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28075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 2011 年高考地理试题集07 重庆文综地理题(精校精解清晰图 word 版)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文综-地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 至 7 页,第二部分(综合题)8 至 12 页,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 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 1 表示我国某城市 2008 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 1 回答 1-2 题。1.2008 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

2、用地 D.绿地用地【答案】D 【解析】符合国家标准的用地应该大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小于国家标准最大值。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答案】C 【解析】要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需要一定的交通条件支持,从图中信息看,该城市的交通用地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因而,答案选 C。图 2 表示 2000-2005 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 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回答 3-5 题图 23.造成图中 A 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

3、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答案】D 【解析】读图,可看出可 A 省(市、区)迁出率远远大于迁入率,人口迁出多,造成该省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外出打工多)。4.图中 B 点代表的省(市、区)在 1995-1984 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B 点代表的省”(市、区)在 19541984 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可以判断该点代表的省(市、区)是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5.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

4、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迁入 率最大值为 18%,迁出率最大值为 6.5%,迁入率最大值大于迁出率最 大值,选项 A 错误;根据净迁移率 =迁入率- 迁出率,结合图可看出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只有 2 个,选项 B 错误;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市、区)只有 3 个,选项 C 正确;图示省区既有净迁入省区,也有净迁出省区,选项 D错误。图 3 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 3 回答 69 问题图 3

5、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答案】A 【解析】赞比西河流域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7.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答案】B 【解析】干旱地区 的植被一般来说,根系发达,叶面小,有的退化成针或刺,有的覆盖厚厚的蜡质,以减少水分蒸发。8. 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干流流速缓慢.峡谷险滩广布.支流短小急促.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赞比西河上游于

6、流流经地区高拔相差不大;因而干流流速缓馒。从图中还可看出赞比西河上游支流较长,并非短小急促;另外,由赞比西河流经的是热带草原气侯区,因而河流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图中 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 .洋流性质 .距海远近 .地形差异【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影响景观差异的因素,但是根据题意,同是 20纬线大陆东西岸,纬度位置相同。都临海,因而可排除选项 A、C;非洲大陆高原直逼海岸,因而排除 D,答案选 B,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大陆西岸受寒流影响。本 地 北 京 时 间 6 月 22 日 6 时 左 右 日 出 , 13 时 太 阳 高 度 角 达 到

7、最 大 约 83。 回 答10-11 题 。10、该地最可能是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答案】C 【解析】根据“6 月 22 日北京时间 13 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约 1O5E,根据“6 月 22 日 13 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 83”,可计算出该地的纬度约为 3026N,因此答案选 C。11、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 36时,布依诺斯艾利(西四区)的区时约为A、6 月 21 日 9 时 B、6 月 21 日 21 时C、6 月 22 日 9 时 D、6 月 22 日 21 时【答案】B 【解析】根据该地北京时间 6 点左右日出(太阳高度为 0),13 时达

8、到正午,且正午的太阳高度为 83,可推算出太阳每小时约升高 12,当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 36时,北京时间应该为 6 月 22 日 9 时,所以可计算出西四区的区时为 9一(8+4)=-3 时,即 6 月 21 日 21 时。第二部分(综合题)本部分共 4 题,共 160 分。36.(36 分)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图 6 是云冈石窟所在区域示意图,读图 6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 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石窟,其表现的佛教文化由古印度扩散而来,该文化扩散方式属于扩散。图 6 标出的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9、(6 分)答案:(1)龙门 迁移; 壶口瀑布。(6 分)(2)图 6 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_ _ ,云冈石窟所在地属于_气候区,气温年较差_。(6 分)该石窟开凿于北魏,建在岩层近于水平、较坚硬的砂岩 石壁上,历经多次地震,至今仍保存完好。试从岩性、构造、降水量分析石窟保存完好的原因。(12 分)答案:(2)太行山;温带季风;大。(6 分) 图 6原因:岩石较坚硬,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岩层稳定,抗地质灾害能力较强;降水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弱。(12 分)(3)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_线。(限填图 6 中的一个铁路编号)(2 分)该地大量使用

10、煤炭产生的 SO2 形成酸性物质可能会对石窟造成损害,试从减少 SO2 排放以保护石窟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10 分)答案:(3)。(2 分)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10 分)【解析】本题以山西省区域地图为材料,综合考查了山西重要旅游资源、文化扩散、地形分布、气候、煤炭运输以及山西工业综合整治措施等多方面内容,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39. (

11、60 分)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德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图 7 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 要素分布状况,表 2 是图 7 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图 7表 235 月(占全年%)69 月(占全年%)1011 月(占全年%)122 月(占全年%)年均降水量(毫米)雄基 15.8 70.5 11.0 2.7 767.8新义州 15.9 72.9 7.9 3.3 1050.0全州 17.9 66.9 7.5 7.7 1240.7西归浦 29.5 52.2 8.8 9.5 16

12、75.7(3)图 7 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6 分)(4)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根据图 7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4 分)(5)表 2 中 6-9 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2 分)根据图 7,图 2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8 分)答案:39(60 分)(3)原料(铁矿石)丰富;燃料(煤炭)充足;水资源丰富。(6 分)(4)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4 分)(5)新义州。(2 分)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

13、;降水集中在 69 月;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8 分)【解析】第(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图示可看出松林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附近有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煤炭、铁矿石。 第 (4)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变化。第(5)题,根据表 2 资料可轻松答出“69 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新义州”,通过观察图 7 可发现朝鲜半岛降水集中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且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上,降水丰富;读表 2 则可看出朝鲜半岛降水集中分布在 69 月,且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

14、南减弱。 消防基础知识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我国国家标准 GB8624-97 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A 级:不燃性建筑材料B1 级:难燃性建筑材料B2 级:可燃性建筑材料B3 级:易燃性建筑材料 第二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的,诸如基础、墙壁、柱、梁、板、屋顶、楼梯等。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其燃烧性能取决于所使用建筑

15、材料的燃烧性能,我国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1不燃烧体(非燃烧体)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如砖墙、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都属于非燃烧体,常被用作承重构件。2难燃烧体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3燃烧体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木搁栅、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1时间-温度标准曲线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分别取时间和温度作为横、纵坐标,即可绘制出火灾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曲线。在实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