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33056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开拓前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他将劳动者的素质以及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看做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这不仅符合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所以,我国中小学教育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我校作为省级规范化的重点高中,多年来一直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沉重升学压力。实施索质教育会不会降低升学率?要保持高升学率是否就不能实施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基础上保持较高的升学率?这是我们近年来着力

2、探讨的重大课题。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探索和体会。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是建设一个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未来社会人才索质的要求,对“应试教育” 必须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逐步取得共识。但是,思想上又很难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框。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所在还是个“ 观念”问题。要实现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从领导班子转变观念抓起。为此,我们首先建立了每周星期二上午领导班子学习制度,常年坚持,狠抓不放。在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敞开思想,对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人才观、质量观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认识到,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括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现代的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同时还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和实践能力等,这些素质都不是靠“题海战术” 所能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围绕升学,把学生引入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歧途,就不可能造就出跨世纪的一代“四有” 新人。“打铁需得自身硬” 。为了带领全校师生实施索质教育,校领导班子提出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不断地发扬“四种精神”,增强 “五种能力 ”。即发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奉

4、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开拓、进取的探索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不唯书、不唯上的求实精神;廉洁奉公,甘当全校师生服务员的公仆精神。增强决策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本职业务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些要求还通过不定期的自查、互查经常加以强化,从而使领导班子始终保持着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良好作风。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学校认真贯彻教师法 ,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看作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首先,关心教师政治上的进步要求,积极培养和发展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的组织。近 10 年来,我校在教职工中发展了 35名党

5、员。第二,狠抓师德教风建设。如利用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模范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让全国先进教师、省拔尖人才、特级教师王南勋同志总结宣讲附中教师的优良传统,并把他的讲话印发全校,要求全体教职工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爱岗敬业,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身心投入育人;关怀学生、贴近学生,把一颗爱心献给学生。第三,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我校教学研究空气一直很浓,教学改革实验,长盛不衰,各种公开课、研究课、见习课、观摩课等,每学期少则几十次,多则上百次。通过研究、讨论、交流、切磋,老教师带新教师,新教师促老教师,各展所长,共同提高。第四是,关心教师的生活福利,改善了教师住房条件等。我校广大教师,

6、深深懂得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寄予我们的殷切希望,都把培养一代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看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大家能自觉地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为人师表的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觉悟、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且形成见贤思齐,向先进学习的良好风尚。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德育,确立以育人为根本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学会做人。重视不重视思想道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的一个根本区别。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一切为了升学,一切服从于升学,至于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却摆不上位置。要实现科教兴国,关

7、键在人的素质。道德素质低下的一代人,是无法担当起建设祖国重任的。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从 94 年学习借鉴了兄弟地区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六心” 教育活动,使德育工作走上了系列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1995 年,我们又进一步提出让学生逐步做到“五个学会” ,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办事,学会一门特长。这五个学会实际上是概括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索质,人际交往和办事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健全人格。为了使学生把立志和修身、学和做、知和行统一起来,便

8、于督导和落实,学校还制订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和素质测评评分细则 ,从我校班级总数和学生总数以及学生素质现状的实际出发,确定每学年末,在全校评选 100 名左右的素质优秀学生干部和 800 名左右的素质优秀学生。这样一来,就把“六心” 教育活动进一步发展配套为“6518 工程 ”,并把它纳入学校整个素质教育的一 体化进程, “6518”工程的施工过程,也就是整个学校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6518 工程”是我们全校教育教学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以育人为根本,全校干部、教职工人人都是施工员,都结合自己的本岗业务,做好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大、中、小各种范围的

9、教育活动互相穿插,校内外各种形式的教育丰富多彩。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识到, “6518 工程” 的全面施工,可以使学生把激发爱国热情,提高道德认识和增强自身素质的努力,结合起来,把学和做、知和行统一起来,使“六心” 教育有了明确的落脚点和归宿。实现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轨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我校在加强德育工作的同时,注意保证给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应有的位置。在让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上下功夫,使学校办得规范而有特色,使学生达到合格而有特长。在智育方面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兴趣,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发展智能”,坚持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0、。我们把“走素质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全校教育研究的总课题,而各教研组又分别制定了结合本学科特点的子课题。如语文组确定的科研课题是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政治组的专题为政治课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索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我校在高一就试行开设“学法指导课” ,各科教师也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克服盲目性,改掉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习质量。还进行了“学时” 改革,把原来的每节课四十五分钟,改为四十分钟,这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发展其爱好、特长。重视学生

11、劳动技能的培养,设立劳技教育处,购置了必要的设备,编印了有关教材,开设了电脑、英文打字,无线电基储服装裁剪和制作、绘图和视图、书法、油漆粉刷等劳技课程,正式列入课表。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生存意识,培养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劳动素质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是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未来国际竞争对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我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尝试。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咨询档案,不定期地

12、多次举办了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高一试验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编辑印发了轻轻语心理健康教育校报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心理健康教育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强、自信、自控、自律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了处理人际关系和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在体育方面,每年学校都要举行全校性的系列体育活动,力争使每位同学具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在某一项目,形成自己的特长。在盛市中学生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冠军。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和贯彻两“条例” 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在美育方面,除保证音乐、美术按国家教委规定开设艺术欣赏课之外,还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普遍提高全校师生艺术素养的同时,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艺术特长的优秀人才。1994 年省教委将我校命名为“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几年来,由于学校致力于实施素质教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保持了稳定的升学率,1992 年到 1995 年连续四年高考本科上线率 70以上,升学率在 98以上。1996 年度届高中毕业生 644 人,本科上线率 635%,升学率力 9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