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3189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草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抚顺市人才现状评估与人才建设建议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杜志明 贾蔚“国无人才无以立国,国无强才无以强国”。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早在上个世纪 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建设四个现代化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才。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是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成为继土地、能源、原材料之后最重要、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而提出来的。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人才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2、20)将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得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从抚顺市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情况,建议将抚顺市人才定义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员;高层次人才定义为具有博士学位或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以及其他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员;领军人才定义为省级以上专家。抚顺市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抚顺市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结合抚顺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抚顺市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形成抚顺市人才队

3、伍建设建议。一、抚顺市人才现状评估(一)抚顺市人才队伍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抚顺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人事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全国人才2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实施“科技强市”和“人才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十一五”人才事业发展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人才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截止到 2008 年,抚顺市已拥有各类人才 15.38 万人,占全市人口 6.70%。其中:1. 党政人才 拥有党政人才 1.34 万人,占各类人才总数的 8.71。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人,占党政人才的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拥

4、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2 万人,占各类人才总数的 7.8。其中: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分别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数的 和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人,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 %。3. 专业技术人才 拥有专业技术人才 8.35 万人,占各类人才总数的54.29,其中:内资企业 7.39 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16 万人,外商投资企业 0.11 万人,事业单位 0.69 万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8.50、1.91、1.32和 8.26。专业技术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人,占专业技术人才的 %。4. 高技能人才 拥有高技能人才 3.

5、26 万人,占各类人才总数的 21.20。高技能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人,占高技能人才的 %。5. 农村实用人才 拥有农村实用人才 1.03 万人,占各类人才总数的6.70。农村实用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人,占农村实用人才的 %。6社会工作人才 拥有社会工作人才 0.20 万人,占各类人才总数的1.30。社会工作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 人,占社会工作人才的 %。(二)抚顺市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31.人才队伍总量保持稳步增长 2008 年抚顺市拥有各类人才 15.38 万人,比 2004 年增加 人,增长率为 ,年均增加 %。2.人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2008 年抚顺

6、市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 182116人,比 2004 年增加 33110 人,增长率为 22.20%,年均增长 5.55%。3人才结构逐步优化 表现在:二、三产业人才稳定发展,从 2004 年40120、57180 增加到 2008 年的 108547、124608,分别增加了 17060、16061,增长率分别为 42.52%、14.80%,年均增长率为 8.5%、2.82%。采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人才增加比例较大,超过 4%;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才稳中有升。4高级专家队伍正在形成,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至 2008 年抚顺市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省级优秀专家专家

7、 18 人、省青年拔尖人才 4 人,10人入选省百层次人才,7 人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5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提高、比例趋向合理 2008 年抚顺市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受教育时间超过 15 年,即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体学历水平为高等教育专科学历;高、中、初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由 2004 年 1:3.41:3.87 转变到1:3.42:3.77 。6国家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04 至 2008 年,随着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深入发展,机关人员普遍精简,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公务员判断决策能力、驾御市场经济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得到增强。市机关公务员有 78.28%达到大学专科水平,大学本科

8、以上比例由 26.79%提高到39.91%,有 4.18%公务员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比 2004 年增加 2.09%。7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迅速 2004 至 2008 期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每年以超过 7%的速度增长,专业技术人员由 53795 增加到 83767 人,增长率为 35.78,远远超过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发展速度 3.19%。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正逐步成为抚顺市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48海外留学人员开始落户抚顺创业就业,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从 2004年至 2008 年留学人员来抚创业人员中办理工作居住证的 人,落户的 人, 2008 年落户人员是 2004 年的 倍,

9、达到 人。(三)抚顺市人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才密度低,与抚顺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地位不相适应 人才密度是指拥有的人才资源数(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全部人口的比重。2008 年,抚顺市人才密度为 8.16%,虽稍好于 2004 年的 6.63%,但是低于全省 8.72%和全国8.75%的平均水平。同时据2008 年辽宁省经济普查公报显示,抚顺市的人才密度在全省 14 个城市中位居第 5 位。表 1 2008 年抚顺市人才密度与全省、全国及省内其它城市的比较地区人才资源总数(万人)人才密度(%)地区人才资源总数(万人)人才密度(%)全国 11385.00 8.75 辽宁省 370.31 8.72

