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3216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苏州、杭州学习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11 月 2 日至 5 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镇政府组织前往苏州、杭州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此次考察活 动由镇委委员带队,重点参观考察了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和巴城镇绰墩山村,并得到了昆山市农业局有关领导大力支持和全程陪同。 这次随团考察使我收获颇多、见识大增,也给我在思想上、工作中 带来了不少启发。身临其境,走近金华和绰 墩山踏入张浦镇金华村,顿觉空气新鲜、绿树成萌,真不愧于是一个“ 村在 树 中,树在村中 ”的生态优美新 农村。特别是该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令人印象深刻,集中了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党建活动于一体,即节约

2、成本又方便群众,同时环境优美,使工作人员和村民都处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金华村面积虽仅有 3.4 平方公里,但人口总数却有 3591 人,各村民就业涉及农业养殖、商贸加工和餐饮服 务等行业,村内交通便利,人人安居乐业。巴城镇的绰墩山村则以 6500 年前的马家浜菘泽、良渚、马桥各个文化时期创造的古代文明的遗迹闻名,又 紧临阳澄湖,是昆山市、苏州市及江苏省和自然保护区和古文化保 护遗址单位。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是以保护古村文化和发展古村经济为主题,各项硬件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以餐饮为主的旅游服务业经济更是蒸蒸日上,同时以阳澄湖特色水产业引导村民发展种养殖业。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村、昆山

3、市农村综合整治先进单位、昆山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辨色识香,解读金华和绰 墩山金华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拆除、整治、改造”为抓手,以“ 硬化、美化、 绿化、亮化”为目标,制定 总体规划,按要求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努力 实现产业富民,为构建和谐村庄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该村主要干部还向我们介绍了发展规划,描述了 2012 年村里的“软、硬”指标,软指标是从精神生活、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提高村民素 质,向城市化发展;硬指标即村集体收入将超 1500 万元,村民 纯收入将达到25000 元左右。现在村里的物业水平达到 67.5%,两年后我们将实现 100

4、%,实现家家有物业、家家有股份、家家有分 红。绰墩山村党委则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为第一导向,立足本村实际,建设“渔家灯火” 市 场,形成特种水 产养殖、餐饮、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村民创业致富提供 发展平台。同时围绕阳澄湖水产品做足文章,形成了特色鲜明、惠及村民的水产品产业链,建设富有特色的自然水果园林区、有机蔬菜园区、生态养殖园等系列高效种养业,并形成产业链,为构建和谐村庄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学以致用,参观考察后的启示纵横对比两个村庄的发展模式,即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点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同点则是各有侧重,完全因地制宜发展村里的相关产业。从经济总 量和人均收入

5、来看,这两个村其实还不如我镇的任何一个社区的综合实力强,但从他们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中,仍给了我不少启示。一、坚持学习,增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从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上更上一层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己分管的农业范围内扎实工作,尽力做出成绩。二、定位自己,始终贯彻上级的正确领导。首先要做好村干部的角色特点,正确评判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更要防范目空一切。同时常怀敬畏之心,群众相信我,就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让自己所作所为对得起乡亲。三、积极创新,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要求也在变。不断创新,力求工作有实效是农村干部应具备的素质。我们参观的两个村庄领导干部就是积极利用生态优势的创新发展理念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四、具体工作中,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从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借鉴他们的优秀做法,进一步配合做好我社区、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