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3324672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真题+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11 年度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测绘案例分析第一题(18 分)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认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破坏,减少。为了纠正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1 已有资料情况该市基础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及成果:联测国家高等级三角点 5 个,基本均匀覆盖整个城市区域,各三角点均有 1980 西安坐标系成果;城市及周边地区的GPS 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及精确坐标;城市及周边地区近期布设的国家GPS 点及成果。2 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控制网采用三等 GPS 网,

2、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 )(ma)10(6b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 10 5 1/80 0003 外业资料的检验使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对同步环闭合数、独立闭合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进行检核,各项指标应满足精度要求:A. 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 )(ZYXW、53XW 253YWZ其中 为基线测量误差22dbaB. 独立闭合坐标闭合差 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SW)(ZYXW、nWX2YZnS32式中: 的含义同上,n 表示闭合环变数。C. 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 应满足规范要求sd项目实施中,测得某一基线长度约 10 公里,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 95.5 毫米,某一由 6 条边(平

3、均边长约 5 公里)组成的独立闭合环,其 X、Y 、Z 坐标分量的闭合差分别为 60.4 毫米、160.3 毫米、90.5 毫米。4 GPS 控制网平差解算A. 三维无约束平差B. 三维约束平差5 坐标转换该市基于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了城市独立坐标系,该独立坐标系使用中央子午线为东经,任意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过平差与严密换算获得城市基础控制网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成果后 ,利用联测的 5 个高等级三角点成果,采用平面二维四参数转换模型,获得了该基础控制网 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与 1980 西安坐标系成果。问题:1 计算该重复基线长度较差的最大允许值,并判定其是否超

4、限。 32 计算该独立闭合环坐标与坐标分量闭合差的限差值,并判定闭合差是否超限。3 简述该项目 GPS 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4 简述该项目 1980 西安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转换关系建立方法及步骤。(上述计算: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二位,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第二题(12 分)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 1:500 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 1.5 平方公里。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土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

5、式 (GB/T 20257.1-2007) 。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 50 厘米50 厘米。在测区首级控制完成后,按三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外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 ,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测图控制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输出的地形图;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问题:1 计算该厂区面积折合满幅 1:500 地形图图幅数量。2 简述测区划分的原则。3 补充完善提交的成果资料中所缺少的内容。 4第三题(18 分)某测绘项目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某测区 1:2000 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测区面积约

6、5000 平方公里,东西长约 100 公里,南北长约 60 公里,测区内陆地最低点高程为 20 米,最高点高程为 200 米 。原始影像采用真彩色胶片航空摄影获取,摄影像机型号为 RC30,像幅为230mm230mm,焦距为 152mm,摄影比例尺为 1:8000,航片的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 35%,影像扫描分辨率为 20 。m航摄公司完成测区摄影后,向项目承担单位提交了下列资料: 测区航摄底片、晒印的像片; 成果质量检查记录; 各种登记表和提交资料清单;项目承担单位认为航摄公司提交的资料不全,要求航摄公司补齐有关资料。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整个测区外业控制点布设,测量及验收工作后,进

7、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加密,平面坐标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在野外调绘工作完成后,进行内业立体测量,然后对立体测图书局成果进行了点位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等方面的质量检查。问题:1、航摄公司应补交哪些资料?2、以框图形式表示本项目立体测图的工作流程。 53、简述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页加密的主要工作流程。4、该项目立体测图数据成果检查内容是否全面,若不全面,予以补全。 6第四题(18 分)某测绘单位为某省编制一幅综合经济挂图。该省东西方向宽约 400 公里,南北方向长约 550 公里。挂图采用数字制图技术进行编绘,地理地图要素需从收集的资料中选

8、择一种基本资料或数据进行编绘,按照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要求表示要素和进行制图综合,包括要素取舍、分类合并及图形概括等,制作形成符合四色印刷的印前数据,印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挂图内容正确,要素的详细程度适中,各要素制图综合及图层关系处理合理,叠置顺序无误,地图设色、符号及注记配置和地图整饰美观。1 具体要求2、挂图比例尺为 1:60 万,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开(1024mm787mm)或对开(787mm546mm);3、挂图的地理底图应表示主要基础地理要素,包括县级(含)以上境界、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乡镇(含)以上居民地,以及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4

9、、专题要素表示全省各县(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各县(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等。5、境界、公路及居民地名称的现势性应达到 2009 年底。6、需公开出版发行,同时提交印前数据。2 收集的资料 2007 年更新生产的公开版 1:25 万地图数据,内容与 1:25 万地形图基本一致; 全省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止 2009 年底; 2010 年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含各县(市)人口数,生产总值,以及各县(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值,资料截止 2009 年底; 全省旅游交通图,比例尺 1:90 万,2010 年初出版。 7问题:1 说明该挂图选择的幅面尺寸及理由;2 说明编图中如何使用所收集的各种资

10、料;3 简述如何编绘居民地和水系等地理底图要素;4 简述如何用饼图和柱状图方法表示专题要素,以及如何配置符号; 8第五题(18 分)某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1 已有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 0.5 米彩色正射影像,以及 1:500,、1:2000 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市政设施数据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 1:500 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路

11、灯要素:利用 GPS 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 WGS-84 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 1:500 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等属性。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2 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 1:500 地图数据一致,利用 W

12、GS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灯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3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 2 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已在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 GPS 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 9立坐标系;通视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 ,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

13、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问题:1 设计该市政设施数据库的要素分层方案。2 简述将采集的市政设施数据整理入库的主要工作步骤及内容3 设计数据采集更新子系统的主要功能。4 简述检查数据质量时,如何将位置偏离道路 5 米的路灯点检查显示出来。 10第六题(18 分)某市某区按照国家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规定和要求,完成了全区域的土地调查项目,调查范围涉及区政府所在地、乡政府所在地、各类开发区、园区的调查面积约 36 平方公里。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1:500 地籍测绘、宗地图测绘、面积计算、城镇地

14、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等。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立了验收组,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验收,在验收城镇地籍成果时,对数据库、元数据、地籍图、宗地图、统计表格、文字报告进行了检查;在验收地籍调查成果时,内业抽取 50%,外业抽取 5%进行了检查,其中地籍控制内业检查了平面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观测记录是否齐全、规范;高程基准选择是否正确,高程施测精度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设计;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等。在细部测量外业检查时,验收组实地采集了 10 个地物特征点进行检查并评定了精度。问题:4、简述在城镇地籍数据库验收中,地籍图和

15、宗地图检查的内容。5、补充完善地籍控制测量成果内业检查的内容。6、细部测量外业检查的方法和内容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说明正确的方法和内容。 11第七题(18 分)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 80 层(含地下 4 层) ,楼高约 360 米,总建筑面积约 250000 平方米,为该地区地标性建筑物。已有资料: 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 施工首级 GPS 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 。 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 国家高程基准) ; 其他相关资料;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0.5 秒级全站仪 1 台套;双频 GPS 接收机 5

16、台套;精度为 1/10 万的激光垂准仪 1 台套; 型水准仪 1 台套;5.0DS50 米钢卷尺 1 个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两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四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两个建于周边 10 层楼的楼顶,两个在地面上。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 50 米范围内建筑物得沉降监测等。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行驶表达的成果。问题:(1)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基准点布设的位置和数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