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33252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5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变矩器_毕业论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液力变矩器具有的优良特性,自动适应性、无级变速、良好稳定的低速性能、减振隔振及无机械磨损等,是其它传动元件无可替代的。历经百年的发展,液力变矩器的应用不断扩大,从汽车、工程机械到石油、化工、矿山、冶金机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 CL315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设计, 结构的设计主要是指变矩器的循环圆设计、叶片设计、特性计算、整体结构设计以及一些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由于叶片参数直接影响到变矩器的性能,因而是液力变矩器的设计的关键是叶片设计,叶片设计的方法有很多,本次叶片设计采用的是环量分配法。关键词:液力变矩器 叶片设计 环量分配法目录摘 要 .IABSTRACT.II第 1

2、章 绪论 .11.1 液力变矩器综述 .11.2 液力变矩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2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 .3第 2 章 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知识 .52.1 液力变矩器的构造 .52.2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62.3 液力变矩器中循环流量的确定 .72.3.1 通流损失 .72.3.2 冲击损失 .82.4 液力变矩器几何参数的计算 .112.4.1 计算工作轮特性参数和几何参数的关系 .11第 3 章 液力变矩器结构设计 .133.1 设计方法 .133.2 循环圆的确定 .153.3 叶片的设计 .173.3.1 泵轮叶片的设计 .173.3

3、.2 涡轮叶片设计 .213.3.3 导轮叶片设计 .24结 论 .26参考文献 .27致 谢 .28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0第 1 章 绪论1.1 液力变矩器综述液力变矩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一种非刚性扭矩变换器,是液力传动的型式之一。液力变矩器具有的优良特性,自动适应性、无级变速、良好稳定的低速性能、减振隔振及无机械磨损等,是其它传动元件无可替代的。历经百年的发展,液力变矩器的应用不断扩大,从汽车、工程机械到石油、化工、矿山、冶金机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力变矩器的流场理论、设计和制造、实验等研究工作,近年来,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国外已普遍将液力传动用于轿车、公共汽车、豪华型

4、大客车、重型汽车、某些牵引车及工程机械等。图 1-1 液力变矩器示意图1.2 液力变矩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液力变矩器产生开始,研究者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其性能的研究。这使得液力变矩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基本上,液力变矩器的开发和设计师伴随着人们对流体力学知识、数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1的。其开发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实验设计和理设计及两个方面,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在 50 年代就将液力变矩器应用到红旗牌高级轿车上,70 年代又将液力变矩器应用于重型矿用汽车上。目前,我国车辆液力变矩器主要应用于列车机车、一些工程机械和新一代的主战坦克及步兵战

5、车等车辆上。液力传动在国内工程机械上的应用始于 60 年代,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厦门工程机械厂共同研制的 ZL435 装载机上的液力传动开始的。80 年代由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研制开发了YJ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 和YJSW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系列。两大系列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液力变矩器的主要产品。其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80 年代北京理工大学为军用车辆研制开发了 Ch300、Ch400、Ch700、Ch1000 系列液力变矩器,突破大功率、高能容、高转速液力变矩器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军用车辆的使用要求。一些合资企业生产的

6、轿车和重型载重车等也应用了进口的液力变矩器。同国外相比,我国车辆应用液力变矩器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但应用范围窄,数量较小,在中型载货汽车、公共汽车、越野汽车等车辆上没有应用或应用极少。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建筑业、能源等领域将是发展重点,因此液力变矩器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1.3 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液力变矩器的设计内容主要有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液流流道设计,特性计算,整体结构设计及供油系统设计。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是指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确定最佳的叶栅进、出口参数,包括流道的进、出口宽度和半径以及叶片的进、出口角度和厚度。目前采用的设计方法有三种:基型设计法、

7、统计设计法和基于流场理论的设计法。基型设计法选择性能与设计要求接近的液力变矩器作为设计基型,循环圆的形状,叶轮的布置,叶片的形状,叶片的数目,各种计算系数均参考基型选择,几何尺寸按相似原理进行确定。统计设计法根据现有液力变矩器的种类和性能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出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叶轮尺寸及叶片角度的关系,制定出图表或解析式作为设计的参考。设计时根据性能要求选定一些参数作为设计计算的初始点,根据统计图表或解析式确定所设计的液力变矩器的各项参数。基于流场理论的设计法根据流束理论及守恒定律建立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计算的基本数学关系式,根据设计性能求及制造工艺条件建立约束方程,然后通过选择

8、合适的优化目标函数、优化计算方法及初始参数进行设计计算。液流流道是由循环圆内、外环曲面及叶片曲面组成的,其设计包括循环圆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2设计和叶片设计。循环圆设计是确定循环圆的外环形状、内环形状、设计流线形状及叶片的进、出口边的轴面位置和形状。叶片设计是在循环圆设计和叶栅进、出口参数设计基础上进行的,叶片的形状直接影响液流流道的形状及叶轮的制造。叶片设计的方法可分为二维设计、准三维设计和三维设计。由于流场理论研究的制约,直接进行叶片的准三维设计和三维曲面设计困难较大,而且优势不是很明显。目前广泛应用的叶片设计方法仍是环量分配法和投影于单柱面或多圆柱面的保角射影原理。王健等探讨了液力变矩器叶片三维成型方法,提出了叶片三维成型方法的基本设计流程。通过对不同参数变化规律生成的泵轮、涡轮、导轮的叶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液力变矩器叶片角变化对液力变矩器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通过 CAD/CFD 技术完成叶片的设计和相应变矩性能的设计计算。才委等对液力变矩器的现代设计方法作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基于 W305 液力变矩器进行了流场数值模拟以及流场特性分析,探讨了叶型的三维设计方法,并且建立了液力变矩器的现代设计方法体系。何仁等探讨了液力变矩器特性参数的优化方法。魏巍等为实现液力变矩器叶栅的完全三维设计及其优化开发了一套包含流束初值搜索、循环圆与叶形的参数化设计、网格划分、流场分析、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