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评析类强化训练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332878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评析类强化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评析类强化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评析类强化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评析类强化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评析类强化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河高中评析类主观题专项训练姓名_1、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前,对建议稿进行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个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国务院根据党的建议,起草“十二五”规划草案期间,开展主题为“ 共绘蓝图我为 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活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规划草案” 提交十一届政协第四次会议和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讨论修改,然后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编制“十二五”规划,征求人民的意见是发扬人民民主的体现。有人认为, “只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10 分)(1)我国

2、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 (2 分)(2)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 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除了发扬人民民主外,还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 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4 分);(3)必须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 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2分)(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 分)2、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国富”梦。有人认为 “国家富了,老百姓就富起来了”运用经济生活的收入分配的知识

3、对此加以评析。 (14 分)生产 力水平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该观点看到了“国富”对于“民富”的基础性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2 分)但是实现“民富 ”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居民收入的增长受分配政策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显 著快于 GDP 的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显著低于 GDP、财政收入的增长,体 现了“民富”与“国富”没同步(2 分)贯彻 落实科学 发展观,统筹城乡,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 (3 分)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民富”的制度保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是实现“民富”的重要举措。 (

4、3 分)加 强宏观调控,整 顿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再次分配中实现“民富”的重要举措。 (3 分)3、我国“十二五” 规划纲要描绘了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蓝图。有人认为,蓝图要变为现实,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请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10 分) 实践是人 们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 现实 性,可以把人 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蓝图 要变为现实,必 须通过实践。 (4 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总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蓝图要变为现实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4 分)题中 观点肯定

5、了 实践在蓝图变为现实中的作用,但忽 视 了认识的指导作用。 (2 分4、城市因高速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 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某地政府在学习国外大城市如巴黎、 纽约、 东京的经验基础上,力求把握城市交通的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解决交通拥 堵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进 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 载能力;加大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 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大力倡导现代交通理念和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加强科学管理,提高 现代交通管理和运 输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引导其合理

6、使用。有人认为:“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能有效解决国内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10 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过 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 们应 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3 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的 经济实 力、交通基础设施、人文素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决定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也不同。 (3 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解决国内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我 们可以在学习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措施的基础上, 认识城市交

7、通的特征,并从中概括总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普遍性原则和规律性的认识。因此,既要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把握各地的实际。 (4 分)5、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 中, 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六条 举措: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调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创 新和促进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夯实文化消费基础,通过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加大对新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政府采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加 强文化产品和市场建设和监 管。 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四是提升文化科技含量和文化品牌建设,增强浙江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五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培养、引導和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的

8、综合素质。六是扩大文化对外贸易,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拓展国 际文化市场。有人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只要按政府规划做就好了,不必考虑老百姓的需求”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根据政府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国家宏观调节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2 分)根据政府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坚 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 分)但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国家要在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来制定规划、 规范市 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2 分)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生 产适销对路、

9、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 义大众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 分)如果不考 虑老百姓的需求,文化产业就会失去市场,偏离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最 终导致失败。 (2 分)6、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2 分)文化多 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 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 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 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和

10、谐文化,必须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 发展;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 和谐文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 义荣辱观引领风 尚。以上 说法是片面的。(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