10、沈阳市 106.89 14.98 大连市 80.12 13.73鞍山市 26.07 7.42 抚顺市 18.21 8.16本溪市 12.75 8.19 丹东市 13.70 5.65锦州市 17.82 5.75 营口市 13.71 5.86阜新市 11.20 5.82 辽阳市 12.38 6.75盘锦市 15.82 12.24 铁岭市 13.22 4.32朝阳市 15.85 4.65 葫芦岛市 12.57 4.482人才队伍素质低,与抚顺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抚顺市人才队伍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历偏低。2008 年在全市的 182116 人才队伍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只有

11、5040 人,比重仅占 2.77%,低于全省4.88%的平均水平;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只有 67196 人,比重只占36.90%,低于全省 43.99%的平均水平,见表 A-1。2008 年抚顺市具有技术等级人数 63256,比 2004 年减少 1243 人,其中取得高级技师的只有 1031 人,占全部技术等级人数的仅占 1.63%,低于全省 4.29%的平均水平,在全省 14 个城市5中位居最后 1 位。技术等级人员结构比为 1:4.04:56.31,与全省结构比1:2.57:19.75 差距较大,见表 C-1;三是学术领军人才太少。全市仅有 1 名工程院院士,1997 年至今没有第

12、二人入选;全市 18 名省级优秀专家,有 7 名专家已经退休。3人才分布欠合理,与抚顺发展重点优势产业的要求不适应 抚顺市人才分布欠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领域人才总量不增反减。2008 年,在全市人才资源中,分布在一产(农林牧渔业,下同)仅有 328 人,比 2004 年减少 11 人,占同期人才的 0.18%;分布在二产(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建筑业,下同)为 75397 人,占41.40%;分布在三产的为 106391 人,占 58.42%。二是按单位类型分,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总量不够,比重较小。2008 年,在全市人才资源中,分布在非公有制

13、经济单位的人才虽然比 2004 年增加了 29972 人,但所占比重仍偏低,只有46.00%,56.00%集中在公有制经济单位。人才占就业人员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只有 25.11%,而公有制经济单位达到 55.15%。三是在第三产业中流通领域的人才更少。2008 年,在全市第三产业人才资源中,81.32%分布在社会公共事业,只有 18.68%分布在流通服务业,这与我市要打造现代都市的目标也是不相适应的,见表行业大类-1。4人才增长速度缓慢,与抚顺市全面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不相适应 2008 年,在全市人才资源分布的 19 个行业中,只有 3 个行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人才增长率超

14、过 4%;有 2 个行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才增长率超过 1%;有 7 个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人才增长率不足 1%;有 7 个行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人才不增反减。5. 创新人才较少,与建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不相适应所谓创新人才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特别是 R&D 活动(即研究与发展活动,是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自主创新活动)的人才。按 2008 年辽宁省经济普查

15、公报数据显示,抚顺市从事科技6活动人员为 5040 人,平均每万人口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 22 人,低于全省 人的平均水平;抚顺市规模以上企业 838 家,只有 40 家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4.77%,比 2004 年下降 3.18%;开展(RD)活动的企业只有 36 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4.30%,比 2004 年下降 1.54%;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为 7.4 亿元,比 2004 年增加 0.8 亿元,其中 RD 经费 5.1 亿元,比 2004 年减少 0.2 亿元,投入强度只有 0.42%,比 2004 年减少 0.46%。科技创新人才少、开展科技活动企业

16、少的状况必然影响到抚顺市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后劲。二、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1.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抚顺经济发展,实施“全面提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抚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662.4 亿元,比2004 年增长 287.4 亿元,增长率达到 76.64,年均增长 15.33 %。2009 年,实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724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13.6%。预计 2010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4%,将达到 825.36 亿元。为加快实现我市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必须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以雄厚的人才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