、 何草不黄 、 君子于役等。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

14、的作品,如秦风无衣 、 鄘风载驰 、 小雅采薇等。四是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 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 、 文王 ;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 、 江汉 ;有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 、 南有嘉鱼等。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 “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 、正月 。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如民劳 、 板 、 荡 。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 、 正月等。 国风中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

15、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 、 伐檀 、 新台 、 南山 、 黄鸟 。六是周民族的史诗。 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 、 公刘 、 绵 、 皇矣 、 大明 ,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远古传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2、 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参考答案: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比,即比喻或比拟。 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